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PBL是2019年研学旅行课程升级的大契机【硬核篇】

丨研学旅行课程化的出路在哪里?

经过两年的井喷式发展,研学旅行从一个听上去很时髦的、高大上的概念,已经变成了大多数中小学的校外教育活动,千千万万的中小学生不是在研学旅行就是在研学旅行的路上。

过去的一年,越来越多的主办方学校、承办方旅行社在强调一个词——课程。不谈课程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研学旅行的。特别是在目前大多数学校都把研学旅行全项委托给旅行社等承办机构的情况下,一个再精于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当他开始做起了教育,没有什么是比强调自己有课程、有好课程更能给外界传达自己的专业和在行的了。

于是你会注意到各种特色课程花样繁多、层出不穷。分析目前市面上各家服务机构的研学旅行产品,在华丽的语言包装下,“深入体验”型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是最多、最丰富的一种形态。体验深入了,但真正的教育性却多有不足。

回归政策本源,再看一眼2016年底研学旅行纲领性文件:教育部主导发布的《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开篇明义写道: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之后2017年,国家旅游局(原)发布的行标文件也把研学旅行定义为“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旅游活动”。毫无疑问,研学旅行的教育性体现在“研究性学习+旅行体验/体验式教育”上。

当前,大多数研学旅行服务机构的产品在旅行体验上做足了功夫,但在研究性学习上还严重不足。唯有重视起研究性学习课程,才是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化的真正出路,而且“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是融合统一的,不是割裂的。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丨研究性学习从何而来

上世纪90年代,为了面对新世纪新挑战,各个国家都在发力教育革新,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几乎所有的改革举措都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倡导课程向学生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参阅钟启泉、张华主编.世界课程变革趋势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我们耳熟的素质教育正式提出,一门叫“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进入了学生课堂。

经过不断迭代发展,从小学至高中,今天的综合实践活动早已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基〔2001〕17号)。 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最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有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其中“考察探究”的核心方法是研究性学习

至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最初的综合实践活动,到今天的研学旅行,研究性学习一直是主要的学习方法。


丨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定义,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更广义的理解是,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形式主要有两种:

(1)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课题研究类,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例如一次环境保护活动的策划。

1980 年4 月,美国数学教师学会(NCTM)公布的一份纲领性文件《关于行动的议程》(An Agenda for Action)中首次明确地提出将“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作为“学校数学的核心”。“问题解决”自此成为被广泛倡导的教学形式,它的核心在于学习过程围绕解决问题来组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环境中学习。

(2)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活动)设计类,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例如某一设备、设施的制作、建设或改造的设计等。

项目(活动)设计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正是源于在当今国际教育界非常流行的“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与课题研究这种基于问题的学习相比,项目(活动)设计这种基于项目的学习更偏重于实践和操作活动。而它们的理论根基,都可以追溯到建构主义、杜威实用主义和布鲁纳发现学习论

值得注意的是:“一项专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属于一种类型,也可以包括多种研究类型。综合性较强的专题,往往涉及多方面的研究内容,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参加者之间的分工协作。”

不管是基于问题的学习还是基于项目的学习,它们都有着相同的核心理念和方向,从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在解决问题、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达到理解与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它们经常是融合实施的,没有明显的区隔。要解决一个问题往往伴随着项目的进行,要完成一个项目往往需要解决一个个的问题。

丨研学旅行中的研究性学习

从综合实践活动到研学旅行,课程形式似乎越来越“开放”,而“研究性学习”一直都在,它似乎代表了我们所期待的那种高层次的课程形式和学习方式,“有限度的改变”也一直在努力回应着我们对教育的期望,但路途依然崎岖坎坷。

从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已有经验、强调学生真实生活、促进课程综合化的“初心”来看,研学旅行这种衔接校内校外的创新校外教育活动无疑是研究性学习的理想实施场景

对于旅行社等研学旅行服务机构来说,要保证一次研学旅行中的高质量研究性学习/PBL课程,有一些问题是必须去面对的:

1.研究性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已有20年左右的历史,那么它的实践成效如何,有哪些坑是该避免的?

2.在一个动态的旅行过程中,到底如何融合好“旅行体验”和“研究性学习”?

3.在一次短则仅有1天的旅行中,设计怎样的研究性学习-PBL课程才是靠谱的?

4.研学旅行团动辄成百上千人同时出行,当兼职大学生成了“研学导师”团队的关键力量,如何保证他们高质量地实施研究性学习/PBL课程?

... ...

一大堆硬核问题,我们之后一一分析解答。



丨2019年研学旅行行业的小趋势

(1)2019年,研究性学习会被所有重视自身研学旅行产品的机构重视起来,而那些不怎么重视研究性学习,继续在旅行体验上玩花样的机构即使过了学校的关,也会越来越多地遭到家长们的质疑。

(2)2019年,那些还不重视研究性学习课程但入校渠道通畅的旅行社会越来越多地成为学校的得力外挂:学校只要它买了保险承担风险,搞定吃住行;课程学校自己来搞。

(3)2019年,那些相对不发达及贫困地区的学校也会大胆尝试研学旅行,但他们一开始就把旅行社当外挂,除了(2)里的原因,这样的操作能给学生省下很大一笔额外支付给旅行社等服务机构的、不那么透明的“课程费用”。

(4)2019年,基于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课程(Problem-Based Learning)已不能满足那些对自己有高要求的研学旅行服务机构,挑战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学习课程(Project-Based Learning)将成为他们努力攻克的方向。

(5)2019年,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PBL)等字眼将在研学旅行产品宣传包装上被研学旅行服务机构用到烂大街,谁在裸泳要等到2020年才见分晓。

(6)2019年,研学旅行行业会出现更多的细分赛道,特别是往互联网方向。

... ...

本文作者:


吴志博

5年研究性学习教育实践经历;

曾任知名国企研学旅行产品负责人,

实践研学旅行中的PBL课程,服务2万+中小学生;

参与10+场PBL教师培训工作坊引导;

参与HTH-PBL教师进阶培训工作坊。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情况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PBL是2019年研学旅行课程升级的大契机【硬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