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这件事情

很久很久没有写作了,不管是过孤岛三年的生活,还是回归现实社会的生活,我好像经历了几生几世,倒不是说自己的体验有多么丰富,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读了很多书,做了一些事情,处于偶尔满意和经常不满意的安全感和不安全感之间。

在不写作的日子里,我像空杯子一样灌了很多水,全部都在自己的电子笔记里,广泛地触及多个领域涉猎,最后以无知和迷茫告终,正如我们想象中那样,一位有素养的作家应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但这个任务过于艰巨,在写完13万字的知识类笔记后以没有能力告终。思想的游戏里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遨游,无比自由和给我的生活带来很多平静和慰藉,让我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同时也逐渐拥有爱的能力,尽量去给在乎的人带去良好的情绪体验。

生活中,他们总击中我的软肋,我认为这是野蛮的,暴力的,如果漠然,我的心会变得很硬很无情。如果关心 ,我的心会变得很软,提供解决方案后仍然热泪盈眶又忍回去,然后告诉自己要坚毅。我应该怎么办呢?我好像总是学不会。 

我不知道一颗纯良的心,在乌糟糟的社会中,是否会被同化?还是积极参与,在生活提高自我净化的本事,我对这些都感到较为失望。

但也不总是失望,也有遇到一些值得做的事情,在艰难的完成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体验,属于个性化的体验,没有普世性,不适宜分享。

我开始在思考之前的诗集,偶尔写的,随性写的诗歌,它的情感流露,或许在理解的人那里会找到一些共鸣,我没有打算过出版,或者交付编辑,也许和悲观厌世的情绪有关。

在每每发出温暖他人的字里行间,透露着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但总归每个人都有它的烦恼,有些烦恼有解,有些无解长期困扰人类,最终也只能接受获得平静。

在孤岛的日子里,我写了很多,但没有发表,我厌恶那些贬低,打压、批评、嘲讽的声音,我不认为自己可以处理得很好。

我在尝试离开孤岛,尝试与人接触,也许,总有人不会那么让人觉得厌烦,总有人是善意温暖的,很少,举不出例子,但是不代表没有,不是吗?

在孤岛的日子里,我阅读着许多作品,有激动人心的催人奋进的,有艰涩难懂全靠硬着头破啃完的,有些没有内容,但是形式很新颖(也许只是我看得少没看过 ),结构和功能不那么鲜明,体验很吸引人的,也许是用读者视角在写作,更加注重读者体验的文本。

在孤岛的日子里,在追求自己的有限时间和速度这件事,给了我很多慰藉和成就感。所以也没有产生想要与之交互的动力。

但文本总是要有发布的一天,未被读者读过的文本也不太算是一个作品。离开孤岛的日子开始了,我也愿意接受市场的检验,去发表地写作,尽量地与周遭产生一些微弱的但不要太强的联系,否则会榨干我的能量,让我失望低落。

我也花费很长时间去认识和接受自己的敏感脆弱这件事情,也不是所有的人遇到攻击都会反击回去这件事,出于自己纯良的大聪明,只能想着学会原谅这件事,适度地调整,科学喂养自己,规律生活,以保障健康的身心和可持续的发展。

写作的内容,其实没有限制主题,当然意识流写作,也过于散装。在出版属于自己的第一本书之前,在捕捉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问题、思想和情感体验的灵感之后,再与我的第一位读者分享,基于每个人的天赋不同,而有些人注定是要写作的,无论她回避与否,我讨厌说教,但是我们读书人却总是在讲道理,但总会有改善的,毕竟聪明的脑瓜子总是在不断地旋转。

我想这就当作本书的序言吧,我想我有本书要等着我写,有种呼之欲出的使命感在召唤着我,也许可以完成,也许会失败,但是不写一下又是怎么知道呢。

我会发表,不会再雪藏自己的作品,也许也算不上作品,倒至少也是一个文本,文本集的编汇。

从小到大接受结构化思维的我们,总是按照序言-目录-章-节-正文-结尾-参考文献的模式来进行,我想也是遵从我们的接受的教育和阅读习惯进行,熟悉感带来的稳定感可以消解一些枯燥感。

我会发布,会修改,也可以说与我的读者们在一起创作,写作这件事情,肯定是越写越丰富,我能做的事情就是希望可以减少犯一些愚蠢的错误,丰富一些读者的可读性和清晰感。

面对我的读者,我是惊恐多于期待的,但我已经勇敢开始了,就不会再回头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写作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