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东迁的是与非

本文是春秋杂谈系列的第002篇,首发公众号“文史纵横”!

郑桓公提出并主持了郑国东迁这项战略决策,拉开了春秋时代的大幕。这一史诗般的壮举不但使得郑国得以留存,并且迅速崛起进而称霸中原,也拯救了风雨飘摇的周王朝,客观上改变整个历史的走向。翻遍史书,有几人能够力挽狂澜,救大厦与将倾呢?郑桓公做到了!
配图来自网络

虽然郑国在庄公之后发生内乱而一蹶不振,但是郑国存国四百余年,在华夏大地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比如郑州,新郑,南郑等留存至今耳熟能详的城市,再比如近1000万郑姓族人。

01.为什么逃?

从结果上看,郑国东迁是伟大的,是史诗般的壮举,但这一壮举却是彻头彻尾的逃跑主义。不但这件事情本身不光彩,而且从开始谋划到具体实施都不光彩,充满了政治阴谋和武力倾轧。可英明神武的郑桓公还是义无反顾的这么做了,为什么?原因自然是前文说过的:因为西周王朝内忧外患,不这么做就得灭国,所以只能“逃死”。不过前文说的比较简单,下面再详说一二:

先说外患。从地缘关系上分析,郑国最初的封地在镐京附近的郑地,西北方向都是未开化的犬戎等族,而幽王之时,犬戎的力量已经很强大。郑桓公入王室为司徒的时候,郑国已经建国三十三年,但是和相西周初年分封的国家相比,比如齐鲁晋等,只是一个新生的国家,而且是在王畿附近,面积狭小。况且郑桓公早年跟犬戎有过面对面的战争,应该非常了解犬戎的实力,知道此时的郑国根本没有实力跟犬戎相抗衡,只能”逃死“。

再说内忧。所谓内忧当然是周幽王的昏聩,或许周幽王并没有史书记载的那么昏聩,而且“烽火戏诸侯”之类的典故很可能并不是真的,但他的能力相当一般则是一定的,否则不会闹到让自己儿子联合外敌把自己干掉的地步。当然,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西周的灭亡不应该全部怪罪到幽王头上,因为前面几个王的对外战争,使得社会阶级矛盾愈发严重,再加各种天灾,只能落得亡国的下场。

总之,面对犬戎的咄咄紧逼,郑国实力不济无力反抗,所能依赖的西周王朝又风雨飘摇自顾不暇,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之下,郑桓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逃跑!可问题是能逃到那里去呢?

02.逃去哪里?

有了逃跑的想法之后,郑桓公肯定是夜夜难眠,思索逃到那里去这个关键问题?作为郑国国君王朝重臣,郑桓公在朝野上下应该有着相当的威望,自然也结交了许多有用的人脉,太史伯就是其中之一。在某个月黑风高夜,郑桓公将太师伯约到了一个小黑屋,进行了下面一番对话:

桓公问太史伯曰:“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
太史伯对曰:“独雒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
公曰:“何以?”
对曰:“地近虢、郐,虢、郐之君贪而好利,百姓不附。今公为司徒,民皆爱公,公诚请居之,虢、郐之君见公方用事,轻分公地。公诚居之,虢、郐之民皆公之民也。”

太史伯给郑桓公的建议,是在“虢郐”之间建国。虢指的就是东虢,而郐的封地就是后世的“新郑”周围,这一地区地处嵩-箕山的东侧。如果将东迁的郑国建在这里,一可以背靠高山,减少自己的防御面;二可以以王室为依靠,或者缓冲,以使自己全力向中原腹地扩张。
太史伯的想法当然很好,问题是他提到的“虢郐”之间已有虢郐这两个封国,特别是“东虢”还是和西周王室很亲密的诸侯国之一,不是想去就能去的。太史伯也想到了这一点,他强烈建议郑桓公利用自己的身份,贿赂哄骗两个小国,先搬过去,然后再找机会灭了他们。鸠占鹊巢,逻辑可谓是简单粗暴。
郑桓公应该是个有道德感的人,毕竟作为西周王朝宗室和王朝重臣,他还是要面子的的,这么不要脸的事情让他有些为难,于是他提出另外几种选择:

公曰:“吾欲南之江上,何如?”
对曰:“昔祝融为高辛氏火正,其功大矣,而其於周未有兴者,楚其后也。周衰,楚必兴。兴,非郑之利也。”
公曰:“吾欲居西方,何如?”对曰:“其民贪而好利,难久居。”

所谓南之江上,就是迁到周王朝的南部,即江汉平原。和太师伯的建议相比,开疆拓土跟楚人抢地盘更复合西周分封传统,也更有说说服力。不过太史伯对楚人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觉得郑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还不是楚国的对手,最好不要鸡蛋碰石头自找麻烦。太史伯的话还是很有预见性的,因为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了这一点,郑国经过郑氏三公苦心经营有了很大发展,但还是成了楚国想捏就捏的软柿子,成了晋楚争霸的牺牲品。
所谓西方,应该是南阳盆地,就是后来被称为谢西九州的地方,大约是现在南阳市。不过此时申人已经在南阳盆地北部建国,太史伯认为此处的人民不好驯服,怀疑郑人没法立足,也给排除了。

两人继续往下聊,郑桓公问太师伯天下大势如何发展?

