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终于找到了成年世界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位资深媒体人在一次采访中曾点评过韩寒,言辞中对韩寒的特立独行给予褒奖和赞扬,但也毫不保留的指斥韩寒对公共文明推动中只“拆“不”建”的价值偏颇性。根据韩寒一惯否定思维,和犀利的批判风格,这样的评价显然是中肯的。

2012年经历了“代笔门”的重挫后,韩寒放下杂文的尖锐,投身到更为广阔丰富的影视创作中。他也许也开始厌倦自身只“拆”不“建”的偏颇性价值作用,所以,想通过电影表达的形式来突破自我,证明自己具备潜在的另一种可能性。

第一部电影是《后会无期》,电影的格局太小,依然是韩寒对传统世界固有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导向提出了质疑和讽刺,影片里最让人耳熟能详的台词:“听过很多大道理,但还是过不好一生。”这与他杂文的风格是一脉相承的,它无法摆脱个体主观表达的局限性。

第二部《乘风破浪》,影片以穿越时空的方式回溯父辈们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迷茫与创痛,接受他们给传统社会留下的苍白和缺陷。从《乘风破浪》开始,韩寒似乎与他敌视的传统社会渐渐达成了和解。

到了《飞驰人生》,他已经开始走出个体狭隘的内心世界,转向普罗大众共同困境的思索,学会以成年人成熟的视角去看待客观的社会环境了。韩寒确实成熟了!

影片讲述一个赛车手从人生巅峰跌入人生低谷后,又突破重重困境,再一次完成自我超越的故事。

电影看似在讲述个体命运的荣辱沉浮,其实它指向了更为深的层面——中年危机。

张弛曾获得全国赛车总冠军,风靡一时。但树大招风,好景不长。一次,有一个赛车手约张弛参加非法比赛,条件是只要张弛赢得比赛就帮他决解孩子的户口问题。

为了儿子,张弛勇敢赴约。比赛进行时被警察当场抓住。结果张弛被禁赛五年,不得不比中断赛车生涯。事情败露之后被媒体大肆渲染,张弛一夜之间名声扫地。

被禁赛的五年里,张弛和儿子相依为命,终日为财米油盐奔波,卖过炒饭,开过书摊,但他从未忘记自己曾是冠军车手的荣光,也跃跃欲试的想重返赛场。但生存的压力和过去的不堪是他难以逾越的一道坎。直到曾经的搭档找到他,两个同样落魄的男人同病相怜,相互鼓励。最后张弛决定复出,重拾自己的辉煌

但五年的时间里,世界风起云涌,兴衰更替,此时的赛车界群雄逐鹿,特别是林臻东,虽是后起之秀但却屡创新高,势不可挡。他更扬言要和张弛比一场。而张弛的复出却重重受阻,考驾照(之前已被吊销)、经费不足等一些列麻烦,虽已经拿出全部积蓄投入,但还是杯水车薪。

他开始拉下脸跟身边的朋友借钱,但发现身边的朋友不是创业失败,就是职场失意。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去找赞助商。但因为他名声狼藉,很多赞助商都将他拒之门外。无可奈何的绝境中,他甚至去偷废车架。

经过一系列的尴尬,妥协,隐忍。。。。。百转千折后,张弛终于成功复出,并在比赛中赢得了冠军。

在以现实生活的各个维度作为叙事框架支点的基础上,影片看似在讲述个体命运的荣辱沉浮,但其实它指向了更深的社会层面——中年危机。

“中年危机”的指向,一各行各业在职的中年男女因受到职场新锐的挤,职场的地位受到威胁;二是自身的知识储备短缺、身体精力滑坡、家庭负担等众多因素的的困扰,担心被时代淘汰而产生的深度焦虑。

现实中的“中年危机”是残酷无情的,但因为现实苟且带给人们更多灰头土脸的沮丧,但生活不会因为任何人的糟糕境遇而垂怜,然后给予特殊的反馈;世界更不会因为任何人的背离而停下前进的脚步。所以,现实生活中,保持一种“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的乐观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即使你不爱生活,它照样虐你。

秉承着这样的艺术创作理念,韩寒的《飞驰人生》以宽容,理解的态度去审视世间的人情冷暖,用韩式幽默去消解人物的不堪和窘迫,向应对“中年危机”的观众传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 勇敢面对自己的过去,做一个真诚的人。

在社会交际中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心理,就是会刻意的回避自己过去犯下的错误和做过的糗事。毕竟犯错背后的逻辑关系到一个人是否具备理性的判断力,和足够坚贞的个人品格等重要层面,暴露自己身乏善可陈,甚至于存在一些瑕疵的过去,这对于建立良好个人形象来说确实是不利的;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凡是一个人,他的知识和经历对于整个社会的知识体系来说都不过是冰山一角,在这个固有局限性前提下,注定了人在任何行为或思想活动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错误的局面。这就像“房间里的大象”一样不言自语的事实。

图片发自App

所以,过度的美化自身形象和履历只会让人觉得浮夸与虚荣,结果适得其反;相反,敢于承认自己错误,和正视自己的过去会让他人产生共情心理,反倒觉得你实在,真诚,能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进而通过沟通,相互理解、认可。人性中有猜忌与排斥阴暗,但也有原谅和接纳的光辉。一直在争议中成长起来的韩寒当然明白这个处世的准则,并将它揉进了电影中,与观众一起体验和感知

