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指出别人的问题,就是不温柔吗?

最近,读了日本心理学家榎(jiǎ )本博明的书《你的原则,要有分寸地说出来》。

榎本博明 《你的原则,要有分寸地说出来》

作者榎本博明是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1955年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教育心理学专业。他出版过多部心理学方面的著作,如《酸葡萄效应:为什么总有人莫名其妙地讨厌你》《透视性格》《工作与心理学》《e时代人际关系》《内向所以成功》等。

说实话,读完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本书跟我的心理预期不太一样。

初看书名《你的原则,要有分寸地说出来》,我挺感兴趣的。从标题上看,我觉得这应该是一本致用类的书,我猜测这本书会解决我的如下困惑:

为什么你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

如何确立自己的原则?

如何有技巧地坚持原则,同时又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

我猜测作者会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各个角度进行深入的剖析,让读者意识到差异的根源所在,从而更好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进行修正和完善,成为更好的自己。

事实证明是我想多了——也由此看出人的惯性思维是多么强大。这本书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整本书一共分为八章,所有内容都是围绕“温柔”展开的:

本书大纲

作者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

在跟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明明看到对方做了不好的事情,但是出于礼貌,出于面子,出于怕伤害关系,所以人们不敢也不想说出真心话,这不是真正的温柔;

领导在跟下属相处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被下属讨厌,为了自己的名声,不对下属提要求,即使在下属做错了的时候,也不及时指正,这不是真正的温柔;

父母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为了自己更轻松,为了不破坏孩子的心情,为了不被孩子讨厌,父母往往丢失自己的原则,对孩子言听计从,没有权威感,这不是真正的温柔。

既然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温柔,那么为什么这种假的温柔这么普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呢?

作者的分析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环境的影响:

例如,东方人普遍比较含蓄,不善于直接表达意见。

书中引用了哲学家中岛义道的言论,“现代人一旦受到别人的提醒或纠正,无论对方说得有没有道理,都极端地厌恶提醒及纠正的行为。”

作者询问了150余名学生,平时能否对要好的朋友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很多人表示 :

“我没办法在朋友面前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因为害怕被讨厌”;

“真的很羡慕那些能坦率地说出自己想法的人”;

“大多数人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还是会迎合当时的气氛或者对方的喜好”。

由此可见,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培育这种“假温柔”的土壤。

二.人情文化:

作者将欧美文化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将东方文化称为人情文化。

他举例说,对于道歉这件事,在欧美文化中,要不要道歉取决于“自己有没有做错”,如果自己错了,且责任在自己这一方时,就有必要道歉。自己没有错,责任也不在自己时,就没有必要道歉。

但在人情文化中,就算自己没有错,有时也会因为顾虑对方的心情而道歉。即使不是任何人的过失,没有人需要为这件事道歉时,只要受害者或是受到波及的人无法释怀,就算不是自己的责任,很多人也会选择道歉赔罪。

这种人情文化,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吧。

三.不想被人讨厌

这一点不难理解。

领导不想被下属讨厌,父母不想被孩子讨厌,恋爱中的一方不想被另一方讨厌,社交关系中不想被朋友讨厌。

为了不伤害对方的情绪,为了不破坏好的氛围,为了维持表面和谐的关系,为了不给自己带来麻烦,所以很多人即便发现对方做了不好的,不对的事情,出于以上的想法和顾虑,也不会轻易地指出对方的问题所在。

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担心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会伤害到对方而选择沉默,是表面上肤浅的温柔,本质上是一种明哲保身之道。

作者最后的总结和观点是:

真正的温柔是严于律己,也严以待人,同时保有一颗宽容的心。具体说来就是:一心为对方着想,就算觉得尴尬也要提醒对方,才是真正的温柔;对孩子,需要怀着爱严格地管教,帮助Ta成长为独立的勇敢的个体。

任何理论都有它的适用范围。

在我看来,作者是有感于在日本社会中,人情文化盛行已久,对青少年的“赞美式教育”愈演愈烈,以至于整个社会呈现一种人际交往的中庸之道。

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假的和谐中,不能做真实的自己,也不能通过人际交往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效率,帮助对方成长,因此作者提出这些表现是一种“虚假的温柔”。如果想要做到真正的温柔,出于为了对方更好的目的,不要害怕被讨厌,要敢于指正,敢于建议,敢于提醒。

这本书引发了我的思考:

一.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好原则和分寸?

我觉得人际交往的出发点,首先是为了对方更好,而不是为了宣示自己的权威,凸显自己的强大,或者其他什么目的。

同时,我们需要考虑关系的远近亲疏。同样是建议的话,对于关系亲近的人来说,容易接受,关系没有那么近,则很容易冒犯别人。

我们还需要考虑问题的严重程度。小的问题,做善意的提醒即可,严重的问题,则需要态度明确,有时甚至需要非常严厉,比如孩子犯了原则性错误的时候。

二.在人情社会中,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更有效?

说实话,我个人觉得,正常的就事论事的建议,一般人都可以接受,就算是当下有点接受不了,过一阵也能消化,这种情况并不会给人带来伤害。

最伤害人的是,态度非常恶劣的批评,指责,训斥,有时甚至是辱骂,类似这样的人身攻击,最容易让人耿耿于怀,久久难以释怀。

但是现实和人心的复杂往往又超乎人们的想象。

很多时候,一方本来只是对另一方做的事情不满,但是说着说着,对方感受到的却是对自己这个人的不满,于是内心的对抗产生了,沟通很容易就升级为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一些沟通的技巧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如果对方不能心态平和情绪稳定地接受你的建议,这场沟通就没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合适的情境下,类似“汉堡包沟通法”(赞美-批评-赞美)这样的方法还是挺管用的。

三.“讨好型”人格的人,应该如何直面冲突?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类人,天生就胆小内向,加上成长环境中没有获得足够多的安全感和关注,缺乏自信,很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这一类人的特点是:

1、害怕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2、容易产生自责和内疚感;

3、会迎合他人;

4、不懂得拒绝;

5、没有原则和底线。

对于这一类人来说,似乎天生就具有“温柔”的特性,在人际交往中,会非常关注对方的感受,也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总是以“老好人”的方式出现。

对Ta们来说,需要接受真实的自己,要意识到自己可以直接表达想法,对方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脆弱;面对不合理的要求时,要勇敢地拒绝,不用心存愧疚;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刻意练习,强大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活得更真实,也更轻松。

整体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充满思辨的书,对作者的观点,你也许赞同,也许不赞同,为什么你会赞同,又为什么你不会赞同,想清楚这个问题,带给我们的意义更大。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一次自我探索的旅程。

PS:你讨厌别人指出你的问题吗?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面指出别人的问题,就是不温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