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餐

“今晚的烩菜油大了点!”

吾爷,抹着嘴,剔着牙,说了句总结性的评语。这是到斋月的后十日了,吾爷的斋月晚餐几乎都是在寺里吃的。

寺里的开斋饭很肥厚。花样天天变,只为了让这些老头们不吐非言,可是还是让吾爷吃得油腻了一点!

手抓肉、大盘鸡、臊子面、烩菜……天天有肉,天天菜目不一样。今天什么食目?不用去问厨子爷,看看沙目拜里来的人数就知道什么饭菜了?也怪!封斋的人们大白天是怎么得到斋饭的消息的呢?“油腻”的晚上会看到更多陌生的面孔。

这几年,斋月里供开斋饭成了时兴不减的风尚了,因为一举多得嘛!

为遵循圣训为名,提供给斋戒者食物报酬丰厚,与封斋者同享功价的。

其次,群众、寺管事、阿訇、学房都是皆大欢喜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了,以此增加间歇拜的人气,为清真寺添加活力,供餐也是最有效的举措了。因为寺管不忍平时的冷清,阿訇难耐常日的寂寞,借机斋月吉庆,培植一些口碑,真是良机!

如此斋月抢抓机遇,积善积德,看官不禁要问,一个月会花费一大笔开销吧?这就小看行情了,斋月里是“收获的季节”!天课、施舍、乜提、捐课、罚赎等滚滚而来,还流行互相开斋、排场请客,轰轰烈烈的斋月,人们封着斋为吃的而忙得不亦乐乎,这才是“小麦加”最亮的景象!

清真寺是收钱的地方,什么钱都敢花,哪里都要用钱。徘徊在清真寺之外的人们,有善心的就会“出乜提”给寺里求个平安,讨个顺利,寺里专门有人在做这些服务,至于职责、礼拜、义务、孤儿寡母、扶弱济困、发展事业、改变现状等,不是在这里考虑的事情。因为寺里都不够开支,常常会化捐,年年都要修缮、改建、购置,而且若有大的资金空缺就会依赖周外化捐。

再说群众吧,一年四季也没少到寺里参加会餐。凡是有大事盛会都有设席,且有一种默认的共识,在这里吃饭也如同功修一般,饱足口腹之欲后还在望想着纳入教门呢?因为吃饭的人从来不过问钱财费用的出处来源,可否享用,我有食用凭据吗?

皆大欢喜,喜笑颜开是清真寺热闹红火的景象。只有人们各自散去之后,静穆的殿房和沉重的经架见证着喧哗以后的惨淡和凄清。映着下弦月,瑟瑟夜风似乎在叹息着什么……

不知道我们的财富里有多少被填到腹中,心扉淹堵,只留下大脑里久久的空白。

屈辱的现实世界,考验像大海的波浪,层层涌来,却惊不起梦里饱睡的人们。

忍饥挨饿,克制欲望,收敛行止,规范功修,匡正信仰的伊历九月(莱麦丹意指锻炼的)真的有些“油腻”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群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