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向抑郁的?

 Jordan教授建议我们要尽可能的缩小我们对客观事情的批判范围,避免从单一事件上升到认知框架,人格道德上, 亲密关系之间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这世界上最为亲密的关系是,我们和我们自己之间的关系

当我们和自己之间缺少了"就事论事"的能力时,就会自我沦陷

从一个小小的挫折,失败上升到人生的自我怀疑,身份认知的坍塌

当这种"自我争吵"没有得到抑制,持续下去,深化下去,就会演变成抑郁症

我们自己引入门后的蛇

------强烈地自我批判

Jordan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描述了这种情况

这就像是一个大门,后面有很多的蛇可以爬进来.每一件消极事件是单独一条蛇.你的门开着一条门缝,

有一条蛇爬进来(你当下面对的受挫事件),

这个时候,你去把门一下子全部打开(质疑你的认知框架),让所有的蛇都进来,开始怀疑你的身份认知,世界认知,怀疑你的人生,未来,进而开始走向抑郁症

例如,当你考试的成绩低于你所预期的结果,你把门一下子打开,门后面的蛇都涌进来:

"你过去4年都在干什么?"

"你高中都干什么去了?"

"你怎么可以对自己的未来打算一点想法都没有"

"你不当学生的话,你还能当什么"

"5年后你要沦落成什么样"

由这么一条蛇"考试没考好"就一下子把门打开,让门后可能存在的各种蛇一下子涌进来,开始思考后悔自己过去的生活,

开始对未来感到焦虑和恐惧.

外界给我们引入门后的蛇

------强烈的焦虑感.

这也是我看到的很多父母,老师们在教育孩子时, 经常灌输给孩子"单一的事件"(例如高考) 决定了你的世界的这种想法."你不好好XXX(例如读书)的话, 以后就XXXX(人生大事件的失败)"

这样子指引,导致孩子会因为单一事件没有做好,从此让自己认知体系坍塌, 这也是我们不愿意面对失败的原因之一,因为会通过单一的失败去晃动我们的世界,而这种感觉很难受,我们不愿意去面对.

如何避免? 自己拯救自己

------就事论事

所以,当你犯了一个错误时, 你要想

"我要怎么从最小认知范围里去理解这个事情,并且能够制定出最容易操作的行为步骤去降低以后再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 

what's

the narrowest framework of interpretation within which i can understand this

that will require minimal behavioural change to decrease the probability that it

will happen again.

It's Mental Hygiene Fundamentally.

接地气地讲:"就事论事"

我就当前事件进行理性的批判,把门稍微的打开一点,让单独的一条蛇进来,就这一条蛇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得出可行性改善方案.你要将当前异常的事件的影响范围尽可能的限制到最小区域里,

这样你才有更清晰的头脑去应对.

如何避免? 当局者迷,局外者清,结识朋友

让他人提醒引导我们"就事论事"

而很多时候,当局者迷,我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情况, 当我们通过一

件事情然后开始质疑我们的世界时, 自己的人生,价值体系,认知框架时,

我们已经正一步一步的走向抑郁症的方向.

当我听到Jordan教授这样描述的时候, 我才焕然大悟, 才开始意识到, 原来我这种极其低落压抑的状态是因为我把门一下子打开,让门后面的蛇都涌进来了.

然后我再紧接着去思考,为什么我以前没有这样的状态,那是因为,以前当我面对让我感到十分受挫的事情时,我会和好朋友沟通,好朋友会帮助我把这道门关小一点,让蛇回到门后面,从而我不会像现在这样一步一步的让我的认知框架坍塌,质疑我的整个世界,整个人生,让我向抑郁症走去.

所以,我们需要朋友,我们需要意识到这种状态, 我们更要成为这样的朋友去帮助他人,去提醒他人,去鼓励他人.

这是自己与自己的亲密关系,我们不要自己将自己这道受挫的门一下子打开,同样的,你也不要将别人的门一下子打开,

不要去质疑他人的整个认知框架,不要从单件事情上升到他人的人格道德问题上,而这也是亲密关系之间经常出现的情况,没有意义没有结果的争论,最终变成争吵.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向抑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