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的灵感来源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的创作过程基本上都是不断收集民间文学、古籍改编、创新而成的一本短篇文言小说。本文主要从作品内容本身与民间一系列文学的角度论述它的灵感来源。

  蒲松龄只要听到什么奇闻轶事,他都会仔细了解,把故事记下来,再进行加工创作,收录到自己的作品中。搜集素材方面,他的灵感来源,来自民间,尽管在创作过程中有加工的痕迹,却依然还保留着大量的民间关于鬼神灵异的较原始的信仰,从民间文学中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类。

  一、民间妖怪故事

  《山海经》里的青丘九尾狐,《封神演义》里的妲己,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记载的涂山氏九尾白狐。这些算是早期狐妖题材作品,后来在民间衍生出狐族四大姓氏:青丘、涂山、有苏、纯狐。不仅如此,还有诸多花妖树妖等,在百姓眼里,世间万物皆有灵,都可成精。

  清朝的蒲松龄结合民间传说与经典古籍等内容,日积月累,创作了《画皮》中的狐妖小唯,其实在《聊斋志异》中单单描写狐的文章就有30多篇,有很多狐仙、狐妖、狐狸精等,当然也有普通的狐狸;《竹青》中的由乌鸦所幻化的竹青;《衢州三怪》中的独角怪、白布怪、鸭怪。衢州三怪是衢州的一个古老传说,"三怪"源于旱、火、水之灾;《白秋练》中慕蟾宫就对着月亮吟诗时,白鳍豚精白秋练竟暗恋上了慕公子,以致相思成疾。

  二、民间阴鬼之论

  民间认为,现世的人间为阳间,人死后进入阴间,也就是阴曹地府,所谓的“黄泉”。生前为人,死后成鬼。自《搜神记》开始,情鬼的形象在民间与文学作品中时常出现,深受百姓喜爱。到了唐代,随着小说艺术水平的提高,描写情鬼的作品曾一度繁荣,且喜欢写历代帝王家中的女鬼,如《独孤穆》《颜浚》《张云容》。《聊斋志异》中有鬼故事170多篇,约占全书总数的三分之一,描写了大量的女鬼形象,这些爱憎分明、形象鲜明的女鬼在故事的叙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里面多数提到“人鬼情未了”,《聂小倩》中八岁就死掉的女鬼聂小倩;《连琐》中受冤的女鬼连琐;还有《巧娘》《鲁公女》等,她们一个个都是有个性的情鬼,多数为善良之鬼。《聊斋志异》中有善良的男鬼,如《叶生》中丁乘鹤因欣赏叶生的才能,““使即官署,受灯火”,还“时赐钱谷恤其家’, 尽力帮助之。叶生得了重病快要死去,丁公却仍不忍丢下他,叶生很是感动,死后魂魄跟随着丁公。这篇文章非常感人,也很凄楚,充满了作者对崇高友谊的赞叹及对黑暗科举的憎恨的思想感情。《聊斋志异》中的亡魂,大都是非正常死亡:王六郎死于溺水,林四娘死于明末战乱,公孙九娘死于于七农民起义的牵连,梅女死于恶贼和贪官的污蔑与逼迫等等,她们都死于风华正茂的好年纪,死后执念极深,难免有怨。但恪守本心的鬼很多,如《梅女》中梅女为鬼十六年,清白自守,除恶申冤,捍卫比生命还珍贵的尊严;《褚生》中的褚生魂从知己,感恩图报;《长清僧》借尸还魂后依然不堕落、不动摇,高僧风范依旧。

  其中也有冤鬼、恶鬼祸害人间,死法也五花八门,如《缢鬼》中吊死鬼,《江中》中会吃人的鬼,《尸变》中的害人女尸,《霍生》中冤死的严妻,《水莽草》中误吃水莽草而死的祝生。

  三、民间传说中的神仙

  神仙分天神、地祇、地府神灵、人鬼之神、仙和真人等。神仙在《聊斋志异》中的比例相对于妖鬼人来说较少,且完全服务于剧情。

  《雹神》中指主管降雹的天神;《土地夫人》《牛蝗》中的土地夫人、蝗神;《酆都御史》中的阎罗天子传说;《孙夏》《大男》中的关羽,《桓侯》中的张飞等人鬼之神;《葛巾》中的紫牡丹仙子,细分下来到底属于妖还是神?这里又分了一类“仙”。民间传说,天上住着各路神仙,地府中也有许多神职人员,最常见的莫过于勾人魂魄的“黑白无常”。民间的神,《聊斋志异》多次提到土地庙,在百姓心目中,神是“至高无上”的信仰,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百姓们的心理需要。《考城隍》写考城隍神事,宋公被召去考城,题为“一人二人,有心无心。”因“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句得诸神传赞不已,任为城。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城隍之职是正直有德者担任。面对不能恪尽职守的神灵,则会给予了严厉的惩罚。《席方平》中城隍、郡司、冥王收受贿赂,不但不给他伸冤,反而对他施加酷刑,逼迫他不准再告状。最后,席方平告到二郎神那里,终于使他们受到了惩罚。

  四、民间轶事

  《聊斋志异》除了记录了一些妖狐鬼怪的故事之外,也记录了一些名人名案的故事。这些故事有一定的现实依据,或反讽当时的某种思想观念,或是百姓的一种期盼,邻里间传播的故事,起着一种教育的意义。如《于中丞》写的是清朝著名的一代廉吏于成龙的故事。而《镜听》中的益都郑氏兄弟,则是平民百姓家长里短的真实写照,也具有教育意义。 

  《蛇癖》中吃蛇的人;《崂山道士》《仙人岛》中的道家文化;《太原狱》中的案子; 《化男》中女变男的奇事等,这些故事的主角是凡人,事件千奇百怪,有一种猎奇心理。

  五、民间杂技、小戏等娱乐活动

  《鼠戏》里的“歌声甫动,则有鼠自囊中出,蒙假面,被小装服,自背登楼,人立而舞”;《戏术》里的“有桶戏者,桶可容升,无底中空,亦如俗戏”;《蛙曲》里的“以细杖敲其首,辄哇然作鸣。或与金钱,则乱击蛙顶,如拊云锣之乐,宫商词曲,了了可辨”;《铁布衫法》里“骈其指,力砍之,可断牛项;横搠之,可洞牛腹”出现了气功。《棋鬼》《鸽异》《口技》里也可看出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消遣项目。

  六、民间思想理念

  《考城隍》中宋先生去世后考上城隍,还魂为母亲尽孝,体现了民间中的“孝道”。《长清僧》告诉人们:人要做一件正确的事,不仅是一时一刻的坚持,还应该是一辈子的永恒。《盗户》是为了讽刺当地清廷官员治政无方、昏庸无能。作者又借《骂鸭》警告那些偷东西的贼人。

  我们发现,在《聊斋志异》里,百姓口中说出的故事、神话、传说等都有涉及,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民间文学是蒲松龄创作的灵感源泉,它是整部作品的根基。

你可能感兴趣的:(《聊斋志异》的灵感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