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

无可救药的偏见

读《自私的基因》,不停的为其中的精彩章节喝彩,又一遍遍的检讨,为什么一本神作在自己面前晃来晃去,却一直没有认真的读一下

作为一个生物系的学生,自认为学了很多关于进化论的东西。所以一看《自私的基因》这个名字,下意识就觉得这是一本老生常谈的关于进化论的书。而进化论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可以概括了,后来者基本说不出什么新的花样。

在这种偏见的影响之下,虽然时常看到身边有人在读这本书,自己却一而再,再而三的错过。真是无可救药的偏见,提醒自己以后时刻反省和监督自己做决策的过程,尽量的避免认知偏误。

进化的最小选择单位

读这本书之前,我的知识体系中,进化的最小选择单位是个体,甚至有些行为是基于群体进化的。比如有些个体会为了群体的利益作出牺牲,从而保证了群体的发展。但是这个理论,其实是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有些对人类没有用的器官还是留下来了,也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人类的基因组中存在着大量的,看似无用的基因。

作者却提出了,进化的最小选择单位其实是基因,或者基因群。基因本质上是一种可以自我复制的事物。世间的事物,都是基因的载体。所有其他的基因,甚至个体,都是一个基因的背景。

作者又引入了博弈论的概念。来解释基因的行为。基因操控蛋白质合成了他的载体,就由他的载体在自然环境中自由行动,不像我们玩游戏,可以实时控制的。而是很像现在的AI竞赛,基因事先写好了算法,之后就无法干涉了。各个算法在自然界拼杀,成功存活的载体可以把基因复制下去。哪种算法会胜出,完全像一场博弈。这种策略,就是进化稳定策略。

meme

作者借着自我复制的基因和进化稳定策略这两个概念,分析了利他,两性,种族和代际的各种博弈关系。这就足以成为一代宗师了。

接下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那就是宇宙中还存在一些可以自我复制的东西吗?或许有的,比如说,我们的文化的传播,其实也是一个不同的观念复制,又组合的过程。和基因自我复制和组合十分的类似。他给这个复制的观念起了一个名字,叫做meme(译作觅母,其实我觉得模因这个翻译更好)。

这个概念,可以和博弈论结合起来,解释很多文化进化中的现象。这又是一个大师级的发现。模因这个词听过很多次,结合语境也隐约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但是我却没有溯源,去寻找一下信息的源头,此为我读此书过程中第二个经常检讨的事情。

贺建奎

贺建奎最近的基因编辑实验引起了轩然大波。说几点我的看法:

  1. 人类作为一个群体,基因池没有那么脆弱,不用担心基因池污染的问题。而且这种事情,禁是禁不住的,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供给。把他逼迫进黑市,还不如放到阳光之下。
  2. 既然这种趋势禁止不住,那么我们要考虑一下,如何在一个基因编辑盛行的环境下更好的生存。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私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