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列国到帝国(一)

春秋的时代精神

秋时代为什么叫“春秋”?

小的时候我们背过朝代歌,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战国没有悬念,就是几个仅存的封建大国,无止无休的彼此征战。那么春秋这个词儿是怎么来的呢?它是源于一本书的名字《鲁春秋》。

鲁国是封建古国,为什么说它是封建“古”国呢?因为它可是“一级”分封,它的第一任国君是周公之子伯禽。鲁国是周王朝控制东方的一个重要邦国,因为这层关系,鲁国继承了周人特殊的历史精神,非常看重历史记录,它是历史记录最完整的国。《鲁春秋》是目前留下来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其中,每一年记录的条目不多,说明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在当年都是筛选过的,也就是说,能够被写进《鲁春秋》的,都是当时的人认为重要的大事。那为什么这本书叫《春秋》呢?因为他的记录方式是先标示哪一年,然后说什么季节和哪个月。例如,春正月,夏六月,秋八月,冬十月。

《鲁春秋》主要记录了什么呢?我们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对照《春秋》,祀少戎多,这说明两个问题:一,“礼”已经不被当做一回事儿了,那就是个仪式而已;二,国与国之间的战事越来越频繁了。《春秋》的行文,非常简略,只是简单的记录了发生了什么事儿。具体的原因和人们当时的想法都没有写,幸好我们还有“三传”:公羊高写的《公羊传》,也叫《春秋公羊传》;谷梁赤写的《穀梁传》,也叫《春秋穀梁传》;左丘明写的《左传》,也叫《左氏春秋》。其中公羊高和谷梁赤是战国人,左丘明是春秋末期人。这三个人写的这三本书,其实就是对《鲁春秋》这本书的注解。

先给大家提个问题,人为什么要自杀?按现代人的想法,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就是生无可恋。可是春秋时候的人不是这样的。以《左传》搭配《春秋》,我们会看见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春秋时代怎么有那么多的自杀故事?

第一个故事,子路之死

卫灵公有个宠妾叫南子,这大美女搞了个婚外情,而且还搞得全国上下都知道了,只有被绿的那个卫灵公不知道。太子蒯聩咽不下这口气,就想杀了南子,然而没杀成事情还暴露了,昏庸的卫灵公不信儿子信美女,于是太子蒯聩只得出逃。几年过后,卫灵公挂了,临挂前继位给孙子,也就是蒯聩的儿子。那蒯聩当然不乐意了,于是回到卫国,跟自己的儿子去抢继承权,这父子三人之间,闹得是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蒯聩要夺回权力,他自身的力量并不够,于是他劫持了自己的侄子孔悝,想让孔悝协助他搞事情,而子路正是孔悝的家臣。

史书上这样记载:卫国大乱时,孔子的另一个弟子柴高仓皇出逃,见子路反而进入魏国,于是劝子路别去,因为去了也解决不了问题,可子路不听。到了卫国的城门口,守门的人也劝子路别进城,结果还被子路斥责了一番,最后还是因为有人要出城,守门人才开门。子路趁这个机会闯了进去。结果,这个60多岁的老人就被蒯聩身边的两个力士活活打死,最后还剁成了肉酱。临死前子路还要把帽子上的带子系好,用来讽刺蒯聩不知礼,这就是著名的“结缨而死”!

还有一件,就是孔子在听说子路进城后,痛苦的预言,这回子路是死定了。这就说明作为老师,孔子太了解他的这个弟子了,子路就是去赴死的,与其说子路是死于两个力士之手,不如说他是自杀。他但凡有一点点求生的意念,就不会进城,进城也不会去骂蒯聩,骂了蒯聩后有人出来阻止,他适可而止也行啊,但是子路都没有,因为他把作为家臣的责任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宋代的儒者叶水心评论子路之死时这么说,在那个时代,因为尚未受到佛老思想的感染,人的生命有一种特殊的元气。