影片中,张弛因经费不够四处拉赞助,但因为五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禁赛事件”的影响,赞助商都纷纷心存顾虑,而当被问及禁赛原因时,张弛也为保存颜面而含糊其辞地敷衍。大多的赞助商都拒绝了张弛的要求。

最后他们决定去参加电视节目,希望能博得更广泛的关注。但张弛一上台发现评委是自己的对手时,一时拉不下脸要临阵退缩。经过激烈的思想挣扎,调整了心态才上了台。

登上舞台的张弛勇敢地向观众坦诚了自己的过去:“我曾经是一个赛车手,赛道里美犯过什么错,赛道外却犯了错,我被禁赛五年。”意外的是,观众不但没有质疑和责难他,反而他的真诚所打动,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支持。尽管最后阴差阳错的没能表明自己的诉求,但他以真诚和坦然获得众人的认可。

生活中与其做一个高居在空中楼阁的,虚无的道德完人,不如做一个有缺陷但真诚的凡人,在不断犯错中成长的人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锻造出真实而高贵的品格和灵魂。

二, 生活是场那拉松,每个人都有疲惫感和瓶颈期

不知何时开始,“借钱”变成了成年人世界里最忌讳的一个话题。因为在资讯开放的当下社会,行业的兴衰、知识的更替速度之快让人无所适从,今天的捧着“铁饭碗”,明天有可能失业。在这样充满了不确定性,人人自危的生存环境下,致使每个人能向亲朋好友施以援手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这实属是一种无奈。而这种“无奈”却常常被人误解为没有人情味。但是,如果我们能多一些耐心理解,多一些理性思考,我们偏激和成见将会得到改观。

图片发自App

我有个同学,在深圳做电力工程师,月薪15k。前两年我因为装修房子,向他开口借5万块,他第一时间答应了我。但没过三天他就改口,没法借钱给我了。

后来我听另外一个同学说了他的情况,原来答应借钱给我几天后,他在股市上亏了很多钱,本都赔进去了,在深圳生活成本本就很高,在加上车贷、房贷、奶粉钱。。。。。连他自己都在借钱度日。在潜藏着满是变数的生活和人生中,没有一个绝对安全的区域可供我们高枕无忧,每个人都在逆浪行舟,随时被时代的洪流卷走。

成长路上的跌跌撞撞,让韩寒更懂的生活之艰难,人生之不易。所以,电影在看待成年人的世界视角里完全剔除俗成的尔虞我诈、阳奉阴违,充满的都是温情的关怀。

影片中,张弛因复出遇到资金瓶颈而到处跟朋友借钱,求助,他在处处碰壁。这样的叙事桥段很写实主义,现实中你我们在“借钱”方面我们也经常吃到闭门羹。这一点与现实生活达到了契合。

不同的是,大多数人吃了闭门羹以后开始变得消极抱怨,遑论人情冷漠;而韩寒在看待同样的问题上,却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旷达与通融:比如,车厂经理虽然拒绝出租赛车给张弛,但后面还是给他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且后面失业了、他还没到场就喝得烂醉如泥的朋友,看似在逃避张弛求助,但其实他也在找资金周转生意。

这些年韩寒起起落落,经历过人生的低谷,在现实社会交际中浸淫了十几年的他,他更懂得在充满灰暗与挫败的成人世界里,每个人都是不容易的。

三, 适当的妥协是为了能更好的坚持

如果坚守自己的原则是好事,但事物具有两面性。有原则的人人格比较独立,有自己的判断力,面对困惑有抵御能力;但也容易会走另外一个极端,就是教条主义,不通时势。

因为有棱角的人本身心里就有一个敏感区,与外界隔开,等于在心门外竖起高墙,世俗化的交际法则无法渗透。但生活在资源不断被整合的开放社会里,个人各个层面的诉求需要与外界达成“共赢”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这需要在群体交际中不断斡旋、让步才能实现的愿景。 这对原则性强的人来说是致命的难题,注定了其将处处碰壁。

所以,有时候选择适当的妥协是有必要的。毕竟资源掌握在他人手里,人家为什么要对一个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好处的人开放?

有时候妥协不是不坚定,也不是盲从,在瞬息万变,资讯爆炸的年代,既有的规则和标准都将严峻的考验,甚至被重新定义。所以,我们应当与时俱进,不该迂腐地循着旧例,要在不违反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进行灵活的变通。妥协有时候是为了更好的坚持。

这些年韩寒赛车、办杂志、出书,到如今拍电影,这期间的社会交际量可想而知。他更知道交际艺术的精髓在于适度的妥协。

图片发自App

所以,全国冠军张弛为了拉赞助去拍有钱人的马屁,载歌载舞的卖力表现。但后面他顺利拿到了赞助,更是赢得了比赛,成了最终的赢家。

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成人的世界里都认识到生活的残酷,但不同的是,有人选择抱怨,有人选择堕落,有人选择放弃。深谙未来残酷与暗淡,但今天仍选择努力去创造和寻找快乐,拥有这般超然乐观的人生态度的人实在太少。韩寒算一个。

你可能感兴趣的:(韩寒终于找到了成年世界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