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闲来迷上了经济学。总觉得经济学跟心理学有太多的契合之处。
经济学中锚定效应是指:人们在对某人或某事物作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者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在心理咨询中总会有这样的来访者,他们痛苦于现状,总认为自己的能力素质和天资应该混的比现在要好。可苦恼于不知怎么就活成了现在的模样。
他们认为是父母没有培养好自己,他们或许会说父母从小就认为我笨,导致学业不好。或者,父母认为我声音难听,导致不敢在众人面前讲话。再或者,母亲认为孩子遗传了父亲,注定无能,从而做任何事情都无自信。就这样,这些已经长成了巨型婴儿的人们开始成为了自暴自弃与责怪他人的人。
这样的状态会让人进入一个怪圈中,懊悔过去与恐惧未来,来的总是如此猛烈,以至于蒙蔽了双眼,看不到脚下才是真实的路。
但真正的怪圈并不是这个时候才形成的。
心理咨询师与之工作时会发现,当我们试图帮助他们找到自我价值和生命力时他们是极度的怀疑和否定的。
当咨询师说:“你的声音很好听呀。”他会说:“也有人这样跟我说,可是不可能,我爸说我的声音特别难听,有一次他还让我闭嘴,别吓到其他人。”
当咨询师说:“听你说你做出了很多成就,你不像你说的是一个笨人。”他会说:“啊,那是我比其他人更努力,我真的很笨,我父母从小就说我笨,所以我总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可能我真是比别人低一等,所以我要更努力。”
当咨询师说:“你做成功了很多事情,并不无能啊。”他会说:“那都是别人能做得来的事情,我爸,我爷爷,我叔叔,反正我们家族就没什么有成就的人,我注定平庸。”
看似来访者是因为认为父母的原因导致如今的自己。好似有着强烈的愿望和决心来咨询室获取改变。但工作中会发现,难度比想象的要大的多。
那些曾经的父母的观点,就如同魔咒一样笼罩在这些曾经的孩子们身上或头脑中。从他们嘴里说出的,甚至他们思想里充斥的不正式多年前父母的言语吗?
既然是多年前的,那怎么到如今都摆脱不了呢?
记得有个五十多岁的来访者,说起她的母亲挖苦讽刺她的话时都会流泪,甚至抽泣。可当问到她母亲的现状时,她却说,已经去世十年了。多么让人唏嘘的情形。
我想这种强烈而深远的,像万年魔咒般的影响(人若是真能活上个万年,也很难消散吧),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我们还小,唯一可以仰仗的就是养育我们的成人,他们的话就如同圣旨,对其深信不疑。
突然又想起来《心灵捕手》这部电影里的主人公威尔。即便后来发现了自己无人企及的天赋,他也认为自己只能做苦工度过余生。他认为那才是他最好的归宿,因为年幼时他一直是在批判和否定中长大。
有人可能会说,如今这么重视娃的时代。都让娃快乐成长还不够,鼓励都已经没了边儿,怎么可能有家长还会讽刺挖苦批评呢。
起先,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接触的咨询家庭多了以后,才发现,美好的愿景与琐碎的日常生活碰撞时,我们所谓的现代父母也逃脱不掉凡人的本质。
批评,评论,甚至于为了让孩子长记性讽刺挖苦的招数屡见不鲜。
有时家长突然意识到自己错了,应该鼓励孩子时,就一拍脑门开始无边际的鼓励,显得如此的不真诚,导致孩子更佳混乱。
心理学中说真诚是人最好的品质。如同做事一样,养育孩子我们也要拿出百分的真诚来。在生理上我们认可孩子比我们弱小,需要照顾。但在思想上我们一定要承认,他们是跟我们一样的人,甚至他们可以到达的明天,是我们永远无法企及的未来。
就像萨提亚说的我们只当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观察者,陪伴者。不要再充当批判者和塑造者的角色了。因为我们是无法想象和制定他们的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