公曰:“周衰,何国兴者?”
对曰:“齐、秦、晋、楚乎?夫齐,姜姓,伯夷之后也,伯夷佐尧典礼。秦,嬴姓,伯翳之后也,伯翳佐舜怀柔百物。及楚之先,皆尝有功於天下。而周武王克纣后,成王封叔虞于唐,其地阻险,以此有德与周衰并,亦必兴矣。”
桓公曰:“善。”

太史伯准确的预言了整个春秋战国的历史走向,那就是齐秦晋楚不断发展壮大,相继成为称霸一方的大国。

在读历史的过程中,我们总会看到太师伯这种类似先知的人物。他们未卜先知,以超越当世的眼光,洞穿未来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发展趋势,真是神乎其神令人钦佩,当然也有点让人怀疑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一个人?

03.怎么逃?

战略总归是战略,想要实施应该存在很大的阻力。虽然史料记载缺失,但是能考虑到的阻力应该来自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周幽王的态度。郑桓公是周幽王的王叔,能够让郑桓公当司徒,而郑桓公最后又陪着幽王战死,说明两个人的关系还是可以的,至少表面上关系不差。当郑桓公把自己东迁的计划提出来时,周幽王爽快的答应了,或者就算答应的不爽快,但两人达成了某种互利条件,形成了某种默契。

其次是虢郐等国的态度。郑桓公东迁虢郐之间,是奔着鸠占鹊巢的目的去的,这两个小国的国君是不是真的傻到看不出一点苗头?这个不好说,但此时郑桓公是王朝司徒,是周幽王的红人,就算他们不愿意也没办法吧?不管是因为乐意还是不乐意,他们都必须接受。当时有没有和郑国处境类似的小国呢?如果大家都想跑怎么办?我认为肯定有,但此时能够像郑桓公那么深谋远虑的人毕竟是少数,有想法又有执行力的人就更少,所以也就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什么也没有留下。

再次是郑国的国民的态度。留着是等死,可是搬迁就一定有活路吗?尤其是国人都有安土重迁的想法。郑国人为什么愿意跟着郑桓公搬迁?我想应该是郑桓公治理郑国几十年,郑国国民对其非常信服,有着很强的统治基础,简单来说就是大家都愿意听他的,而且作为一个新的国家,郑国包袱并不是很多,可以轻装上阵。

处理好上述三个关键问题后,郑桓公很快就是实施了东迁计划,虽然他出师未捷身先死,但是他的儿子郑武公子承父业,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将这一战略完美实现,一个崭新的郑国崛起于中原大地。

郑国及周边国家图

郑国东迁后,今华县一带的郑国的百姓有的南越秦岭,迁到汉中一带,以南郑命名,后演化南郑县。东迁以后的郑国故地,人称为古郑或旧郑,因在新郑国之西,又称为西郑,后来逐渐演化成华县。而东迁后的新郑国,则称为新郑或东郑。

04.不同评价

就像后世对诸葛亮的隆中对有非议一样,后人也对太师伯这个东迁大计有很多不同意见。比如下面这个:

郑国东迁后,身处四战之地,而四周的齐、晋、楚、秦相继称霸,不管是晋征楚,还是楚发齐,郑国都被无辜的卷入其中。郑国国策就是朝秦暮楚,间于齐楚,给我们演绎了一段小国如何在大国夹缝里求生的生存法则。而反观秦人,在郑人走后迅速接管了郑国故土,以函谷关据六国之敌,最后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王朝,所以郑桓公最初这个计策,投机取巧的色彩很重。(出处不明)

虽然上述说法有一定道理,但相当偏颇。比如说秦国接管郑国故土,最后一统天下,秦国当时能生存是因为他已经从战火中洗礼成长起来了,秦国能在蛮夷之地生存,但是郑国却不一定能行。东迁的后的郑国虽然处于四战之地,但东迁之后是有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的,只是从郑昭公开始,郑国国君浪费了几代人的心血,没有把握住更上一层楼的机会而已。 作为后人,我们是开了天眼的,真实的历史发展趋势我们一清二楚,评价起来自然容易得多,但是做出决策的郑桓公和太史伯不是,他们怀着深深的忧虑,但同时又怀着巨大的一往无前的勇气,做出了对最郑国甚至是整个周王朝来说最好的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郑国东迁的是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