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自律的人》是我的系列分享,共九节。在此将其整理成文字稿,并逐节发布,希望大家能有所得。本篇是系列第6节。
01
你好。上一节的最后,我讲了个故事的开头。
二战期间,有一年冬天,奥斯康辛集中营死的人格外多。而当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军事行动,为什么会突然死那么多人呢?你有想到原因吗?
现在揭晓答案。
不知从何时开始,集中营内开始流传一种说法,即只要忍过了那一年的冬天,他们就可以重获自由了。这种幻想不断扩散,并成为大家的共识。
在这样一种信念的支撑下,大家忍受各种艰难困苦,坚强度日。
可是,冬去春来,春毕夏至,什么都没有发生。大家突然发现,之前的以为,只是一种幻想,他们或许永远都不可能活着离开这里了。
期望幻灭之后,生的欲望逐渐消散,变弱,直到看不见一点光亮。精神上的崩溃迅速向肉体传导,使得原本对饥寒交迫,伤寒病痛的忍耐力彻底消失。
生无归途,唯有死路。就这样,大批的人倒下,死去。
所以,自律的养成也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你需要有一个盼头,知道眼下的坚持是为了什么,想象你成功后的样子。这样就会比较容易坚持的久一点。
正如曾国藩曾经激励自己说: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这里的“春意思”其实就是内心的一团希望,一种对未来的笃定。有了这种精神上的力量,才不至于被眼下的穷困、落魄、悲伤、失意打败,才能撑起两根穷骨头。
02
有朋友留言说,讲的好玄乎。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自律是关乎内心的建设。我们常常要向内寻找一种力量,因而有时会感觉有点抽象。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会尽可能通俗化,用比拟的方式来阐述。
下面开始今天的话题。
先举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新的一年,你定下一个计划,就是要让自己变得更健康。
于是,你决定从明天开始早起锻炼身体。你把闹钟定在了六点,这比你平时起床要早1个小时。你信心满满,因为你十分渴望看到自己的变化。
第二天早晨,闹钟响了。此时的你睡的正香。闹钟的声音让你很烦,你本能地想把它关掉再睡一会。
此时此刻,代表昨天那个下决定的你(正方)说话了,弱弱地问到:你不是要早起锻炼身体嘛?
而代表此时想睡觉的你(反方)气势却十分强大。他说:好久都没这么早起床了,再多睡一会起也不迟啊,再说现在外面都还没有亮,这样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会比较高,起来运动对身体也不好啊。
于是,反方获胜,你又给自己十五分钟缓冲期。
十五分钟过去后,闹钟又响了。
正方义正言辞地说,这回该起来了吧?不然……
还没等说完,反方便蹿了出来:哎呀,这么快就到了,身体软绵绵的不想动啊。
看看外面的天,已经亮了。而冬季里温暖被窝的诱惑实在太强烈,怎么办呢?于是,你打开手机,查看天气状况。
突然,你发现,今天的PM2.5=136,属于轻度污染。在强有力的证据支持下,反方再次获胜。
结果怎么样?大家可以自己想象。
以上这段描述,是很多人都有的经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其中的奥妙。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思想分裂成了两个对立的角色,并相互对话谈判了半天。而你的行为,却一直忙着为其中一方寻找证据。
请问,你到底是谁?谁才是真的你?
03
有一本很有名的书《思考致富》。这本书里有一个核心观点叫:
思想即物质。
即:思想本身,是可以被引入和移出你的头脑的。就像倒掉杯子里的混水,然后接一杯干净的水一样。而大脑,则是盛满了各种思想的容器。
我把你的这些思想统统称作:思考的你。当然,这不是一个角色,而是很多角色的集合。
另外,还有一个你,就是刚才那个一会看看外面的天,一会查查手机里的天气状况的你。这个你,没有思想,只会执行。我把他称为:行动的你。
行动的你受制于思考的你。于是,哪个角色的声音大,他就会听哪个的,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支持他,像个骑墙派一样。而最后的结局,却又都由行动来决定的。
有的时候,当思考的你中那些不同的声音吵的不可开交难分胜负的时候,行动的你便会一脸懵逼,止步不前。你会变得很焦虑,不知道该做什么。
所以,如果你想有一个好的结果,就要有相应的行动,如果你想要有相应的行动,就要先清理你的思想。
思想怎么清理呢?
我们还需要一个角色,我把他叫做上帝的你。
这个你,在思考的你之上,来决定留下哪些思想或抛弃哪些思想。他就像裁判或法官一样,只做决断,不参与争辩。
好,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从你中拆分除了三个角色,分别是:思考的你、行动的你和上帝的你。
你或许已经蒙了,其实仔细想想我们不就是这样支配自己的吗?
如果说思考的你用证据和逻辑来据理力争的话,那么上帝的你就是靠良知来明辨是非。
什么是良知?就是你心里已有的,朴素的认知。
比如,保持健康就要少饮酒。比如,我们要孝敬父母,就要注意日常的礼貌;比如,想要丰富自己的内心和眼界就要多读书。这些道理几乎不需要人来教,是每个人心里都知道的朴素道理。
这就是上帝的你手里的武器和准则,在你想赖床的时刻,在你懒癌发作的时刻,在你想半途放弃的时刻,简单朴素的道理,就是上帝的你做决断的准则。
有本书叫《做自己的上帝》。其实就是让上帝的你,依据良知杀伐决断,最终影响行为的你,从而成就自己。
所以,你其实是个复合体。在你修炼自律的路上,会有各种各样内生或外来的思想要影响或阻碍你的行动,这时候,上帝的你要时时决断清理。
在整个西游记里,最让唐僧纠结的,便是《女儿国》那一段。
唐僧内心经历了激烈的斗争,是要继续西行取得真经普度众生,还是放下清规戒律从此返璞归真?其实,这之间并没有那么明确的对错之分。
可是,使命使然,唐僧心中的那个上帝,最后还是做了艰难的决断:但愿来生相会,此生后会无期。
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要如何塑造自己的内心呢?下节我继续分享。
感谢你的陪伴,如果你觉得有收获,请分享给你的朋友一起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