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划过的村庄

    家乡礼赞

(1)村名的由来

  关于我的故乡沙湾县安集海镇元兴宫村村名的由来,可能由于时间久远的原故,众说不一,经查史料现特予以正名。以饲大家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已的村庄,撰文如有误,还请指正。

其实,地名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断的产物,它会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历史的见证者,极大蕴含着所在地的兴衰荣辱,但它的产生与发展却又会受到各种不同历史条件的制约,时代、政权、民族、地域……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历史特点,所以产生地名必然会赋予不同的语种、称谓色彩和含义。沙湾建政历史虽短,但境内各类地名的形成产生的年代却是非常久远的。

沙湾原属绥来县辖地,(绥来县辖域广大,原比我们想象中要大的多。据光绪九年(1883)《绥来县图说》记载:绥来东至乐土驿以东五里干河子与昌吉县接界,西到安吉海驿以西二十里双石垒(今开干齐)与库尔喀喇乌苏厅接壤,南至今和静县,北与今和布克赛尔毗邻。)1915年从绥来县析出建政。但沙湾辖区内的一些地名却早就形成,有的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了,其中就包括元兴宫。早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开始为巩固清朝对西北边疆地区的统治,对叛乱的准噶尔部进行了平定,直到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平定结束,时长近70年,有力的打击了民族分裂主义,极大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其间清朝统治者,用在玛纳斯河流域设军驻防,立县图治,当然在现沙湾境内也派驻军队,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实行了"屯垦靖边"的政策,以致形成了大批汉族人的迁入,其中就包括元兴宫,随着军队的驻扎、外来人口的迁入,极大程度上促进了该地各方面的大力发展,其间有一袁姓人家的商人,见该地人多利于经商,便经商于此地,谁知其买卖兴旺,赚了很多钱,生活富足,便长期定居于此,加上该地水草丰茂,五谷丰登,同一时期也有好多无名之地也驻了军民,为方便生活,便由本地山、水、驻军番号、地理位置、屯垦队伍的驻地、方位等等来命名的,如头工、二工、三工(宫)再如三旗、四旗、营盘等等。元兴宫那时便被称为袁兴工(工与宫同用,皆为军队番号)意为姓袁的商人兴盛的地方,既结合了军队的番号又结合了实际情况,历史色彩颇为浓厚。随着慢慢发展,后来元兴宫被划入绥来县四乡里的西乡,名曰:袁兴工庄,与安吉海庄(安集海)平级于绥来县同属西乡。直到民国6年(1917年)沙湾建政后两年,又被更名为:元兴宫庄,是县境内较大行政村之一(当时的元兴宫不单指现在的元兴宫四个村,其范围应该是东到现在的元兴宫原猪场,南到玛依托别村,西到巴音沟河与元兴宫接邻处,北至老安集海老大桥,其中包括有兵团连队驻地,甚至会更大,站在今天,我们不能只狭义的定义她的范围,应该站在广义的角度上来体会她的大小,因为当时历史所赋予她的范围或许比实际大小更为深远,更为广阔)。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建设情况的变化,原政区的析出、新政区的建置不断更迭。

1958年民公社化时,政社合一,成立了红旗公社(现在的大泉乡)元兴宫更名元兴宫大队,隶属于红旗公社,1975年红旗公社再次分"家",元兴宫大队析出后划入安集海公社(原红光公社),至1984年10月元兴宫建乡独立行政,后又于1994年12月配合安集海撤乡建镇,元兴宫撤乡重新划归安集海镇到现在,元兴宫村经过岁月百年的洗礼、历史的见证了兴衰成长,逐步形成了现在稳定,和谐,富裕、民风纯朴的新时代新型乡村。至于元兴宫村村东头的两、三座庙宇宫殿与元兴宫村村名有无关系那就无从考究了。

