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生一:道在无中生有(It is DAO that Creates “Being” Out of Nothing)
前面说到,道并不是虚无。但“道生一”却可以理解成“无生有”。理解了道的本质,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古人会讲“无中生有”。无中生有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是说“无”中可以产生有。但如果道是代表一切如“热寂”(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推演出来的封闭系统的最终状态,没有任何信息量)一般的混乱虚无,是无法无中生有的。所以这句话其实少了一个主语,补全了应该是,“道在无中生有”(用英文表达反而更加清晰:It is DAO that Creates “Being” Out of Nothing)。只有有了背后的推动因素,“道”,才有可能在虚空中产生有形的存在,让抽象而无形的哲学“存在”变成抽象但有形的哲学“物质”,进而才能变成具体而有形的物理学“物质”。有点大爆炸的“奇点”的意思在。因此,用“无极”来称呼“道”存在的空间,比“无”更加合适。
无中生有的第二层意思是说“有”是从“无”中生出来的。老子称之为“道生一”,宋朝周敦颐经过了彝族易学的启发,称之为“无极而太极”。周代以前的古人,认为“太一”就是这里的“一”,也就是从北极星所抽象出来的“唯一”。更多的古人,包括彝族先民,将这个“一”,称之为 “炁(气)”,或者理解成“太极”(原意是指北极星,被周天旋转围绕但却自己不动的天极,被用来指代物质世界的初始发端),认为万物是由“炁”在推动,“炁”是宇宙的有形的初始推动力。
许多今人将“气”给理解成了“气体”,这就犯了把哲学概念用物理学概念替换的错误。这里的“炁”在古人那里,是描述了一种充满了天地间,无处不在的一种有形的推动因素,仍然是个哲学概念。它是浑沌不分的,与无形的“道”相对应,是“道”在有形世界里的第一个具体的结果。“炁”不仅推动万物,而且也组成了万物。
先人认为大道演化的宇宙是无限的,宇宙中充满着气,所有天体都在气中漂浮运动,并且进一步认为连天体自身、包括遥远的恒星和银河都是由气组成的。日月众星,自然浮生在虚空之中,其运行其留止全都须气来维系。
所以七曜或者流逝或止住,或者顺行或者逆行,伏藏与显现没有常规,进与退不走相同的路径,是因为没有根系,所以各不一样。北极常居其所,北斗不与众星向西隐没。摄提、镇星全都向东运行,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迟缓与迅疾任随其性,明显地可以知道其没有根系。否则如果被缀附于天体,则不能够如此。也就是说,浮游在太空中的日月星辰,其行其止全都由气统摄着。如果缀附在天壳上,则不能如此游动。
如《管子·内业》所说:“凡物之精,比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名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屺。”即宇宙万物的本原为“气”。阴气阳气相互作用,在地化生五谷,在天为日月星辰。阴气阳气充塞于天地之间,称之为鬼神;懂得阴气阳气运行规律的人,称之为圣人。气有时光辉照耀,好像升腾在天;有时隐而不现,好像没入深渊;有时滋润柔和,好像潜伏入海;有时高不可攀,似在峻岭重山。
以现代物理学的眼光来理解,这个“炁”的概念,几乎可以被理解成“能量”(之所以叫“几乎”,是因为炁的概念是太极,包括了物质+能量的有形的“存在”,是个哲学概念),既是万物背后的推动力,又可以转化成物质,成为组成万物的最基本结构。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方程,就是对能量和物质关系的定量化描述。最终物质和能量进行了统一,热力学第一定律拓展成为质能守恒。
而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要自发增加,如果系统封闭则最终归于“热寂”,信息量归零。如果想要逆转这个过程,那么就要开放系统。外界的输入可以是物质,可以是能量,也可以是信息,这样就可以产生“耗散结构”,能够通过新陈代谢来维持自己组织体的长期存在。这个过程,就揭示了“道”为什么能生“一”。
道,就可以理解成为非物质的信息,有了信息的输入,物质世界就不会进入“热寂”,而会在外界的推动下,开启不可逆转的时间之箭,向更加复杂的宇宙演化。量子力学中讲,真空中存在着“零点能”,这种能量可以让真空中产生“虚粒子”,虚粒子之间互相碰撞湮灭又变回能量,这个过程叫做涨落。虚粒子是不断涨落的,如果外界条件合适,则虚粒子就可以成为实实在在的物质(或者反物质)粒子而不湮灭。这种脑洞,就非常具体地描述了道生一的过程是如何具体实现的:零点能和虚粒子是炁的两个形态,其互相转化不断涨落的过程,如同混沌一体的炁;道的推动,就相当于有适当的条件/信息出现,虚粒子就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粒子。道产生了太极,这个过程再简单的比方,就是外界输入了信息,推动了宇宙系统里的能量向物质的演化。
2.“道生一,一生二”:阴阳平衡
物质从产生一开始,就是伴随着相对性的概念出现的。由能量转化成物质,是一种形式的运动。有动就有静,这样自然就出现了成对的范畴,包括能量与物质本身,也是一对相对性的概念。对这种成对范畴的描述,就可以用“阴阳”来抽象指代。所以古人的太极图里天然就包含了用黑白这两种象征性的颜色所代表的阴阳鱼(或者阴阳蛇)。
由质能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炁这个概念一出现就是有“物质”和“能量”两种形式的。中医里有个说法,叫“阴成形,阳化气”,这里的“形”就是指物质,那么与此对应的这里面的“气”则代表与阳相对应的具体的“能量”(注意,这里的“气”不是代表宇宙本源的“太极”的那个“炁”。中国古代为了把这两种概念区分清楚,将代表太极的写成“炁”,把代表能量的写成普通的“气”)。因此,太极一旦产生了,也就自带了阴阳两种属性。量子力学里还有更加具体的呼应,零点能所产生的虚粒子,是成对出现的:物质-反物质粒子对。也就是说,真空中不断在产生正反两种物质,然后又不断消失。这正是现代物理学对哲学概念“无中生有”最绝妙的注解。
当然,量子力学的例子,只是对“一生二”这个概念的一个注解,不能把物理学等同于哲学。这里一生二,古人又表述为“太极生两仪”(沿着这个逻辑一直推演: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两仪,就是阴阳两个哲学概念,是对物质世界具体都可以一分为二的一种哲学描述。有时候古人也会用“天地”这两个具象的物质形象来代表阴阳两种相对的物质。这在西方黑格尔、马克思那里,就被总结成了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在毛主席那里被称为“矛盾论”。所不同的是,中国古人除了强调其对立性,以及构成一个统一体之外,更加强调阴阳互相依赖,阴阳消长最后达到阴阳平衡而形成一种稳定结构的过程。古人更加愿意追寻这种阴阳平衡的状态,曾子的徒弟子思,在学习过《易经》之后,将其归结成《中庸》,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在阴阳平衡之外,古人又强调阴阳互相转化,进而阴阳相生从而产生一个新的稳定结构,这个过程会不断变化而循环。古人把这个叫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西方人把这个叫做“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学者把这个叫做“历史可能相似但不会重复”,辩证法称之为“否定之否定”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