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死去的梦想

又一个梦想死了。

这不奇怪,自从开始自己挣钱,梦想的数量基本处于滑坡状态。梦想越来越丰富的人不是没有,不过我认识的都还在过儿童节……

只不过,今天玩完的这个梦想有点奇怪:我突然发现自己不能当宇航员了。

小学数学课上没少花时间给自己做人生规划。想成为探险家,去别人去不了的地方;后来发现天上地下别人都去过了,而且探险家也一般不会见到毛毛虫就尖叫。想成为工程师,设计出超级武器保护世界和平(原谅我吧……);后来发现凡是数学课不听讲的成为工程师的几率都不大。再后来,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成为物理学家(呵呵……),找到世界最终的奥秘。直到成年后翻了下相对论,然后觉得:除了物理学,别的领域我一样可以发光发热……

不管从可操作性的角度,还是常识的角度,宇航员怎么说也该是被第一批排除掉的职业规划。然而,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觉得:在我的有生之年真的可能飞上太空。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在电影里,随便什么缺胳膊断腿的人都可以穿梭于星际、拯救宇宙,顺便带个妞回家。

于是我们对科技的力量充满了无比的信任:心脏有个洞?没关系,换一个!脑子烂成几块了?没事儿!捡起来,用激光什么的烤一烤接起来……

于是乎,英国的维珍银河公司(注1)在十几年前开始卖25万美元一张的太空机票时,我觉得我的终极旅行就要实现了。我要到地球外面转一圈,从高处鄙视一下你们这些周末加班的可怜人……哈哈哈哈哈(稍等我把键盘上的口水擦一下)……

在十年的时间里,我陆续发现了两个问题。首先,我没有25万美元。

其次,十年前买了机票的乘客到现在还没登机。维珍银河用十年时间只造出了一架样机。2014年第二架造了一半,第一架就摔了。公司原计划的太空处女航也从2009年推迟到了2011年,然后又推到了2012年、2013年、2014年……

现在,维珍银河发现第二架样机做的还不够好,又开始做第三架,没有了具体的首航时间。不过至少我们知道,世界上最擅长晚点的还真的不是中国国航!

其实,我还发现了第三个问题:维珍的轨道太低了。它的飞船能飞到110公里的高度,比国际上定义的100公里的宇宙边界只高出了区区10公里。而且因为飞船动力有限,是不能绕地球转一圈的;只能靠有限的燃料猛冲一下,越过宇宙边界,然后便燃料耗尽,慢慢掉回地面。这基本上就是一个不会爆炸的大烟花。

110公里听起来很高,但是咱们别忘了脚下的地球了多么的巨大。如果地球是一个苹果,那么110公里的大气层还没有那层苹果皮那么厚。所以仔细想想,坐维珍的飞船总归有小学生作弊的感觉。维珍银河的目标不是探索宇宙,而是让每一个买票的人都能合理合法地自称宇航员。这是一场终极装逼之旅,如果能解决这个延误问题的话。

后来,还是个子高又新潮而且一看就踏实的荷兰人想出了一个更靠谱……或者说看起来更靠谱……的方案。2013年的时候,荷兰的火星一号公司(听听这名字!注2)开始开放征集第一批宇航员;目标:2024年去火星殖民。考虑到当时宇航最发达的美国连月球都去不了(见下篇),荷兰人还是相当勇敢的。不知道这跟大麻合法化有没有一定关系?

当然,荷兰人也不是完全没有理智,火星一号公司声明:公司不提供从火星返航的回程票。这样应该基本能省掉客户回来投诉的麻烦。实际上,宇航员们能不能活着到火星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公司充满现代感的网站提醒我们:“去火星的旅程不应该被认为是没有风险的”,之后细心地列出了几个可能出现致命风险的领域,其中包括:起飞段、航行段、到达段以及降落段!

在向大家保证火星一号会尽力确保每个人的安全之后,公司提供了一个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链接,在里面可以查询到截至目前人类探索火星的成功率:44次飞行18次成功,存活率41%。别忘了这些都是没有血肉之躯的无人飞船,因此设计要简单很多,上面没有保护人们不被宇宙射线撕成碎片的护盾、没有空气、水、食物以及厕所……

网站的报名页面列出了宇航员的筛选条件:不需要任何科学背景,也没有任何知识要求。但是必须要有良好的自省能力、好奇心并要相信他人。我从来没意识到宇航员和私人秘书以及瑜伽教练有这么多共通之处。这家公司如果注册在中国,肯定比现在更知名,因为央视一定会在3·15晚会的嘉宾席给他们留下前排位置。不过即使这样,正式征集开放还不到两个星期就有接近8万人报名。这其中绝大部分是美国人,又一次让我对美国人的乐观精神刮目相看。

