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本理念下单元整理课的几点思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果把它们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可见,每一次的复习整理课是必要的,尤其是单元整理课,而如果只是单元知识点的反复练习,不仅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难以真正掌握,而且对于他们日后知识素养的提高毫无帮助。尤其是语文学科,有效的单元整理课能够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熟悉度以及文学素养的提高。我有幸听到了一节作为新教师代表的陈伊凡老师执教的《七下第五单元整理课》,收获良多,接下来便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单元的主题性越来越突出,每个单元的课前导读越来越全面,尤其是写作中的资料链接与综合性学习为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活力,使语文学习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主动性更强。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尤其是新教材的开发,我们一线教师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然而今天的这节单元整理课使我们摸清了一点方向,实在是精彩。首先是她的课前导学,陈老师的教学思想始终走在最前沿,运用了任务型阅读及课前导学单的方式充分掌握学情,把握住了方向,这就让她的课稳中求进。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不疾不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我想应该是她在充分把握教材,深入了解学情下的一种体现吧。 任务式的阅读推动,而且每个任务不是独立的,而且有关联的,并且层层递进,学生的思维也由浅入深,有疑问,有比较,形式多样,而且教师将重点放在了文本比较上,更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比较法对于单元整理课来说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陈老师的整堂课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学生为主体,合理有效又开放的教学设计是每个学生都有话说,生本理念特别强,使得课堂时不时有师生思想碰撞的火花。总之,这节课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示,固然教材的把握非常重要,而学情的掌握更重要。基于教材体系下的单元整理课是行之有效的,它值得我们每一个一线教师去探索,去发现,去更好地整合知识与架构知识体系。

      但同时,也还有一点疑惑,比如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形成的答案很多,而课堂时间又很有限,那一节课能够解决掉的知识点到底有多少呢。这个是要根据教师预设的答案进行,还是继续体现生本理念去专注解决学生困惑呢?如果一定要在这节课中挑出瑕疵,那就是最后的课堂总结需要再次斟酌,要能够更体现针对性主题性,而且能够对一堂课的收获来一个简洁全面的概括。

      单元整理课是适应新课改与新教材的良好途径,我们还需要砥砺前行,苦心钻研,真正做到教材为我们所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志在培养学生真正的语文素养。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生本理念下单元整理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