  岁月的河流始终在永不停息地静静流淌,属于我们心中的村庄也始终静静地耸立在那儿,陈旧是她厚重的体魄, 沧桑是她应有的容颜。 她任凭岁月的侵蚀,不曾消减却日见丰腴,她瘦了时光却丰盈了一代代庄民的思想,她养育了一辈辈的村民却让人们对她更加相恋,虽然现在时过景迁,但历史的印记却始终雕刻于人们的心中,永那磨灭,那种根植于人们骨子里的倦恋早已融入彼此的血脉之中,永远同进、同退、同生、同亡。她历尽的风雨让我们永远惜惜而不能相忘。

(2)地理位置

    元兴宫地处安集海镇以南,原312国道向南约十五公里的一个小山坳里,山坳里就元兴宫村和农八师一四二团的一个连部两个行政单位。山坳南边频邻天山山脉脚下,而西、北两面有天山支断山脉延伸,且这两边的支断山脉又紧紧地包围着村子,唯独东面较为开阔,简单地形成了三面环山的地形特征,气候宜人,背风而居,雨量又适中,而且西北两面山上早年间也是水草丰茂,齐腰深的禾草随处可见,野兔、野鸡、黄鼠狼等动物也异常活跃。当然,这也得宜于南边天山常年高寒积雪,丰沛的水量一经流出山谷便最先滋润着这片小山坳。

近些年来,可能由于气候的改变和环境的人为变化,以及水量的变化等因素影响,西、北两山上也变得光秃秃的了,只有每年春季融雪后的绿色,如春季雨水多,山上的绿色便会持续到春仲,随着气温上升,进入初夏便因雨水少而又变得:退了绿色变成土褐色,这又会在夏绿的季节里平添了些荒芜,多了些荒凉的感觉。直到前几年一直如此,除了与夏季的绿不相适应,再就是与现在社会的发展也极不相符了。

原山坳也算不了多大,约有五万亩的面积,山坳东北处和西北处各有一个进口的道路,正东、正西面又有金沟河和巴音沟河两条河流所夹着,天山积雪融水顺着两条河道顺势而下,以她博大的母爱滋润着这片小山坳,同时也滋润着两个进口外的另一个世界。

其实,在我看来,元兴宫所处的小山坳就是一个典型的冲积扇面(包括安集海镇、一四二团以及他们北面的广阔土地)的冲积口,因为小山坳地处天山支脉山谷的出口处。由最出的冲积而形成,随着河水不断冲刷,河道逐渐变深,冲积面便逐渐被抬升,东边的金沟河由于冲积口附近植被相对少些,且冲刷方向正南正北,所以河道冲刷较为明显,故而有的河道处深度可达四、五十米,而西边的巴音沟河由于冲刷方向由西南向东北,加上较为稠密的红柳、梭梭树的阻挡河道反而较为平坦,甚至于有些地方还高于地表,只不过河道宽窄不一罢了。从而形成了一个天然的两河冲积口的夹道。夹道宽约五公里左右,冲积口在冲积期受到水量、地势、冲积物的不同影响,有的地方沉积了较厚的土层而使土地变得肥沃,有的地方冲积夹杂物多为山沙石沉积后土层较薄,土地略为贫瘠。虽然山沙石较多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便,可这得天独厚的条件恰恰又成为了元兴宫农业生产中的一个亮点,地处冲积口又三面环山,昼夜温差较大,只要有充足的河水浇灌,这贫瘠的土地上也会长出优良的作物、瓜果、蔬菜。而且元兴宫又地处富硒地段,这更给这小小的山坳增辉不少,只不过前些年大家都不知道、不懂罢了。从七十年代的"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元兴宫的黄豆成车拉"到"北疆最好的优质小麦产地"到八十年代的"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元兴宫的皮芽子成车拉。"一直到现在的"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元兴宫的玉米成车拉"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元兴宫也创造了一个个传奇,优质大豆、优质小麦、优质玉米以及今后更为广阔的产业结构发展空间。元兴宫人用勤劳的双手充分验证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元兴宫的人民同时也用朴实的民风谱写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自古,凡选居聚地首要条件为水脉,因为水是万物之本,生命之源,像这样一个水草丰茂,天又蓝的像是奇迹,独天独厚的山坳被两河夹道,当然是首选之地了。

