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即将开始,高考过后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电视剧《破冰行动》最近非常火,相信大家每天都会在视频网站上追剧。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这个情况,就是自己的推荐列表里大部分出现的是与《破冰行动》类似的电视剧。比方说我们在看《破冰行动》之后,推荐列表里会出现非常多的警匪剧。

这是网站系统调取用户的访问记录之后,根据一定的算法进行视频推荐。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用户观看自己喜欢的视频,不用费心去在众多视频里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同样使用这套算法的,还有各大购物网站。比方说我们在淘宝上点开一件衣服的链接之后,在淘宝的推荐列表中全都是同类型的衣服。甚至在一些网站上,也能看见同类型的衣服广告。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不缺乏获取信息的渠道,而是缺少自己喜欢的信息。大数据技术的诞生让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但是也让大量垃圾信息像茧一样把我们包围起来

哈佛法学教授凯斯·桑斯坦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这也被称为信息茧房。

在这个茧房内,我们不用费心寻找信息,只要打开软件就能找到想看的内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信息茧房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开眼看世界的机会。

不要以为信息茧房只存在于网络之中,观察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我们的朋友都是兴趣爱好一致的,所接触到的圈子也是一致的。而长时间处在这样的圈子中,渐渐地会让自己变成温水中的青蛙。

作为一名即将进入大学的新生,如果不想让自己一直待在舒适区,那就要逼迫自己打破亲手建造的信息茧房,多接触外面的世界。

那么该如何打破自己的信息茧房呢?答案就是读书。

为什么读书

在上网的时候,如果我们想破除算法推荐所形成的的信息茧,只要多看其他类型的信息就可以了。但是这么做并不能打破我们的大脑中的信息茧房,也就是定势思维。

信息本身是中立的,我们在解读的过程中会根据经验以及偏好去理解信息。在长期的生活工作中,我们会形成自己的经验。等遇到其他问题时,会先按照自己的经验去处理。如果想打破定势思维,仅凭自己的力量是非常困难的。

读书之所以能够打破我们脑中的信息茧房,是因为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作者的角度去看世界。学习别人是如何处理问题的,同时以第三者视角来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弥补自己思维方式上所存在的漏洞。

读书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培养思考能力。现代社会节奏加快,许多人都非常推崇碎片化学习。比方说在上班路上听一会儿讲书,边吃饭边看视频等等。这里不是说碎片化学习没有效果,只是忽略了一个大前提,即只有个人知识框架体系搭建好以后,碎片化学习才会有效果。如果把碎片化学习当成学习的主要方式,是一种低效的学习方式。

看书与上网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同,由于读书获取信息的速度慢,这就给大脑留下充分的时间去辨别和吸收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自己收集整理信息。之后还要从多方印证中判断书中内容是否属实,这会锻炼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

读什么样的书

我们已经知道读书能破除信息茧,可是市面上能读的书这么多,该读什么样的书呢?不管读什么书,目的只有两个:自我提高和消遣娱乐。今天我们不说以消遣娱乐为目的的读书该怎么读,主要谈谈以自我提升为目的时该怎么读。

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搭建知识框架对于自我提高的巨大作用,读书是搭建知识框架的主要输入途径之一。读书可以分成两个方法:精读与泛读。

精读是深度钻研一个领域知识的基础,与泛读不同的是精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除了记笔记以外,还要查阅相关背景知识、归纳出基本观点和特征、同类的事物要比较、分析其指导意义、可应用的领域、途径等等。

不要对大部头的经典书籍望而生畏,尽管经典书的时代背景与现代不同,书中案例也不符合现在的现实环境。但是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就在于能够完整的描述普遍规律。比方说赫尔曼·艾宾浩斯的《记忆力心理学》,其中所使用的实验数据和方法在现代心理学看来已经过时,但是艾宾浩斯对于记忆力的研究理论成果直到今天仍然有用。

泛读的特点在于速度较快。对于刚入学的大学新生来说,可能会感到不适应,觉得泛读无法完全掌握知识内容。很多时候无法掌握内容是因为对这本书所属领域的内容不了解,比方说对于经济学毫无概念的人去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肯定会读的云里雾里。

另外泛读的意义在于通过快速阅读来补充知识框架内的知识,再比方说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对经济学概念有了解之后,可以通过《经济学人》等专业期刊、杂志来了解最新的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成果。

以此来达成不断更新知识的目的。

怎么读书

说起读书方法,许多人会不以为然地认为只要认字就会读书。尤其是刚进大学的同学们,觉得自己读了十二年的书,还能不知道怎么读书吗?还真就不是认字就会读书。读书是一个系统收集信息的过程,正确的方法能让吸收信息更加高效。一个完整的读书过程分成两步:输入和输出。

许多人正在读书的时候,通常情况都是从头开始一字不落地读完。而且在读的过程中,不会看序、跋和目录。在读一本书之前,先看序和跋。在序言中,通常作者会说明写这本书的原因,还有一些作者会在序言中说明内容分成几个部分。

而在最后的跋中,作者则会做一些感言,通过这些感言我们可以掌握内容的整体脉络。而目录的作用则在于帮助读者掌握书中内容的整体框架,只有了解框架之后,在读的过程中才能帮助更好的理解内容。

一本非虚构类的书一般都是有论点+论据的形式组成,而论点和论据所占比例也符合二八法则。假设一本书有十万字,论点部分大概有两万字左右。也就是说我们在读的过程中,只要找到这两万字左右的论点即可。

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就要想办法输出,因为我们读书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生活。作为一名在校生,输出的最佳途径就是写作。在读完一本书之后,通过写书评、文章等方式,将内容以自己的话叙述出来,以帮助我们加深记忆和理解。

写作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帮助我们整理自己的想法,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像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斯蒂芬·平克所描述的那样,写作之难,在于将脑中网状的想法,按照树形结构,自线性展开的句子里叙述。

写作不仅仅是为了表达,更多时候是为了帮助我们理清脑中的想法和观点。在我们读书读得脑中一片浆糊时,试着把想法写下来,会让这些想法逐渐清晰,之后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许多人在大学阶段看不出什么差别,在工作几年后差距会越来越多。造成这种差距的并不是掌握工作技能的多寡,更多的原因在于个人思维方式。而能否经常打破自己身边的信息茧房,意味着是否愿意走出舒适区。

所以不论是大学新生还是已经进入职场的同学,不要相信读书无用论,多读书才是过好这一生的唯一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年高考即将开始,高考过后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