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上学,却不曾“读书”

两千年来孩子都读经典,为什么到了我们这里就非得全盘扔掉,交由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来编造?那些教材编写者,其道德智慧能超过孔子否?其人格修养能超过孟子否?其文学水平能超过屈原杜甫否?

与经典相伴    为一生负责

走进班里,孩子们正在读经。有的读《论语》,有的读《孟子》,有的读《易经》……我突然想,我像他们这么大坐在教室里时,读的是什么书?

想了很久,有点茫然。只记得自己仿佛也读过很多书,但要说出它们的名字来,却又远非易事。因为它们好像并不是“书”,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课本”。

所以确切地说,我读过很多“课本”,但没读过“书”。

从小学到高中,十几年,学过的课本蔚为大观:语文二十四本,数学二十四本,其它英语、政治、社会、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等,加起来至少应该在一百本以上。但当我们回头问问自己,究竟读过什么书,却不能不茫然:那些课本,能叫“书”吗?

现在,我在读经班的课堂上,和孩子们一起读经。别的不说,有一点可以肯定:我知道许多年后,如果有人问这些孩子他们读过什么书,他们一定能够干脆自豪地回答:“我读过《论语》!”“我读过《孟子》!”“我读过《诗经》、《易经》!”……

我多么希望我是他们中的一个。但泛白的鬓发告诉我,这已经太遥远了。我悲哀地看到,我是一个读过很多很多“课本”但没读过“书”的人。你,难道不是吗?

一个人求学十几年,不能清楚知道自己读过什么书,不奇怪吗?为什么不让孩子把一本书好好地读完?为什么要找一堆专家,东拼西凑一堆杂碎来让孩子们奉若神明朝夕学习?

古人读的书,就那么几本,在今人看来,未免太单调了。但就这几本书,就奠定了他们一生道德学问的根基,一辈子用之不尽。老师就用这几本书,培养出孩子各方面的品格与能力。一部《论语》,有高尚的道德,有睿智的思想,有经世的谋略,有生活的智慧,有优美的文学,有审美的情趣,有高超的语言……古人把各种品格才能的培养,都收拢凝聚在一本或几本书中,多么高明,多么智慧,多么简洁干脆!哪像我们今天的教育,这么繁难琐碎,什么“七大领域”,“八大智能”,想想都令人头疼。

肤浅零碎的内容,怎能培养出完整大气的人?古代读书人下笔千言,今天大学生写封信都叫苦连天。为什么会有那么大差距?只因为读的书不同而已。就学语文来说,先不说读经,一个孩子如果把一部《红楼梦》读得烂熟,你还要担心他不会作文?不会作诗?不会修辞造句?如果只是要把语文学好,一部《红楼梦》就足够了!那些杂七杂八的“课本”,其实没有多大裨益。

一小颗钻石也是钻石,一火车垃圾也仍然是垃圾。基础教育不应求多,而应求质:读最好的书,把最好的书读好。一个孩子完整地熟读背诵过几本经典,他的心胸格局就大不一样,他有了包举天地、吞吐日月的气魄,他的性情,更加沉着稳重。

古人小时候读过经典,还会用一生的时间去温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他们的生命,就在这种不断的温习中走向成熟厚重。我们从小到大,学过的课本虽多,但随学随扔,因为谁都知道,它们根本没有重温的价值。我们的生命,就这样日益狭隘和肤浅,同时也失去了对书的尊重。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一个孩子上学读什么书,意义非同小可!我们应尊重历史传统,不能因时代风气的改变或个人好恶来轻易变更。两千年来孩子都读经典,为什么到了我们这里就非得全盘扔掉,交由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来编造?那些教材编写者,其道德智慧能超过孔子否?其人格修养能超过孟子否?其文学水平能超过屈原杜甫否?如其不然,为什么不让孩子读孔子孟子屈原杜甫,而读这一堆莫名其妙的人编造出来的莫名其妙的“书”?这些课本,不客气地说,充其量不过是孩子们的课外读物——还不算最好的呀!

辛苦上学十几年,连一本书也没有真正地读过,与“读书人”其实不沾边,这个责任该由谁来负?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都上学,却不曾“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