  (3)父辈们的艰难岁月

  父亲是一九六三、四年来此落户的,那年刚满十八周岁,嘴角稚嫩的胡须充分暴露了父亲毛头小伙的年龄,坚毅又略显青涩,脸部轮廓有致,线条分明,年纪虽小但在那个自然灾害严重,挨饿食不饱、穿不暖的时期,在亲历连树皮树叶都被拨光抢食,草根草籽还未成熟就被抢食,甚至于吃那不能消化的"观音土"来充饥的场景后,在经历连续几天饥肠不沾米水的悲痛折磨后,思想好像成熟了好多,责任感也越发强烈。心中也越来越坚定自已的信念:吃饱肚子。是呀!现在的人们没有经历过那些苦难的日子,也绝对体会不到挨饿时的难受过程以及对肉体和精神上带來的折磨。对于吃饱肚子根本就不会有所担忧,怎么好怎么吃,什么好吃什么。可在那个特定的时期吃饱肚子就是他们最高最大的理想了,因为时代不同,环境不同,追求也就不同,根本不可能与现在的不缺吃穿、衣食丰裕的幸福生活相说一起的。

父亲带着刚新婚不久的母亲为了讨生活便从甘肃离别亲人一路向西,奔于逃荒,途经很多地方,他们始终都坚持以能吃饱肚子为原则,最终到了元兴宫,也是因为有一锅刚煮好的土豆能填饱肚子便落户于此。

  也正是那锅煮熟的土豆便改变了父母的命运。当然,大多数的住户也正是那个时期抱着相同的目地来此落户的。很快他们便被编入集体,融入到社会主义初级社中忙于生计。

所有的父辈们,因为有了相同的经历和相同的目标,在能吃饱肚子的情况下,便卯足了劲肆意挥撒着他们青春的汗水,并希望能浇灌出辛福的花朵,为此,在不懈的努力着,虽然,那时的他们没有现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享受,可他们却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展现着那个时代的青春印记。冬季,可以冒着严寒徒步去六、七公里的"老大桥"看戏、听戏;夏季收麦休息之时的男女,不会有所顾及的摔跤嬉戏;春季,闲暇时的边做鞋边家长里短的尬聊;秋季晒场上挥汗如雨的付出……所有的这些,在现在看来如果做为一种娱乐,都会让人不能理解,但在我看来,他们那时的精神是幸福的、是满足的。至少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和永远向上的生活热情最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连同那种苦中作乐的精神又会时刻激励着我们后辈们,并作为一种时代的精神被我们传承着。

同时,他们又共同经历了那个动乱的年代。不管怎样,无论对错,动乱年代对他们的伤害是无形的,无论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也不论他们当时是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

  一边挥镰收麦,一边又整齐地摆放着枪支,以备随时可能发生的冲突,"三星派"和"三族派"的一直对立他们是见证者,阶级立场也罢,政治原因也罢。从早请示到晚汇报的过程中,他们担负了太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既要养家糊口又要立场主义,这对于困难时期的他们来说无疑是重大考验。但最终历史证明了他们选择的正确性,不管是"文攻”还是"武斗"最终都以被历史的车轮辗过,成为过去,并淹没于历史的长河。

  是非对错且留于后人考究,因为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4)地窝子


  被编入集体后,相对一个家庭来说,父辈们在解决吃的问题后,迫切需要解决首要问题就是住房问题。六、七十年代,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上当时落后生活条件,在全国范围能勉强吃饱肚子地方还算不上多,限量供应的粮食也不能填饱肚子,必须加以土豆等一些杂粮,因为粮食的产量有限,供应远远低于需求。至于在地上建房是根本不可能的,在那个物资相当馈乏、条件恶劣的环境下我的父辈们只有依据当时条件盖地窝子。地窝子是一种比较简陋的居住方式,现在估计也只能从一些影视剧中才能看到,因为毕竟过去四、五十年了,他们早已被时间尘封到了那个特有的年代之中了,或是永远的留在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记忆之中了,也就是我们的父辈们,并且一直被他们所永远的珍蒇在他们的记忆当中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将会消失在历史的记忆之中。

