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穷爸爸》

《富爸爸穷爸爸》

【日】罗伯特·清崎

作者有两个爸爸,“穷爸爸”是他的亲生父亲,一个高学历的教育官员;“富爸爸”则是他好朋友的父亲,一个高中没毕业却善于投资理财的企业家。

清崎遵从“穷爸爸”为他设计的人生道路,上大学服兵役参加越战,走过了平凡的人生初期,直到1977年,清崎亲眼目睹了一生辛劳的“穷爸爸”失了业,而“富爸爸”则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作者毅然追寻“富爸爸”的脚步,踏入商界,从此登上了致富快车,这本书是透过故事的方式向你传达理财和投资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故事还是真实的,就是作者亲身父亲是穷爸爸,而朋友的爸爸是富爸爸,因此他有机会得到对于财富截然不同的观念,那就是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

《富爸爸穷爸爸》是最经典的启蒙理财书籍,书中谈到的重中之重就是「增加资产」和「减少负债」,任何人做任何工作,只要把这个概念理清后牢记于心,在经济条件方面都不会过得太差,他在书中说了3个「增加资产」的典型方法,一是打工、二是创业、三是投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打工是普遍的道路,也是必须的道路,就算是创业者一开始也免不了打工,只不过是为自己打工而已。一开始,提升打工的能力是「增加资产」最有效的方法,换句话说就是提升专业能力、人际关系、职业素养等等。

一个人的规划可以是这样的,在二十五岁至三十岁的阶段,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提升「打工的能力」。现在的自由职业,也是属于为自己打工的一种,但是少不了专业能力,比如是财务分析和自媒体的运营。业余的时间就可以开发投资的能力,把小部分精力放在提升投资的能力,例如指数定投、理财技巧、资产配置等。所以这个年龄阶段,「增加资产」的主要方式是「打工的能力」,少部分的方式是「投资的收益」。

接着在三十岁至三十五岁的阶段,「打工的能力」已经逐渐成熟,资金也得到一定的累积,这时候应该把打工的精力慢慢减少,要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投资的收益」,导致的结果就是,「增加资产」中透过「投资的收益」的比例会慢慢提升。总的来说,这个阶段,主要有两种方式「增加资产」,那就是「打工」和「投资」。

接着到了三十五岁至四十岁,「投资的收益」应该完全能够覆盖自己的「日常开支」,也就是一般人所谓的财务自由的状态,终极状态就是,「投资的收益」不仅仅超过「日常开支」,还能远远超过「打工的收益」。

以上就是「增加资产」简单的思路,接着再到「减少负债」。

首先一定要知道什么是负债?,根据书中的定义,不能给你带来现金流入的都是负债。例如你买了一套房子,每个月都需要还房贷,那就是属于负债。当然不是说不能有负债,而是要「减少负债」。如果我有足够多「增加资产」的方式,那我自然也可以「增加负债」。

还有什么是典型的负债呢?汽车对于大部分人在起步来说,汽车对于金钱的损耗是极大的,例如保险、保养费、加油费等,它虽然能够提供一定的便利性,但对于金钱的损耗还是不对等的,况且现在有地铁、巴士、滴滴打车等交通方式,生活出行已经足够便利了,所以,「减少负债」其中一种方式就是「不买汽车」。

除了汽车,生活中还有其他很多东西,例如名牌包、昂贵的鞋子、米其林等。这些随着你「增加资产」,你必定会忍不住剁手,导致你的负债增加,很多人都会掉入这个陷阱中:即一边疯狂地「提升资产」,一边疯狂地「提升负债」,导致永远都达不到「财务自由」的状态。

生活中有一种普遍会认为是「负债」的,但实际上却是「资产」。例如,我向亲朋好友借了一部分他们不用的闲钱进行投资,我每年给予他们6%的利息回报,而我过去5年自己稳定能够获得10%左右的投资回报,那我就能每年净赚4%的利息回报。这个看似是「负债」,但其实是「资产」,因为每年给我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入。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没有物质消费,那生活岂不是很无趣吗?「减少负债」并不代表「没有负债」,比如养两只猫,喝点好的咖啡,这些都是生活中的「负债」,但一定要记住,这些负债一定是你能够承担起的,占收入比重不多的负债。

最重要还是要理清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进行合理的分配。

不要以为买了房子就是资产。如果买了豪华的房子自己住,每月要缴纳物业费、暖气费、水电暖,甚至雇佣保姆做家务,这就导致每月都有现金的流出,那就是负债;但如果买了房子后出租,每月有固定的租金收入,这个时候房子就是资产。

也不要以为借钱就是负债,当然借钱投资失败就是一种负债。

对于普通人来说,其实并不需要多么精湛的投资技巧,或冒多大的风险去创业,只要理清生活中这些基本概念,想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什么,在职场道路上稳定发展,通过增加资产和减少负债都能过上不错的小资生活。

最后,书中还提到致富的核心技能有,会计、投资、营销、法律等,大家可以逐步去掌握这些技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富爸爸穷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