第二个故事,赵氏孤儿

这个故事太有名了,它是戏曲里的经典剧目,后来被拍成了电影,还拍了好几回,最有名的是2010年范冰冰主演的《赵氏孤儿》。

晋国世卿之间内讧,屠岸贾攻打赵家,他杀光了赵家的人,但是有一个人他没敢动,那就是赵家夫人,因为她是晋成公的姐姐。赵家有两个家臣,一个叫公孙杵臼,一个叫程婴。公孙杵臼问程婴,你怎么不死?看,通过这句话,我们就能看出来,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主人家遇难,家臣理应共同赴难,那程婴是怎么答的呢?程婴说我不是不死,只是还没有死。因为赵家夫人怀孕了,我要等赵家的这个遗腹子生下来,如果是个男孩,也就是说赵家有后了,那我要照顾和保护这个孩子,万一生的是个女孩,我立即去死。后来,赵家夫人果然生了个男孩,消息也不幸走漏,于是,屠岸贾大肆搜索,想要斩草除根。为救赵氏孤儿,程婴就去找公孙杵臼商量,公孙杵臼就问了一个问题:“是抚养赵氏孤儿长大比较难?还是死比较难?”程英回答抚养孤儿难。听到这个答案,公孙杵臼说了一段著名的话:“那我们分头承担吧,简单的我来做,难的就交给你了”,于是公孙杵臼在民间找了一个倒霉孩子,带着小孩儿故意骂程婴,说程婴不负责任,不敢救赵氏孤儿。他的举动成功的吸引了屠岸贾,屠岸贾将他和冒牌的赵氏孤儿杀了。他用这种自杀的方式,为程婴争取到了可以偷偷养大真正赵氏孤儿的机会。赵氏孤儿名叫赵武,他长大后不负众望,复了仇灭了屠岸贾。以我们现代人的思维,抚养他长大的程婴终于苦尽甘来,但是程婴却自杀了。自杀前赵武苦苦哀求,这时程英也说了一段著名的话:“我不能不去死啊,当年公孙杵臼是相信我一定能把这事做成功,所以他才先去死了,如果我继续活着,他会以为我办事不力,到现在都没有成功。”看,在公孙杵臼和程婴的眼里,死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儿。

第三个故事,旬息的故事

晋文公在当公子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流亡在外,他和国内的几个大夫一直有联系,虎视眈眈的盯着太子之位。身为公子却流亡在外,那说明父子俩的关系一定不好。他爹晋献公立奚齐为太子,找了旬息来辅佐。晋献公自知道他安排的欠妥,于是问旬息,寻西回答:“臣竭尽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意思是我将竭尽所能,再加上我的忠诚来辅佐新君,如果事成了,那是您在天有灵,如果不成,我将赴死。旬息的人品一直被人称赞,所以大将在杀了公子奚齐后,一直劝旬息不要白白的送死,没有人要杀你,我们要杀的是奚齐,你好好的活着就行了,可是旬息说:“吾与先君言矣,不可贰。能欲复言,而爱身乎?虽无益也。”意思是我已经答应先军了,怎么可能有二心呢?旬息最终的结果,当然也是自杀。

第四个故事,鉏麑的故事

鉏麑是个人名,因为他干了一件大事,所以后来它就成了一类人的代名词,那就是杀手!

晋灵公在位时“不君”,就是做了很多没有国军样子的事儿。国中的世卿赵盾很不客气的直言劝诫,对一个“不君”的君王直言劝诫,招来的一定是杀身之祸,这个杀手的名字就叫鉏麑。鉏麑本想着趁着凌晨去伏袭赵盾,没想到赵盾早就穿好正式的衣服,庄重的等着上朝,因为时间太早就坐着打起瞌睡来。鉏麑看到大为感动,这个人居然如此恭敬的对待自己的职务,怎么办呢?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杀掉这样的一个可以领导人民的好人,是对国家的不忠,不执行国君的命令是失信于国君。无法进行选择的鉏麑最终触槐而死,直接撞树上死了。唉,这个杀手不太冷。

《左传》里还有很多像这种视死如归的故事,比如说明知被诬陷,但自己的死可以带来安定,那就从容赴死;比如说在接受任务时明知凶险,也要以性命为代价做好。上面我讲述的这些人,大多是家臣的身份,那么我们来看看,比他们地位高的人呢?