  其实,地窝子根本算不上真正意义的房屋,地窝子的挖制法也比较简单,所谓的地窝子就是在选好的平地处下挖一个深约一米,长约四、五米,宽约三、四米的土坑,上面用较粗的树干做檩条,再配以较细的椽子,铺上干树条或干苇把、杂草,然后撒上一层麦草,盖上碎土,最后糊上一层厚厚的草泥,正中间还须留一个天窗,地窝子大体也就建成了,挖好的坑里,再用草泥抹墙,一面还需修一个狭窄的下行台阶,便于进出,台阶与坑底处再用土坯筑一道留门的墙,坑内再盘个土炕,合适的位置再垒一个半人高的火墙,以备冬季取暖,一张篾席、一条绒单,两床被子便成就了好多个家,至于桌椅板凳,随便找几个木箱、几个木墩便又算家当齐全了,吃住一体,优点是冬暖下凉,不足是光线差、通风差,室内空气污浊。每当炊烟从屋顶袅袅升起,在落日的衬托下,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纯净,美好中包含了父辈们的幸福生活,苦中作乐,与天斗地斗,与苦难斗,他们可以不计回报自愿结伴相互帮忙建这盖那,为他们的人生朴素地书写着赞歌,当然,那时的他们不会有多大的理想,吃饱穿暖就好,所以他们经受了现在人难以经历的苦难和一切艰难的过往,肉体上虽然遭受折磨,但他们勇敢向上的生活精神、热情面对未来的豁达情怀,无不光芒四射,纯净中包含了他们的善良、朴实、团结和友爱,因为至少那时他们的思想纯净如奇迹般蓝色的天,一尘不染。

  地窝子终究被定格在了那个时代,但建地窝、住地窝的过程却会被世人所深深地慢慢体会,因为,那些美好与不美好的过往毕竟是父辈们奋斗史的一部分,就像在那种恶劣条件下的地窝内偶尔也会长出几株倔强的小草,它能给人希望,给人力量,给人热情似火的去面对艰难困苦岁月的勇气。

(5)水脉与道路

早年间,两河河水充沛,水量丰富,除用做农田灌水外,还有大部分的水便会顺河道而下,去灌溉元兴宫外的更多土地。每年一到汛期,水量大增,且水势凶猛而下,虽村庄距河道约一公里远,每当夜幕降临后却也能清楚地听到河水哗哗的咆哮声。声音沉闷而又响亮,小时候的我常常也因此而感到害怕过,仿佛河水就要流到村上将要冲坏村庄一样。河水也常常因自然改道而冲毁土地,这主要是在巴音沟河,由于河道略高于地面的缘故造成的吧!故而政府也年年增派力量人为地让河水改道,以保护土地不被冲毁。拦洪坝也越修多长。而东边金沟河河道最宽处曾经一度有近一公里的宽度,而元兴宫的灌溉水由最初的两河都用到现在的主要依靠金沟河的河水,巴音沟河的水量也逐年减少。也不知是开垦的土地多了还是环境的改变的缘故,凡正在不知不觉中早已听不到哗哗的流水声了。可见人对自然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出坳的道路最初主要是西北边的过河路为主,因为从村庄由此路出行,大约五、六公里处就会于原三一二国道交汇,交汇处当时称之谓:安集海大桥,因为国道,这里又是客、货运途经的停脚点,有商铺,有卖买交易,故而在当时也红极一时,记得前两年在国道交汇处的门牌楼还可以看到题有毛主席诗词:飞雪迎春到,风雨送春归的门牌。一看到苍劲独特的毛体书写的诗词,仿佛就看到了毛爷爷亲切而又慈祥的笑容,那种沉旧而又厚重的历史感便又使人豁然开朗。

但不足的是此路必须穿河而过,当上游的河水顺着河道奔流于此时,由于植被阻挡,地势逐渐平缓、迂回,水势也会有所减弱,可到穿河而过的路口时河道又秃勿变窄,流速增加,大大限制了人们的出行,同时也阻止了人们与外界沟通联系的重要渠道。记得那时我的父辈们在水量较小时只能骑马淌水而过,去与外界交流,当水量大时也只能望河兴叹了。

