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史上的几次飞跃

    人类自非洲一路走来,走过数万公里,走过500万年。这一路,披荆斩棘,坎坷不断。人类要不断进入未知的环境,面克服恶劣的天气,要面对凶猛的野兽,凶险随时发生,灾难不期而至。但凭借着坚韧、智慧与努力,人类最终走到了现在。而且,还将继续走向未来。

    回顾历史,我们一起看看人类历史上的闪光时刻。在这些时刻,人类变得愈发聪明与强大,也是在这些时刻,人类实现了飞跃式的进步。

一、石斧:披荆斩棘,数我给力。

    石斧的出现,极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石斧可以说是石器时代的瑞士军刀,当时的黑科技产品,其尖端可以当钻头,两侧锋利的长边可以砍树、切肉、刮树皮,遇到猛兽时还可以自卫防身,实乃居家旅行必备佳品。

    石斧最早出土于奥杜威,是最早期的人类制品,它们虽然外形粗糙,却体现了当时人类最高的工艺水平。虽然名为“石斧”,实际上是古人类把一些鹅卵石互相敲击,使其一面具有棱角分明的“刃”,而后面圆润的部分用来抓握。当时的人类就用这样的石斧来敲击坚果和切割植物块茎的工具,同时,人类也用这样的工具来进攻和防卫。可以说,这样的石斧是能人所发展出的高科技工具,它使得我们的祖先在进化的道路上,踏出了重要一步。

    与奥杜威石斧相比, 后来的阿舍利石斧就更好一些。这些器具通常是水滴状的,它们呈现了一定的美感,比如有对称性,且更加锋利。阿舍利石斧出现的时间,人类已经进入了直立人时代。这也说明直立人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并且会规划如何制作自己想要的器具。

奥杜威石斧


阿舍利石斧

二、火的使用,有了光明,有了美味。

    火的使用,是人类发展历史的又一个飞跃。考古发现,人类用火的历史可能要追溯到170万年前,即直立人开始用火。世界各地的古人类遗址里都发现了人类用火的证据,有各种木材,有泥炭、草皮、动物粪便、海藻和稻草等。

    火对人类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首先,火能取暖,帮助人类熬过漫长的寒冬,并迁徙到更寒冷的地区。其次,火能增强人的防御能力。野生动物都是害怕火的(除了飞蛾)。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火给人类带来食物加工的革命。在此之前,人类是茹毛饮血的。有了火,人类可以在食物中获得更多的热量和营养,提高了食物的利用率。被火加热过的食物大分子被破坏,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食物的利用率得更高,同样的食物可以养活更多的人类。长期熟食的结果也促进了人类自身的进化,因为熟肉更容易消化,人类的消化道发生了变化,而更高的卡路里和营养摄入大脑容量增加。熟食不但使人类的大脑容量增加,而且让我们人类的脸变小了,因为食物变软,我们的咀嚼肌变小了。

    当然,最早的火种,都是来自闪电、陨石或者地下火造成的自然界的天火。原始人取得火种,小心保管,不让它熄灭。直到某年某月的一天,一个原始社会的大咖偶然发现,用一个木棍在木头上不断摩擦,木头会变热发红。经过无数次实践,他终于发明了一种生火方式,钻木取火,从此人类摆脱了对自然火的依赖。当然,这已经是百万年之后的事情了。

    火对人类的影响如此深刻,以致至今仍然有很多民族保留对火的崇拜(火神崇拜)。中国古代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而古希腊则传说是普罗米修斯偷了天神的火种并把它给了人类。

三、语言的诞生:我言,故我在。

    语言是人类的交流工具,是人类社群成员相互沟通协作的桥梁和纽带。相对其他物种,作为个体的人类即使在智力上有优势,但力量小、速度慢、防御能力差的弱点使单个人无法在自然界有效生存(世界上没有几个人具有贝爷那样的本领。而贝爷做的也是有限的野外生存)。人类的协作则有效克服了以上种种弱点。语言帮助人类实现多人协作,互相配合,从而使人类力量倍增,取得绝对的生存优势。

    当然,有人会说,动物也有语言啊。像狼、鬣狗的嚎叫,或者蜜蜂的跳舞,都是他们的语言形式。但是这些动物的所谓“语言”,仅仅能传递极少的信息,不足以实现群体的充分沟通。

    语言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观点,他提出了“普遍语法”理论,认为语言的诞生是由于大约5万年前到10万年前的单个基因突变而产生的,这种突变使得智人拥有了建构复杂句子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人类的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了巨大进步。人类能够取得生存竞争的胜利,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艺术:不只是画个画那么简单

    艺术是人类独有的高级活动。与其他活动相比,艺术是人类与自己精神的对话,更能体现人之为人的智慧与灵性。

    距今约3.6万年前,人类进入了艺术的快速发展期。在法国东南部的肖维岩洞的洞壁上,( La Grotte de Chauvet)人们发现了数量繁多的精美壁画,包括14个不同物种,比如洞熊、披毛犀、猛犸象以及大型猫科动物等,其中还有罕见的旧石器时代物种。这些壁画不仅数量多,且生动逼真,极具后现代艺术感。