美国时代周刊曾经采访过一个报名宇航员的21岁杂货店员,这位凯尔先生说他是为了成为探险家,为人类开创新的历史。还有一位43岁的史蒂芬说他去火星主要是想开始一段新的个人生活……至于没有被采访的剩下七万多人,我只能猜测他们受够了自己的老婆和老公,非常想说走就走、找个地方静一静。

于是,能够送普通人进太空的两家私人公司基本就是这样了。一家造出了一条半飞船,然后把其中完整的那条摔了,另外一个已经早早选好了自省能力很强的宇航员,但暂时还没有飞船、火箭、宇航服、具体的殖民地点以及任何的设计图。火星一号的网站上说:现在项目处在“早期概念阶段”,公司已经和潜在的供应商开始正式“讨论方向性的项目需求”……而殖民计划需要前期投入的60亿美元,公司已经筹措了整整100万…… 看来报名的宇航员们还得再跟自己的老公老婆对付至少几十年了。

那是不是搞空间站和飞船的国家队正规军就好很多呢?很遗憾,也不是的。

如果我们喜欢看新闻,常有一种错觉:探索太空的任务非常频繁,各国的火箭发射此起彼伏。实际上,我们一直都在地球附近转悠。国际空间站不过离地面400公里;神舟飞船还要再低一些,大概300多公里;而让美国人爱恨交加的航天飞机实用升限也不过900公里左右。

如果还是把地球比作一个苹果,我们大部分的太空任务只不过到了塑料包装纸的高度而已。可以说,整个人类历史上真正离开过地球的不过就是阿波罗项目里飞向月球的27个宇航员而已。

仔细想想,这是一件很蹊跷的事情。要知道当时阿波罗11号发射的时候,运载火箭有110多米高,大概相当于一栋30层的大厦;火箭起飞重量更是惊人的3000多吨,相当于一艘导弹护卫舰;可以把140吨的载荷送到近地轨道,这相当于100辆丰田小汽车。

结果,阿波罗项目结束后土星五号火箭再也没有继续建造。现在,世界上力气最大的火箭是美国的德尔塔四号,近地轨道运力是区区的28吨(刚刚上了头条的长征胖五是25吨),还不到土星五号的四分之一。

登月的1969年,SEIKO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石英电子表,这种手表不再使用飞轮等复杂的活动部件,而且能在小小的灰绿色屏幕上清楚地用数字显示时间。这基本上就是西方普通人生活里最时髦的电子设备了。

可以想象,用这样的电子工业引导一艘飞船穿过38万公里的空间飞向月球并且准确返航该是多大的挑战。为了完成这个任务,麻省理工(MIT)倾尽全力,设计了阿波罗飞船的导航计算机,它的内存达到了不可思议的64KB!

而在地面的航天指挥中心,IBM动用了3500多名员工,设计出了划时代的Model 75型主机。这是当时的超级计算机,大小可以轻松占去办公室的一面墙。IBM为它撰写的操作系统需要占用惊人的6M空间,被称为史上最复杂的软件系统。

今天,我们手机上的2张照片就轻松用掉6M的内存,而任何一个U盘的计算速度都超出了阿波罗飞船的导航计算机。恐怕最能说明当时计算机水平的就是:阿波罗导航计算机的全部软件代码能够轻松的打印在A4纸上带走(注3)。

IBM System/360 Model 75 主机

但是就靠着牛车一样的计算机,阿波罗连续将9条飞船送去了月球。今天,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当时美国整个宇航中心的计算能力,却似乎没有了合适的火箭和探索的意愿,这是为啥呢?

今天,经过长时间的调查,我终于发现了一个隐藏的秘密。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但恐怕却是我们没有继续探索太空的重要原因之一:太空里会失重!

现在,请把砸到我头上的书、手机、电脑以及茶杯捡起来,听我解释。可能你觉得太空里失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常识,但是我打赌,你肯定没有考虑过失重意味着什么。

你和我站在地面上的时候,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实际上我们腿上、腰背的肌肉都在一刻不停地收缩,这样才能维持我们稳定的站立姿势。你没见电影里有人脑袋被猛敲了一下之后,立刻会像嚼过的口香糖一样瘫倒在地上,因为肌肉一旦收不到指令,人连一秒钟的平衡都保持不了(情况大概就是这样,请勿在家私自实验)。

等上了太空,我们就不用努力保持站姿或者坐姿了,我们的肌肉也就彻底休息了。问题是,人的肌肉有一个毛病:不用就会萎缩!