随着生产生活的不断发展,严重阻碍人们对外界交流的渴望,这种不足也日益显现,于是漫水桥便修好了,可河水中沙石含量较大,对河道冲刷也相对较大,慢慢地漫水桥又被冲毁了而不能再用了。这一度使村民都深受受困之难,穷则变,变则通,当西北出口受限后,人们便又从东北口出行,东北出口直通县城,只不过出行道路未修,只能顺着河床边上迂回绕行,且道路弯多不平,而且路窄难行,坐马车到县城约二、三小时能到。本着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当道路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时,党的惠民政策又来了,从西北出口道路沥青化和跨河大桥的竣工到东北出口的柏油路的完工,有力的支撑着元兴宫经济的腾飞。现在两边宽阔平坦的柏油路的铺通,也预示着元兴宫人民大踏步的走在幸福的道路上。

现在开车二十分钟就可以到达镇上或县城,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6)麦收

当季节到了小满,麦粒开始灌浆,到了芒种,小麦就会成熟,其间不过半月有余,当然这半月对于小麦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长时间的天阴不利灌浆,因为不利植物的光合作用,水肥欠缺又会影响到籽粒的饱满度,甚至影响产量。这半月时间就会决定小麦一季的产出,所以村民都会格外注意,以尽量减少损失,想方设法努力的提高产量。

  早些年,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夏粮的收割全凭人工人力,芒种前后由于麦熟的原故,整个村子都会被麦香笼罩,家家户户都会取出放置了一年的镰刀,磨镰备收,由于是纯人工收割,所以村民会在麦子八成熟时开割,防止由于时间长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自从土地分给个人,人们的种植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对种庄稼的出勤率空前高涨,村民都会卯足劲地干,常与晨曦同出,与日落同归,每年夏粮收割时为了减少因雨水和强对流天气对小麦的影响而不必要的损失,为了抓紧时间,好多地稍远的农户便会在天不亮时出门,并且带上吃食以备中午不回家时的午饭,更有甚者会带上必备的锅碗菜面,待临近午饭时女人们出会放下镰刀,麻利顺溜的在午饭时间做好饭,男人们才会停下手来吃饭,饭后边休息边磨磨钝了刃的镰刀,女人们也会迅速收拾锅碗。男人们磨好镰刀,卷抽一颗纸烟后便又甩开膀子挥刀上阵,眼看着一行行的麦子被放倒,由于正是天热,不一会儿人们便会汗流浃背,汗水也会浸染双眼,村民一般会挥袖一抺,便又投入"战斗"之中,挥镰割麦是你追我赶,沉甸甸的麦穗随风起伏,仿佛在向人们点头称赞,诉说丰收喜悦,虽是暑天,天气燥热,但大家割麦的劲头却未受到多大影响,只是加油的朝前割,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表现自己內心丰收的喜悦。等到临下班还有二、三小时时,村民便会放下镰刀,快速抽取一把麦堆上的麦子,两手熟练的分成两股,在麦穗处相互交叉互绕一圈,又从其中一股中分开处穿过反扣,一个捆麦子的葽子就做成了,然后由双脚配合快速拢住一抱麦子,用麦葽子快速捆好,依次而为之,等到日头完全落下西下,夜幕初上时一天割下的麦子便会正好捆完,收拾好工具,套好马车,便会驾着车唱着歌回家,如此这般约十天时间才能将麦子全部收割完,接下来便是麦梱的拉运工作,由于麦杆光滑顺溜,且一头重一头轻,装车又会成为一个技术活,如若技术不好,拉运到半路就会垮塌,既费工又费时,拉运工作一般三到五天便可结来,一梱梱的麦子被拉运到场上为防止受雨水影响而被码放成高高的麦跺,像一座座小山一样,占据了整个场区,家家户户都是如此,幸福的"小山"充分调动着村民的肾上線素,并为此而努力付出而曾辍弃。接下来便是脱粒工作了,主要是由小四轮拉着两个大辗子(更早些年是由马拉辗辊)在平铺的带穗麦杆子上碾压,再由人工翻麦,将未辗好的带穗麦杆均匀地翻到上面,将碾好的麦子透漏到场面,如些二到三遍,直到将麦籽全部从麦杆上碾下来为止。其间,翻场的工较大,因为一般当天必须清场(做完当天的碾场工作),所以一般农户都是自愿结合为互助组的形式,相互帮忙,三、五家村民便会轮流干活,这时时间统筹被安排的恰到好处,不曾有一点浪费,只是人们劳动强度增加了,体力会有些透支,但村民们都不曾有任何抱怨,因为此时的劳动是幸福的、甜美的。人多就会大大提高工作进度,太阳落山前三、五家都会干完当天的脱粒工作,并且摊好第二天要碾的麦场。