第五个故事,申生的故事

还是刚才的那位晋献公,他有个宠妾叫骊姬,这个骊姬想干掉太子扶自己的儿子上位,她声称自己梦见了先祖,请求太子申生代为前往祭祀,祭祀结束后,申生将祭祀中拜过的肉带回来献给晋献公,骊姬就想办法在那块肉上下了剧毒,晋献公发现肉上有毒后大怒,骊姬就装无辜,害怕的哭诉:“这肉是太子拿回来的啊。”这是宫斗戏的老戏码了,糊涂的晋献公不信儿子信美女,逼得儿子仓皇出逃。这时候就有人跟太子申生说,你应该去跟你的父亲解释一下这件事儿,揭露骊姬。申生却说:“如果没有骊姬在身边,父亲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父亲已经这么大年纪了,我不忍心让他吃不下,睡不好。”然后申生就自杀了,他甚至没有尝试要去跟父亲解释一下。

第六个故事,卫国公子的故事

这个故事,同上一个故事一样,也是宠妾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于是这个宠妾就劝说卫宣公,把公子急子派去出使齐国,耳根子软的卫宣公同意了。这个宠妾就派了杀手假装成强盗,准备在路上伏袭急子。这个事呢,被这个宠妾的儿子寿子知道了,他立刻通报急子不要出发,但急子不听,认为出使齐国是大事,他必须要听父亲的命令。寿子无奈,只好在饯行宴上将急子灌醉了,然后趁机带着急子的旗子出发,看到急子的旗子,埋伏的人就把寿子当成急子给杀了,也不知道这个阴险的宠妾怎么生了这么一个正义的好儿子。见劝不动哥哥,就代哥哥而死。故事还没完,急子酒醒后,立刻意识到了寿子的用意,他急忙赶过去,但是已经晚了,但是他仍然对刺客说,你们杀错人了,我才是急子,于是刺客把他也杀了,回去复命。这两个人都是卫国的公子,一个为了不违逆父亲,一个为了解救同父异母的哥哥,都选择了牺牲自己的生命。以我们现代人的标准看,春秋时代的人死的好轻率。

然而这不叫轻生,而是他们心中信仰的力量。现代人说,除了生死都是小事,而春秋的人们看重自己如何死,高于关心自己如何活。之所以会有那么多关于死亡的故事,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人,尤其能够进入《左传》记录的封建贵族,都有他们认为高于生命的原则,而凸显人如何死、为何死最能表现这些原则。读懂这些自杀现象的社会因素,我们就可以重新理解下面这个故事。

齐国有次发生了严重的弑君之乱,齐国的史官就如实记录“崔杼弑其君”。那史官这样写,崔杼当然不愿意,于是将这个史官杀了。中国的史官是家族式的,世袭式的,于是他弟弟记录“崔杼弑其君”,崔杼把他也杀了,再换个更小的弟弟,还是写“崔杼弑其君”,再杀一个。这么一来,这个史官他们家就只剩下一个最小的弟弟了,这个最小的弟弟依然不退让,继续写“崔杼弑其君”,这都已经杀了三个了,实在杀不下去了,崔杼只好放弃。这个故事还有后续,同样担任史官的南史氏,听说齐大史一家快要被崔杼杀光了,于是带着自己的记录工具赶到齐国去,要把“崔杼弑其君”记录下来,后来他是确定这事儿被如实的记录下来后,才放心的离开齐国回家。初读这个故事,我以为这是显示了中国人对历史的重视,要秉笔直书。可是在读懂了春秋人是如何看待生与死之后,我从中读出了春秋人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人不能没没有信仰,没有原则的活着这种为了原则,随时准备咬牙不要命的态度,在中国的春秋时代,强烈的绽放了出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列国到帝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