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门下的小女人-小酒馆文化引发的思考

小酒馆文化代表了北京的胡同文化,小酒馆只供应酒及下酒小菜,其余一律不供应。这就满足了三教九流的要求,甭管你是拉洋车的,扛货的,拉洋片儿的,还是当老板了,不分身份贵贱,你都能在小酒馆消费,找到位置,有钱的呢喝点好酒,点点儿下酒菜。没钱的喝点便宜酒,没座位蹲到角落里。小酒馆就是一个侃大山,聊天逗闷儿的地方,不管是家长里短还是国家大事,天南海北都能聊。放在公众下的聊天呢,每个人的想法都展现在那里,他能让人看清楚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为人处世地不地道,虽然有时会有些小矛盾,但是不影响邻里情谊。这就是烟火人生。

这让我想到小时候的吃饭的情景,家里在农村,一到吃饭的时候,不管是早中晚都会去大饭场吃饭,一人端着一碗饭,有凳子坐个凳子,没凳子随便找块石头坐下,各家吃的啥饭都一目了然,我也特别爱去凑热闹,喜欢听大人们聊天,有时聊他们过去的事,有时聊庄稼蔬菜的事,有时聊历史故事,别看是农村人,也爱聊一些国家大事,虽然只是一些表面上的事,也说不出什么深刻道理,但也很纯朴实在。特别是在夏天的晚饭时候,大饭场能到八九点不散场,大人(一般是父辈角色)吃完饭,让小的回家再盛一碗,接着聊,有一次我给我爹盛完饭,一只手就端了过去递给我爹,有一位大伯就半开玩笑的说,给长辈端饭得两只手,这是对长辈的尊敬,你看你姐跟你爹走路的时候就双手掺着你爹。我知道他们是在说我姐特别会在我爹面前撒娇,但是呢,这件事我一直记着,一直记着要尊敬孝敬长辈。这已经是很久远的事了,现在的大饭场就稀稀拉拉几个人,没什么人出来吃饭了。

我猜呀,如果小酒馆放到现在,也许生意还可以,但是那种其乐融融,有说有笑的场景可能不复存在了。现在人们的娱乐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了,但人与人之间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就算聚到一块,特别是年轻人都变成了低头一族。那这个文化只能是一个怀旧的概念了,大部分都作为一个商业概念运用了,想想好多历史传统文化不都变成这样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正阳门下的小女人-小酒馆文化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