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职场遭遇不顺,先别急着吐槽!

朋友小房找我聊天,吐槽在机关单位太难混了,不适应,真想逃离。

去年3月份,小房原来所在的药店被收购,她托关系去法院做了合同工。自己年龄大、工作能力欠缺,又没有背景,觉得被同事瞧不起。

我劝她说,自己强大就好,瞧不起别人的人,说明没水平,有水平的人对任何人都平和以待。

小房听了挺受用的,发回一个心的表情。

替小房鄙视了一下她那些“势利”的同事,算是为她出了一口恶气,但痛快之余,我隐隐觉得哪里有些不对,仔细一想,我的义愤填膺,其实和那些评判别人的同事没什么两样,同样陷入了对人和事的评判当中。

只不过我的评判似乎更加高尚,暗含了道德资本,由此带来了优越感,把自己架在了虚空的孤单中,内心仍然是分裂的痛苦。

这其中的逻辑是:同事瞧不起别人是不好的,所以我瞧不起那样的同事,本质都是二元对立,非黑即白。

觉察到这一点,我对小房说,年龄、学历、背景等等,只是对别人第一印象的关注点,人与人相处久了,看重的其实是人本身,相处愉快就乐意交往,并非以人的外在决定对待的态度。

一个人外在再光鲜,为人不咋样,除去利用的成分,谁也不会愿意与其相处。

自己不用那样的标准去评判,就不会拿来束缚自己了。

小房说,你这样一说,感觉舒服多了。

随着聊天的深入,得知小房面临的真正的难题是,业务不熟,工作有时难以胜任,同事似乎有些微辞。

小房希望得到同事的理解和接纳,但同事做不到,小房归结原因为,自己不是正式编制,又没有背景,同事因此势利眼,正式工明明可以倚老卖老,不会干就不干,别人也不会多说什么。

其实,正式工的这一资本也不是凭空而来,而是经过了多年的打拼,积攒了一些资历,才可以慢慢退后。

而小房刚到一个单位不久,只能从头做起。

看清这一点,小房就不用再陷入评判中,内耗自己,而是把精力用在钻研工作上。

她可以坦然地对同事说,我刚来不熟悉,有些工作暂时做不了,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相信同事听了,能够理解小房的难处,也可以给小房时间慢慢学习了。

困扰我们的常常是头脑的想象,在真相面前,所有的评判都会消失,而没有评判的关系最简单,最自由。

你可能感兴趣的:(初入职场遭遇不顺,先别急着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