  起场时先将长的麦草先用大叉挑出,再用小叉将短的麦草挑出,俗语会称其为"拾场",说白了就是将稍长的麦秸从麦yⅰ中分离出去,为清扬工作做准备,因为稍长的麦草会影响到清扬麦籽的工序。其间是绝对不允许将麦籽带出而造成浪费的,待"拾完场"后,最后便拢堆待扬,往往都是白天碾场,夜晚借助下山风清扬出小麦,当然也有全部碾完后再清扬的,当麦yi被彻底分离出后,一粒粒金灿灿的麦粒承载着多少人辛勤的付出,同时又承载了多少的幸福生活,饱满而又金黄的麦粒干净的被灌满麻袋,被拉回家屯放于仓房之中,除了留够口粮,剩余的粮食一般会在价钱合适之时卖出,(后来由于国家统购粮食政策出台,除预留下足够口粮,剩下的粮食便全部交纳成公粮,既卖了钱还完成了公粮任务,再到后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资极大的丰富,收获后的小麦会被直接送到粮站验级上交,这一模式一直延续至今。)用以购买全家的一年其他生活开销或用于来年的生产生活开支。

  场上挑扠翻麦,场下孩童嘻戏玩耍,扫场时大家扫的扫,推的推,堆的堆……忙的都不矣乐乎。用的工具都是木杈、木锹、木刮板等,不像现在用既轻便又好用的工具配合高机械程度。夏收从芒种开镰一直到七月中旬,前后跨越一月有余,我的父辈们就样怀揣丰收的喜悦和对幸福的向往,一直到辛勤的付出着,用汗水浇灌着幸福之花,用实际行动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现在,由于经济相当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逐年增强,麦子一般都是机械收获,当芒种过后约半月,麦子彻底熟透,麦粒干透后康麦因才进地进行收割,每家用来收割小麦的时间也不过三、五个小时,而且还是这头收割,另一头就会很干净的把小麦粒分离出来,这不能不让我们感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类的伟大。当然所有的这些都将归功于国家好的政策。一仓仓的粮食装车后被直接从地里运送到粮站,验水份、測容重、定价格,然后再由大车集中运送到国库存放,由国家统一调配。村民便可拿着收粮票据去结算麦款了。整个夏粮收割时间每家一般不会超过一天,由此充分证明了社会的飞速进步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时代的进步,也让农民人的生活渐渐好过起来,这种比较传统的收割方式,目前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农村或种植面积较小的地方依旧存在。但是相信不久,这一切都将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历史的记忆!

(7)希望

  收了麦, 洒了化肥就可以犁地了,瓷实僵硬的土地经过铧铲的作用,就像受压的弹簧失去外力瞬间便反弹复原,张驰有度,当泥土被犁头深深翻起后,筋骨便得以充分舒展,松软而又轻曼的平铺着,细密的颗粒顿时显的巨大起来,透过阳光的照晒,空气便会充分的钻到了泥土中,像一块海绵吸足了水份,饱满而又有张力,蓬松而又芬芳,泥土与空气充分接触而被瞬间养化,加上外来肥料的均匀拌入,这时的泥土便又会富有灵性,时时散发本有的诱人芳香。再经过一个冬天的孕肓和息养,泥土便会彻底满血复活,期待着新一年的产出,它定会以崭新的面貌显人,以伟大的母爱无私的奉献,并且毫不吝啬,以蜡烛精神升华着伟大的使命。以饲养世代勤劳的人们,并年年给他们以生的希望和为之不断奋斗的动力。

