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读后感 之一

今天要说也是很无聊的一天,不过,你要说成绩似乎也是有一点的吧。最近在读《心流》这本书,这本书主要是讲的幸福,其实我们关于幸福的定义本来就不同,所以幸福的感受可能也就是不同吧,但是呢,幸福是一种体验,绝大多数的人在描述幸福的时候,都会提到一种状态,本书的作者将其称为心流状态,其实指的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自我好像消失了,我们与一种更强大的本体所联结,一切感受上都是自动自发的。

    其实要说这种状态其实我们可能许多人都曾经体验过,而我在阅读的时候也曾经体验过,这个时候,外部的世界好像消失了,我的心就与书中的主人公在一起了,我体验他的悲伤,他的快乐,感觉上就是进入了这个作品所描述的世界。而在这种体验中,外部世界消失了,而我也消失了,时间好像不存在了。

所以这就可以看到人们文字的功底,我感觉自己并没有将这个心流状态描述的特别好,因为这本书关于心流状态的描述其实也很多,我主要说说带给我的思考吧。

  其实我们已经知道在心流状态中,内心世界其实是有一定开秩序的,这个时候就几乎不用消耗我们的意志力,所以其实是一种最节省能量的方式。

而我们的痛苦应该定义为内心世界的无序或者是失控吧。那么什么样的状态才可以产生心流呢,

在这要区分一下消遣与乐趣,有时候,表面上来看,两者很像,可是呢,消遣其实是为了应对时间而产生的,本身对于个体的自我成长其实是无用的,比如我们在看电视,这就是一种消遣,我们消耗了时间,但一般本身我们不会有任何成长,但是比如下棋,这个活动可以是消遣,也可以是乐趣,乐趣指的是我们要在这个活动中投入自己的注意力,然后因为我们的参与而这个活动可能会有不同的结局。就如有一些人下棋只是为了消耗时间,而有一些人则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棋艺,所以同样是下棋,注意提高自己棋艺的人在下棋的过程中就可能获得了乐趣。

所以获得心流的首要一个问题是,这个活动需要人的参与,人的参与会造成不同的后果,所以这个活动是有乐趣的,而不是消遣。

其实这个活动我们投入的注意力越多,我们就越可能体验到心流状态,我们知道在心流状态下,一切似乎都是自动发生的,但是在发生心流之前,我们要经过一个曾经被人称为刻意练习的阶段,我们都有这种体验,在学习骑自行车的时候,我们无法协调我们的身体,但是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一切好像都是那么自然就发生了,我们不用去调节身体,而身体会主动适应各种不同的骑行状态。这个时候,我们与自行车有可能得到一种合一的状态,自行车成了我们自我的一种延伸。从而我们自我的范围就扩大了。

再次,这种活动本身会带来即时但是明确的回馈,就如同骑自行车过一段难走的路,每一分钟我们都知道自己是不是走对了,因为不对就摔下来了。

还有难度的匹配,一件事情如果太简单,我们就不会投入太大的注意力,一件事情如果太难,我们就感觉无法完成,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学习过的一个理论叫做“最近发展区”就是那种我们目前没有达到但是也是有可能达到的目标。和这本书说得也是有一点像吧,也是可以指导自己将来在生活中和学习中的思考策略吧。

最后一件事情,是这个活动有明确的终点,也就是说这个目标是明确的,比如这个好好学习就不是一个明确的目标,但是每天读书半小时就是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而且也是可以测量的,当然写到这,让我想起了这个定目标的SMART法则,我感觉这多少是有一点相像的吧。

当然心流可能是我们的一种追求 ,但是我们目前还提倡在一种生活态度叫正念,就和这个是不同的,正念是指不加批判地接受我们所有在脑中浮现的想法或者是念头,而心流状态中,我们可能没有想法或者是只有一种想法。所以这还是不同的,现在读书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同盲目地相信一些理论了,确实是没有一种理论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流》读后感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