当年那个为了追“刘德华”,逼得父亲跳海的“杨丽娟”们现在怎么样了?

明星之所以成为明星就是因为在遥远的夜空,如果经常在你身边要么你很牛逼要么她只是你们村的村花。

但是我相信,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做过“手握日月摘星辰”的美梦。于是,我们这个社会就出现了“追族”这类群体。(这里主要讲娱乐明星)

说到追星。我相信可能现在的00后小朋友们可能绝大多数不知道杨丽娟这个人是何许人也了?

当年十几岁的年纪因为看过还是梦到过刘德华老师之后就疯狂痴迷,妄想把偶像当做自己的私人财产,发了疯似的要见到偶像本人。最后连累老父亲跳河自杀。确实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悲剧。

图片发自App

我第一次知道这个事情是在高中政治课本里面,觉得这是一种傻x行为,当时很不理解,怎么会有人为了自己的私心竟然害死自己的父亲。长大以后见到越来越多类似这样的报道,慢慢理解这其实涉及到个人的自我存在、自我意识调控能力问题,还有家庭教育问题,往大了说甚至是粉丝文化由兴起到成熟理智过程中的必经过程。

在时代滚滚巨轮的碾压下,我们很多人都可能只是一个代价



我所知道的大范围的粉丝追星文化确实是在四大天王时代开始的。

这是我们以前从没有见过的明星,帅气自不必说,而且有很多优秀品质,优秀的作品。

80、90年代长大的应该没有几个没听过《忘情水》《吻别》的电台和盒装磁带吧?!

那时候大街小巷都在哼唱着他们的歌曲,电视里也播放着他们的电影、电视剧。直到现在我还坚持刘德华、张学友两位老师参演的《旺角卡门》是一部被严重低估的电影作品。

图片发自App

那么问题是,绝大多数人是先喜欢他们的作品,然后通过作品确信了他(她)是能说出我们心里话的人。极少数是只是因为他们长得帅就喜欢的神魂颠倒甚至私有化为自己的财产。

也可能和时代的自信心有关,那个年代对于外来东西大家都是欣赏、崇拜而自卑的。不敢私有化。除了极个别“杨丽娟”们。

但是现在的小孩貌似没有这种心理自信心缺失的先天不足问题。动不动就是把某某明星说成是自己家谁谁谁,甚至还有很多个群体。这些群体里,有些是真的喜欢,有些是乌合之众,被环境影响了。

说一个我身边的例子,年初我们公司来了一批新人。有个实习的女学生长的有点像贾玲老师,不过没有贾玲老师的幽默,但在公司迎新大会上语出惊人:我来杭州上班,是因为我们家蔡徐坤2年后要在杭州开演唱会。我还毕业,没有钱去别的地方,所以先在杭州等着。 

关键这女孩讲话的时候,一手拿着话筒,一手扯着衣角,不时掩嘴而笑。还不好意思,看来是真喜欢。

当时我们下面坐着的这些“叔叔阿姨”们议论纷纷,蔡徐坤是谁?唱歌的还是拍电影的?有没有什么作品?

我之前真的没有听说过,在网上也没有查到什么有用的消息。这有点像年中那段时间被爆炒的股票:一拖股份。本来是一家做农用拖拉机的公司,因为带个“拖”字,被资本市场当做“垃圾分类”的典型一轮爆炒到股价翻倍。纯粹资本游戏而已。也许,这些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所谓明星们有可能是这些资本大佬们花钱砸出来的“翻倍股票”而已,涨得快跌的也快,但是容易吸引散户一窝蜂的追捧。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这些明星距离我们绝大多数人是非常遥远。想见一面非常难。原因很简单,没钱、没时间。就像我,一直想听一场李宗盛老师的演唱会。一直没有完成。




因为我们还有自己的生活要过。不同于上学时的肆意妄为,我们现在眼前每天都是柴米油盐,偶尔想想诗和远方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了。



生活教我一点点了解,一点点接受,一点点承认,承认命运凌驾于生命之上。一首歌不能改变什么,人还要面对,还要挣扎,还有诱惑还有希望,还会活着。我从一个悲观主义者变成了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摘自《女心理医生的日记》

图片发自App


明星之所以成为明星就是因为在遥远的夜空。如果经常在你身边要么你很牛逼要么她只是你们村的村花。

喜欢他们的作品就好了,这是对自己、对喜欢那个人最大的尊重。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年那个为了追“刘德华”,逼得父亲跳海的“杨丽娟”们现在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