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书、不听课,光看电影就能成为高手,你信吗?

大学有一同学我挺佩服,不是当时佩服,而是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佩服。

他谈吐不凡,气质沉稳,待人接物很得体,人还非常低调不张扬。

当时就有点纳闷,都是刚上大一的小伙伴,毛毛躁躁、青青涩涩、懵懵懂懂,凭啥他就比大家高出一大截?心智远超同龄人,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相比之下,他更像大人,其他人是未成年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家庭环境,造就这样的人?

后来我发现,他特别爱看电影,学生时代除了完成课业,其余时间都用来看电影。

他对电影情节、主角及其扮演者如数家珍。老外名字难记,他却很轻松。他特别会讲故事,在讲述电影故事情节时,人好像会发光,你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被种草。

我还发现,他在模仿电影角色,包括对话、处事风格。不论是有意为之,还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学习沟通和决策方法的途径,就是看电影。我想,这就是他学习的秘诀,也是他职场发展顺风顺水的关键所在。

你会通过看电影,刻意学点什么吗?也许不会,纯粹就是放松、消遣、娱乐。也许会,比如看电影学外语,比如写文章时找案例、找金句。

但电影里能学到的东西远不止于此。在《受用一生的高效笔记术》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每次观影,我们可以尝试从创造者、电影主角、文案撰稿人、影评家这四种视角来思考,收获4种人生经验。

《受用一生的高效笔记术》

一部优秀的电影,一定与一群优秀的人相关联,他们可能是导演、编剧、演员、文案、影评家等等。每一个人物都有不同的视角,如果你代入不同的人物角色里,以其视角进行思考,就会有不同维度的收获。

1.创造者视角

1.创造者视角

观看电影时,你可以把自己当作导演、编剧、演员:

如果你是导演,如何来拍这部电影,使画面更唯美?

如果你是编剧,如何创作剧本、设计悬念,使得全剧更精彩?

如果你是演员,如何演绎人物和展现情节的张力?

比如看《雪中悍刀行》时,我老婆就是编剧视角,时常冒出让我跳戏的话:

“一开始就说自己不想习武,后面一定会反转,主人公不成天下第一,也得成天下第二,等着吧,反转需要一个契机,这叫戏剧冲突。”

“这个靖安王妃一句台词都没有,镜头却屡次给到她,嗯,这个女人一定有问题。”

“官子无敌曹长卿,一会儿该出来救驾了,否则不会无缘无故在对话中提到他的,这叫铺垫。”

对于这种“编剧脑”观剧模式,一开始我是有点无语的,看了《受用一生的高效笔记术》之后,我释然了,这何尝不是一种收获,而且她自得其乐。

如果想更进一步,可以思考该编剧的优缺点,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知识储备不足,针对性去提高,形成良性循环,也是美事。导演、演员视角亦同此理。

《雪中悍刀行》

2.电影主角视角

2.电影主角视角

观景的时候,可以把自己当作电影主角,面对影片中的困难,思考自己如何解决。面对电影中的两难抉择,思考自己会怎么分析和选择。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观影视角,将自己代入角色,感受主角的感受,去体验主角的人生。但这往往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观影结束后,或感慨一声,或洒几滴泪,或一笑而去,之后电影是电影,自己还是自己,没有一点改变。

若想收获更多,就要与自己关联起来,主动思考遇到相同境况时,自己要如何做?

比如电影《中国合伙人》,我看到那段精彩谈判时,就会联想曾经的谈判场景,自己当初是怎么做的?优缺点都有哪些?如果运用影片中的方法,怎么做才是更好的?

多提几个这样的问题,思考答案,收获才更深刻、更丰富。

《中国合伙人》

3.文案撰稿人视角

3.文案撰稿人视角

电影为何能够成为爆款,或为什么不受欢迎?当中若有打动你的金句,记录下来,他日可以用在文章或文案里。

一部优秀影视剧,一定会有优秀文案,或是宣传文案,或是剧本台词。

尤其是台词,电影里的经典台词、能打动人的金句,简直不要太多。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少年的你》

“你总是感谢我,但我也很想感谢你,我觉得我命中注定是要嫁给你的。”——《工作与时日》

“说好了是一辈子,差一年,差一个月,差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霸王别姬》

站在这个视角上,你可以思考,这些台词为什么能戳中人?它的结构是什么?如何拆分它的结构并模仿、借鉴、创造?如果你是该剧文案撰稿人,你会怎么写?

4.影评家视角

4.影评家视角

看完电影后,你可以把自己当作影评家,写一篇影评,评述剧情和表演的精彩程度,或切入当中的某个角度写一篇思考文章。

小时候,写过读后感吧?看电影也一样,可以写一篇影评,谈谈你的思考、感悟。

别小看一篇影评的作用,它类似于复盘,倒逼你去思考得更多、更深入。哪怕最后你也没能写出几个字,但这个思考过程,已是难得的体验。

比如有一部电影,一对犹太人父子被送往纳粹集中营。儿子年仅4岁,在本该玩着玩具、吃着零食、满地跑个不停的年纪,却走进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监狱。

那天是儿子生日,被带上卡车后,儿子问爸爸:“我们要去哪里呀?”

父亲决定对儿子撒一个谎,一个弥天大谎,他笑嘻嘻回答:“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你不是想去旅行吗?为了这趟旅行,我筹备了好几个月呢。”

《美丽人生》

在集中营里,他告诉儿子,他们正在参加一个游戏,这些军人是裁判,很严厉的。这个游戏可不简单,必须遵守以下规则:一不能哭,二不能喊妈妈,三不能吃零食。如果谁先获得1000分,谁就能得到大奖:一辆真坦克。

就这样,在地狱般严酷的集中营,儿子却像在游乐场一样快乐。

玩着玩着就到了纳粹德国战败前夕,为了掩盖恶行,大屠杀开始了。

电影的结局,父亲死了,死前将儿子藏进了垃圾桶,告诉儿子:“等我回来,即使要等很久很久,你也不要动,不要出来,直到一点声音都没有,直到一个人也没有。”并对儿子做了一个鬼脸,仿佛不是生离死别,而是一场滑稽表演。

最后,一辆坦克开进了集中营,小男孩获救了。他积满了1000分,终于看到真坦克。

《美丽人生》

这部电影叫《美丽人生》,看完之后,我思潮澎湃,不吐不快,就想写一篇影评。于是回看电影,关注更多细节,加入更多思考。最后,却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只留下一声叹息。

虽然影评没写成,但感悟却更深刻了,明白了什么是泪中带笑,什么是笑中带泪。

好电影和好书一样,值得反复观看,每一部电影,就是一场人生体验。从电影中学习,背后暗藏了一个重要理念是:万物皆可学习。只要你学会转变不同视角,你会有多维度的收获和体验。长此以往,成为一个厉害的人,指日可待,反正我是信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看书、不听课,光看电影就能成为高手,你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