肖维岩洞壁画
肖维岩洞壁画
肖维岩洞壁画


    在西班牙坎塔布利亚自治区的阿尔塔米拉洞窟的石壁上,也有大量的精彩壁画。这些壁画距今已有1.7万年左右,主要画的是欧洲野牛、鹿类等动物形象,还有人物形象和几何图形。绘画风格可分为相互关联的5个发展时期。最早的是手指并排画在潮湿壁面上的痕迹,最晚的是洞内一段称作“画厅”的洞顶上,数种颜料绘制的一片动物形象,每个形象长约2米,有跳跃的牡鹿,有垂死挣扎的野牛,形态生动,富有生机,充满活力。技巧写实,透视准确,结构精到,风格质朴、粗犷,是旧石器艺术的最高成就。


阿尔塔米拉壁画
阿尔塔米拉壁画

    其他还有很多类似的洞窟壁画作品。比如法国的拉斯科洞穴、阿根廷的平图拉斯河手洞等等。看着这些壁画,不用的感叹当时的人类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艺术能力。

五、农业的产生:从此,可以吃饱肚子了。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吃饭就是人类的头等大事。所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但直到1万多年前,人类还是“靠地吃饭”,地上长什么便采来吃,地上跑什么便猎来吃。那个时候的人,好的地方是吃的纯天然食品,绝对的无污染,零添加。不好的地方是食物不充足,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所以,我们的祖先整日为了下一顿饭吃什么而奔走操劳。

    大约14000年前,末次冰期进入尾声,地表的冰原大面积减少。气候的回暖导致植物繁茂,动物增加。人类的食物来源变得更加丰富。人类的生活第一次变得“美好”起来。得益于食物的丰富,人类也慢慢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这一切美好只是刚刚开始。此时的人类,已经发现了部分野生植物的种子可以作为食物。虽然产量不高,但也比到处去找食物强很多。于是,人类就花了更多的精力来寻找和采集这些种子,过程中遗落的种子也实现了再播种,第二年可以长出更多的种子。如此又过去很长时间,植物种子的产量越来越高,质量也越来越好,这些野生的植物,已被人类驯化成了粮食。依靠这些粮食,人类已基本能够满足食物的需求,不用再到处颠簸去寻找食物了。至此,人类的农业产生了。

    主粮的变革也改变了人类社会。由于粮食能够稳定地提供食物来源,人类不再四处迁徙,而是定居下来。人口也快速增多,产生了村庄,进而衍生出了社会、阶级。同时,粮食的种植更耗费体力,需要男性来完成,男性在人类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人类因此从母系社会过渡到了父系社会。所以,农业的产生不仅是人类吃饭的革命,也深刻变革了人类社会的进程,从此,人类的发展便开始加速。

    1万年前,在西亚的两河流域,人类最先驯化了小麦。大约4000多年前,小麦传入中国,开始在黄河流域广泛种植。

    1万年前,在东亚的中国,现在的浙江和湖南,人类最先驯化了水稻。

    1万年前,在墨西哥,人类最先驯化了玉米。


最早的小麦生产
中国古代稻米生产


大大的玉米棒


六、动物的驯化:有了伙伴,有了肉。

    第一种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是狗。狗的祖先是狼,早在大约1万8千年前,就有狼跟在人类部落周围,捡食人类剩余的动物肢体或内脏等。久而久之,这部分狼与人类成了一个生活共同体。因为活动量减少,食量也相应变小。这些狼的体型明显变小,习性变得温顺。从野生环境到人类环境的转变,使它们的体内激素也发生巨大变化。它们不再独自捕猎,首要任务是保卫家园(人类和它们的共同家园),遇到危险发出警报。其次,它们会随人类去打猎,帮助人类获得更多猎物。最后,它们负责把人类的剩菜剩饭打扫干净。 人类通常会杀死那些身上残存着野性的狼犬,而保留温顺的个体。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我们的祖先在下意识中完成了一个驯化的过程。 

    大约1万年前,人们驯化了山羊、绵羊、猪,牛等动物,后来又陆续驯化了鸡、鸭、鹅、兔、马等诸多动物,甚至还驯化了像蜜蜂和蚕这样的昆虫。通过驯化动物,人类不仅获得了稳定的食物来源,包括肉、蛋、奶、蜂蜜等食物,还获得了兽皮、羊毛、蚕丝等保温物品。同时,驯化的动物对人类的生产也产生了巨大帮助。比如牛,马、驴、骆驼等动物,它们帮助人们开垦土地,驮运物资,极大地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附:神奇的巨石阵:玩石头,古人很专业。

    “巨石文化”,是指从石器时代至铜器时代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世界各地的以巨大石结构建筑为标志的古代文化类型,这些以宏大的平面布局和奇特的造型而著称于世的巨大石质建筑物,不但种类丰富,而且形状、功能、性质等也不尽相同。

    从世界范围上看,欧洲西部是“巨石文化”出现较早并且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英国考古学家格林·丹尼尔(GlynDaniel)认为,欧洲西部修建和使用巨石建筑是从公元前3500年左右开始的,后来碳十四数据表明这个时代可能早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欧洲早期的巨石遗存主要分布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南部,同时还在这一地区发现有当地最早的筑有堡垒的村庄,它们属于带有城市文化特点的居住遗址。约在公元前2000多年时,巨石文化沿大西洋海岸向北传播到欧洲北部的英伦诸岛和丹麦、比利时、德国北部以及意大利等地区,这一时期的巨石建筑大致主要有三种类型,即“门希尔式”(独石)、“多尔门式”(墓石或石棚)和“克罗姆列克式”(石圆圈)等。

    关于巨石阵,我只好奇一点,这么大的石头,那个时候的人们是怎样像玩积木一样把它们搭起来的呢?


这么大的石头,他们是怎么摆上去的呢?


这么大的石头,他们是怎么摆上去的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类史上的几次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