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玛蒂尔德的虚荣

玛蒂尔德

有一部短篇小说,我们都看过,中学语文教材,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回忆一下故事基本内容

玛蒂尔德是一位漂亮的女子,她的丈夫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她虽然地位低下,却迷恋豪华的贵族生活,为了出席一次盛大的晚会,她用丈夫积攒下的400法郎做了一件礼服,还从好友那里借来一串美丽的项链。在部长家的晚会上,玛蒂尔德以她超群的风姿出尽了风头,她的虚荣心由此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可她竟然把借来的项链丢失了,在这种情况下,她只有隐瞒着好友,慢慢来赔偿。从此,夫妇俩度过了10年节衣缩食的生活。在这艰难的积攒过程中,玛蒂尔德的手变得粗糙了,容颜也衰老了。后来,她偶然得知了她丢失的那条项链不过是一条价格低廉的人造钻石项链,而她赔偿的却是一挂真钻石项链。就这样玛蒂尔德白白辛苦了10年。

很多人对这篇小说的观点是,玛蒂尔德爱慕虚荣,并且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大师的作品绝对不会如此肤浅,谈谈我对玛蒂尔德的看法。

莫泊桑是十九世纪后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距离现在有一百多年了,当年发生的事情,不可能完全复制到现在,但事情的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

爱慕虚荣,列夫托尔斯泰在《伊凡伊·里奇之死》中对虚荣有一个描述,工作的乐趣在于施展抱负,社交的乐趣在于虚荣心,从古代到现在,从国外到国内,世人皆有虚荣心,这是人的天性。

举个例子,一个人每天自行车上班,他看到身边很多人开车上班,他新生向往羡慕,也想拥有一辆车,这样就不会风吹雨淋日晒,并且也会被别人羡慕,经过种种努力或者手段,他终于买下一辆车,完成了自己的愿望,但是他又发现,别人的车要比自己的车更拉风,更霸气,他又一次心生向往。

这是一个励志的例子,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在骑自行车,并且渴望能有一辆车,甚至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但依然未能如愿。

这就是爱慕虚荣的底层逻辑,对美好生活的极端向往。

《项链》中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只是她很小的一个点,这是整篇小说的导火索,莫泊桑为此浓墨渲染,读者的注意力也都集中在这里。

丈夫深爱着玛蒂尔德,丈夫为了满足他的虚荣心,把辛辛苦苦攒下的400珐琅为她买了一件礼服。

玛蒂尔德深爱着她的丈夫,二人为了还债,玛蒂尔德辞退了佣人,脏活,累活全都干,她没有选择离开丈夫,以她的容貌一定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男人,至少不用继续还债。

玛蒂尔德有很强的自尊心,弄丢了好朋友的项链,因为自尊心,她没有把这件事的真相告诉朋友。

玛蒂尔德有很强的责任心,为了买下那串昂贵的项链,动用了遗产,这依然不够,又开始东拼西凑,节衣缩食,花费10年,终于还清债务,完成了蜕变。

区区一个爱慕虚荣又算的了什么呢?

观念的转变,曾经玛蒂尔德是一个全职太太,每天的事情就是胡思乱想那些漫无边际的事情,幻想和现实的差距一直都是存在的,玛蒂尔德是一个知识分子,受到当时当地的流行文化熏陶,幻想,这不是她的错,她只是做了他应该做的,并且是只能做的事。她幻想着能嫁给一个有钱或有权的人,但是他出身卑微,这就是她的自我矛盾。

很多人都在贬损玛蒂尔德,现代社会中,在遇到同一件事,很少有人会像她一样执着单纯,更多的人,只有幻想,白日做梦,梦碎了,拼起来,继续做梦。

《项链》更像是一部关于个人成长的励志小说。

玛蒂尔德,了不起的女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项链》:玛蒂尔德的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