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美水库参观记

百花织锦山河丽,万木争春岁月新。

辛丑年正月初三日上午,阳光明媚,天朗气清,我与妻子、四弟、四弟媳妇、侄子,亲戚蔡先生伉俪,在好友叶先生父子俩的陪同向导下,驱车前往山美水库,兴致勃勃地参观山美水库大坝以及周边景区。

泊车之后,我们迫不及待地沿着溪边“亲水栈道”蜿蜒而上,步行在林荫栈道上,扑面而来的是弥漫着草木芬芳凉爽的清风,潺潺的溪流交响着不知名鸟儿的歌唱声在耳畔萦回。丰茂的水草旁成群结队的小鱼儿在逐波嬉戏,阳光把鱼儿照射得晶莹剔透……时逢暖春,万物得其所哉,得其所乐!山美水库,环境优美,自然生态无与伦比,美不胜收,我们一行人置身于天然氧吧中,如入仙境。面对美景,我们不禁从肺腑里发出啧啧惊叹声,赞不绝口。

据说,山美水库,溪边的栈道是一家企业修建的,本来想开发成旅游区,但是因为山美水库功能已经由原来的发电、防洪、灌溉变为以饮用为主要目的。整个库区成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旅游项目因而被叫停。严格地说,我们今天是经过申请来参观的,不是来旅游的。

巍峨石坝,雄伟壮观。大坝用泥土垒成,只是面上砌一层无规则的石块,故姑且称为石坝。从石坝坝底仰望,有些高山仰止的感觉。据介绍,整个石坝高度大约有八十米,六十年代,虽然那时候已经用上大型机械了,但仍然有用传统方法人工打夯夯实泥土,硬生生地用泥土垒成一座能够拦截6亿立方米水的大坝,六十年代勤劳智慧的劳动者,创造了属于那个时代的泉州奇迹。我们沿着“巡视线路”拾阶而上,爬了几十级石阶,已经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了,于是,我们不约而同想起了当年劳动者战天斗地的劳动场景,耳边想起了“同志们啊噢嘿,加油干啊噢嘿……”劳动号子,那时的集体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依然流淌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

登上坝顶,豁然开朗,一湖秀水,偎依在群山环抱中。好心情碰上了好天气:天蓝蓝,水蓝蓝,一湖清水波光粼粼;云彩飘,鱼儿翔,湖光山色相辉映,蓝天倒影荡涟漪。纤尘不染的山美水库是泉州下游500万人的饮用水大水缸,保护好一湖清水,就是保护500万人的生命线,可谓任重而道远。从闽南的角度看,没有第二个山美水库,因而称山美水库为“闽南第一秀水”,一点也不为过。

我与山美水库,结下五十年情缘。我有记忆以来,到过山美水库五次。第一次,我六岁时,跟着表姐夫回趟家,那时,山美水库还没有修建,我表姐家就在当时九都集市旁边,表姐表姐夫他们已经知道要建水库,他们需要搬迁了。表姐夫说:“你这一次不来,下一次就搬迁了,建了水库你就来不了啦。”表姐夫抱着我坐“大后架”自行车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第二次是我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斗南小学组织师生们去山美水库参观建筑工地。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不去的。我个子小,好强,哭着闹着,带着干粮勉强跟上。操小路山路步行两个小时时间才能到达。到达诗南(地名,村名)要涉水诗溪,水深,生怕不安全,班主任黄成辉老师还抱着我趟过诗溪,面对同学们惊讶的异样目光,我有些害羞,有些庆兴。

第三次是我读初一年级时候,红旗中学组织师生到山美水库建设工地参观学习,那时候的山美水库工地人山人海,热火朝天。初一年有十二个班级,回来时过诗溪,只有“一叶小木舟”,每次只能渡一个班级的同学过溪,我是第十二个班级的,等呀等,急死人,也愁死!

第四次是1982年,那一年,我二伯父、二伯母从印度尼西亚回来探亲。二伯母的侄子傅先生在山美水库工作,爸爸、妈妈、我和四弟陪着我二伯父、二伯母来山美水库走亲戚,傅先生带我们去参观一下山美水库。那一次,我们进入到一个大山洞里参观,傅先生向我们讲解水库的水如何通过隧道引过来,水轮机安装在哪,如何发电的,发电后的水又是从哪儿排出去的整个过程。我们是懂非懂地聆听他的讲解,不断点头示意。往事如烟,老一辈都已经相继作古了。如今,山洞里的水轮机仍然在发电。今天,我们路过山洞口,早已大门紧闭,谢绝参观了。

今天来参观,对我来说,算是第五次与山美水库亲密接触。有此荣幸,首先得感谢叶先生的帮忙,替我们申请。叶先生乃是我弟弟的老同学,老朋友。叶先生父子俩和善好客,全程陪护,招待热情,服务周到。在此,再次向叶先生父子表示衷心的感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美水库参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