水为万化之源,土为万物之母。作为天地间的主人,农民祖祖辈辈依靠土地而生存,人们祭天地,敬神灵,靠天地的滋养,演进了几千年的悠久人类历史。不论时光如何变迁,农民依然坚守着世代生息的土地,同时也守住了生命,守住了希望。

(8)家乡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变化一新,我的家乡元兴宫村也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在一步步地成长着,大家淳朴而又善良,人人都怀揣着一颗颗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都执着于对家乡的建设工作。如今,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家的生活水平、物质、精神、文化等水平也在不断发生着质的变化。

  说起变化来,其实就是改革带来的,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党的好政策好分针好路线带来的,这些实惠也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且变化也是巨大的、全方位的,空前的。

下面我就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简单说说前后的变化。以前穿不暖、穿不起好与现在追求时尚穿衣相比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品种单一,质量粗糙,人口稍多的农户家,衣服都会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除了衣的褪色发白就剩下补丁了。以前,过年能有件新衣服穿都觉得只一件非常幸福而又热切期盼的一件大事,可现在,天天可以穿潮流新衣,却再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种期盼的感觉了,大家都在比着穿,什么好就穿什么,因为,生活好了,钱有富足了,有能力穿的好、穿的起了。

  再说一下"食",以前"大锅饭"时,早出晚归的挣工分,虽然集体供应粮、油、米面,可月月也不曾有结余,年底一算帐却还是超支,物资也相当匮乏,玉米面有时都会限量,夏天还好点,冬天蔬菜基本上是"老三样"萝卜、白菜、土豆,逢年过节能吃上一顿肉就很不错了,可现在是什么情况呢?商品琳琅满目,物资空前丰富,大家可以想吃什么就买什么,至于吃肉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了,只要你愿意,顿顿吃都可以。自已不想做饭了,还可以下馆子,约几个亲朋好友,点几个喜欢的菜,再啜几杯酒,边吃边聊,坐在饭店或酒店吃饭时的表情都无时不漾溢着幸福的味道。那种自豪感也充满了自信与喜悦。

至于说"住",以前的地窝子、土房子,低矮简陋,室内昏暗一片,而现在已被宽敞明亮的大平房代替,结构合理,结实防震,布局优美,光线明亮,各种家电一应俱全,干净的水暖、地暖、电暖早已代替了既不安全又不卫生的火炉,既便在冬天,在房间内也可以穿着单衣单裤,因为房子里热呀!红火的日子使村民越过越有盼头。更有好多村民已在县城买了楼房,冬天城里过,夏天农村过,村民思想上的变化是现而易见的,人人都以从生活着逐渐转变成了生活的享受者。

至于"行"就更容易说了,道路宽敞平坦了,大家的经济条件也好了,好多村民便购买了小车,以方便自己的出行。闲暇时候还可以载着家人或亲朋去旅游,大家也逐渐由温饱生活向富裕幸福生活上追求着,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得到了提升。


这种"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出门有小车,上网能购物;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这种天天能吃肉,时时穿新衣;这种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向良好局面……除了归功于大家安定辛勤的工作外,就要归功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归功于共产党的领导,归功于党的政策好,现在各项惠民政策也已入人心: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老有所依。大家个个精神饱满,生活幸福。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随着"访、惠、聚工作队员持续倾情的入驻,农村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现在我们村柏油路全村覆盖;风景树全村覆盖;网络通信全村覆盖……卫生侧所、风景渠也在逐步全村覆盖,晚上有路灯照明,健身有活动室,学习有图书室……全村的硬件设施也在飞速完善,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村容村貌干净整洁,道路硬化,环境美化,房屋亮化,生态环境更是好上加好。

  在享受这出良好的社会福利的同时,除了要感谢"访惠聚"工作人员的辛勒付出外,我更要牢牢树立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同携手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们村也会稳定良好的快乐成长,大家都会在这土生土长的地方,书写各自理想的人生篇章,时代在前行,中国在发展,我相信我们元兴宫村也会随着中国这个崛起的大家庭的脚步越走越勇敢,越走越幸福!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流星划过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