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胤祍是康熙最喜欢的儿子 为何最后却要把皇位传给另一个儿子

“九子夺嫡”是清朝历史上一个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坎儿,其对于清朝就好比“玄武门”之变于唐朝。 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在权力面前是那样的脆弱单薄可笑。而作为失败者的皇太子胤礽,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实力作死,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皇太子胤礽,是康熙皇帝的第二个皇子,满周岁即被康熙立为太子,一生两度废立,历经大起大落。而在胤礽的太子位置第二次被废掉了之后,最终是由四皇子胤禛当上了皇帝,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现如今的一些文学、影视作品,经常围绕着这一段历史,展开创作。 似乎是为了得到更高的收视率,在这些作品中,都把胤礽塑造成了一个庸弱无能的人。比如《雍正王朝》将胤礽塑造成了一个贪图利益,枉顾民生,任性狂妄,图谋不轨的人,甚至在剧中他竟然与皇帝妃嫔私通。其实这是错误的,这是严重的不尊重历史的行为。 康熙皇帝与赫舍里皇后之间的感情是非常好的。赫舍里皇后为康熙生了两个儿子。其中第一个儿子,出生没过多久就夭折掉了。而这第二个儿子,便是胤礽了。由于遇到了难产,赫舍里皇后在生下胤礽之后,便去世了。 正是因为对亡妻的悼念,康熙很早就把二皇子胤礽立为太子,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了。在胤礽五岁那年,他不幸染上了天花,在那个时代得了天花可是九死一生。为此康熙放下了所有的公务,全心全意地陪在儿子身边,直至胤礽大病痊愈。平心而论,康熙对胤礽的父爱超过了其他皇子总和 而胤礽也确实没有辜负康熙的厚望,自幼即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诸子百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 康熙曾经让他的儿子们,参加了一个狩猎大赛。说是谁捕到的猎物最多最好,谁就是最后的冠军,最终得到了冠军位置的,便是皇太子胤礽。在胤礽成年之后,康熙每次离京,基本都是太子监国理政。这期间太子的表现也是非常不错,其治绩不俗,在朝野内外评价颇高。 比如,在康熙剿灭葛尔丹的时候,他就曾经参与过辅政,结果也令康熙颇为满意。康熙经常夸这个儿子说 ,他曾公开讲: 皇太子自幼读书,深明大义,必然谨慎。上则祖庙社稷之福,下则臣民之造化也。朕不胜喜悦。 总之,从《清史稿》里,找不出太子胤礽的太多“劣迹”,无论是在代理朝政方面 ,还是受命监国期间,太子胤礽还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工作,也得到了康熙的认可,同时他代理朝政也的确给康熙减轻了一些政务上的负担,代天子祭祀这种事,太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干了。所以,历史上真实的太子胤礽没有什么太为人诟病的“不耻之举”。 那么为何胤礽最终没能继承皇位呢? 主要还是权力的诱惑太大。所谓皇帝和太子,这个关系很难相处,皇帝在看无意中是在挑剔,太子要进无意中触犯权威,纵观历朝历代太子很难上位就是这个原因。 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胤礽逐渐感受到了威胁。满人最初是没有贵嫡贵长的传统的,从努尔哈赤开始,后面的皇太极和福临都不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所以各位皇子对于太子也没有多大的敬畏之心,在封爵参政之后,诸皇子的明争暗斗已经悄然拉开。 胤礽当太子许久,自然是认为自己乃是当之无愧的皇位继承人。而在兄弟们的威胁下,他对于皇位的渴望也愈发强烈。毕竟相比于太子,坐上皇位才算是真正的高枕无忧。这种由权力的产生的天然割裂,让康熙与儿子的感情逐渐恶化。 -康熙四十七年,随他巡幸的小皇子十八阿哥病了,康熙很着急也很焦虑,但是太子胤礽却表现得无动于衷,丝毫没有着急担心的意思,康熙非常生气,他又想起了十八年前,自己生病的时候,太子胤礽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康熙感到这个太子的确有问题,不懂“孝悌”,心里既无“君父”,又无“兄弟”。 而胤礽面对父亲训斥,却毫无悔改之意,甚至在康熙生病的时候,胤礽就提前命人,为自己制作了几件龙袍。如果康熙在这一次生病的过程中去世了,那么胤礽就能顺理成章地继承皇位了。 康熙训斥他:“不法祖德,不遵朕训。” 然而命运似乎成心要跟胤礽过不去。康熙最终恢复了健康,而且还知道了胤礽制作龙袍的事情。从这个时候开始,康熙对胤礽就有了提防之心。 胤礽这个皇太子,在先帝死去之后,或许会成为康熙的希望。但是眼下,康熙还健在的时候,胤礽也成为了康熙最可怕的敌人。除了制作龙袍之外,胤礽还做过好几件,威胁到康熙的事情。胤礽渐渐的,已经不满意于做一个皇太子了。他巴不得自己的父皇早日驾鹤西去,只有这样,自己才能真正地成为大清帝国的主人。 所以到最后康熙也就改口为:朕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以付此人。 从这个结果来看,胤礽被废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他威胁到了康熙。而且康熙废掉胤礽之前说过,胤礽欲分朕之权柄,这是康熙最忌讳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太子胤祍是康熙最喜欢的儿子 为何最后却要把皇位传给另一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