宇航员进入太空之后,平均每个星期肌肉会萎缩掉五分之一。五分之一啊!!这就是为什么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每天要绑着带子像发疯的小白鼠一样在跑步机上跑,但即使这样也只能延缓肌肉萎缩的速度。这也是为什么宇航员返回地球的时候经常是被人抬出来的,因为他们的确站不起来了。

实际上,他们站不起来还有另一个原因,所以麻烦把书、手机、电脑以及茶杯都放下,再给我两分钟。

我们的肌肉除了萎缩,还有另一个变化。长期做功的肌肉纤维一般是红色的,而负责爆发力的肌肉纤维一般是白色的。牛啊羊啊之类的大型动物需要很多肌肉保持长期站立,所以牛肉是红色的,而在水里浮着的鱼肉却是白色的(需要持续游动的某些深海鱼类——如金枪鱼除外)。

到了太空,你没有萎缩的红色肌纤维就会慢慢变成白色肌纤维。虽然没人特别做过这个实验,但我猜这肯定不是好消息。实际上,我能想象到的唯一正面情况就是:如果把一头牛放到太空飘几个星期,就可以少吃些不健康的红肉(请勿在家中私自实验)。

不只是我们的肌肉,我们的骨头也会以每个月1.5%的速度损失密度,在太空待得太久,你的骨头基本就脆得像老人了。而且骨头分解出来的多余的钙还会进入宇航员的血液,引起软组织硬化以及肾结石。

另外,我们身体大部分其实都是液体——水,不相信的话可以去博物馆看木乃伊。水在有重力的地方都是往下流的,平时为了保证有足够的血液能够到达我们身体的最高峰——大脑,我们的心脏必须拼命地跳,把携带氧气的血泵上高处。

一旦到了太空,血液就不拼命往脚底下跑了,心脏也不用拼命跳了。像其他肌肉一样,不努力的心脏会迅速衰弱下去。人的血液总量也会减少大概五分之一,大概相当于损失了一大桶可乐的量。

更要命的是,因为没有重力把血液往下拽,进入头部的血浆就会比平时多。这额外的血浆带来的压力会挤压你的眼球,让它变形。NASA在2013年发表针对在太空停留超过6个月的猴子的调查结果,发现这些猴子的眼球都被颅内压力挤扁,而且视网膜全部变形。

等到宇航员回到地面,身体里的血液量处在危险的低位,心脏又无比孱弱,没有足够的力气把血液以及氧气送到大脑。结果,长期停留太空的宇航员在地面站立不到十分钟就会晕倒。这就是他们要被抬出来的第二个原因了。

我在上一篇日记(篮球、太阳与外星美女)里说过,按照现在的技术,我们飞向火星再回来至少需要8个月以上的时间(注4),更不用说更远的星球了。那么,等到遨游星海的宇航员们回到地球的时候会是什么景象呢?他们的骨头脆得像石灰,肌肉估计跟木乃伊不会有太大的区别,眼睛很可能已经看不见东西,肾里面装满了结石。能否从舱里爬出来都是未知数,更不用考虑向欢迎人群挥手致意了。

因此,除非我们能够解决人造重力问题,现阶段让人类宇航员探索远处的宇宙并不现实。问题是,以我们当今的太空工程能力,短期内实现人造重力也不现实……

注释:

1,手里25万美金不知道是烧掉还是丢海里好的,这里是维珍银河公司的订票界面 http://www.virgingalactic.com/human-spaceflight/fly-with-us/

2,火星一号公司网站 http://www.mars-one.com/

3,下载链接 http://authors.library.caltech.edu/5456/1/hrst.mit.edu/hrs/apollo/public/archive/1701.pdf

4,实际上,火星和地球以不同的速度围着太阳转,有时候两个星球的距离非常遥远。真正适合火星发射的窗口期(地球和火星靠近的时候)每26个月才出现一次。

参考文章:

1,http://www.computerweekly.com/feature/Apollo-11-The-computers-that-put-man-on-the-moon

2,https://mars.jpl.nasa.gov/programmissions/missions/log/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turn_V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Effect_of_spaceflight_on_the_human_body

5,https://www.nytimes.com/2014/01/28/science/bodies-not-made-for-space.html

6,http://www.spacefuture.com/habitat/healthfitness.s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死去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