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起跑线与运气

读书时我们总是会羡慕那些“高智商”的同学,无论多么难的数学题他们都能迎刃而解,当我们为学习而焦头烂额之时,他们看上去却是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在心底里希望,能有他们十分之一聪明该有多好,然而,我们与“学霸”的差距真的有那么远吗?

从生理上讲,我们与高智商的人的大脑结构没有差别。爱因斯坦死后,他的医生哈维偷偷将他的大脑解剖保存成切片,以求破解爱因斯坦的智慧之迷。进过七十多年的研究,科学家们提出了无数的假说,有的认为爱因斯坦大脑的胶质细胞比较多,有的则提出爱因斯坦左右脑之间的胼胝体比较发达,还有其他诸如头盖骨和大脑的上端空间比较大,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脑洞大”等等等的解释。然而,这些假说却都没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他们与智力的关系,目前的结论就是:爱因斯坦的大脑和正常人并没有什么区别。


从社会生活和工程上讲,智力只是成功的诸多因素之一,远不是决定性的,人和人的竞争是多维度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很难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君不见聪明如牛顿,却也在股市赔得倾家荡产。


既然我们与聪明人的差距没有想象中的大,为何我们心中还是如此的惴惴不安。我想这与我们从小的教育有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背后的逻辑是一步领先,之后步步领先,这也是我们面对其他的人一点优势如此惶恐不安的原因。但是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人生更像是一场马拉松,最后的赢家不是一开始跑得最快的人,而是能够坚持下来的人。这一点仲永同志为我们举了一个很好的反例,从文理皆有可观者,到最后泯然众人,仲永的先发优势并没有使他成为人生赢家。

明白“人生是场马拉松”的道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坚持长跑了,要想成功跑到终点而不是半途而废,我们就要理解运气在人生中的作用,毕竟许多人跑到一半便停下了脚步,低头哀叹人生的不幸。美国总统杜鲁门,前半生与坏运气有着不解之缘:生在贫穷的农村,想上大学却没有钱,唯一一所不用交钱的大学西点军校,他的视力太差又不合格;好不容易得到去炮兵学院学习的机会,等他毕业战争早已结束,他也因为裁军没有了去处;30多岁经营的小店在经济一片繁荣中破产,后面历经波折勉强混到一个县法官,而这一晃他已经50岁了;如果他的人生到此为止,那么就只有不幸的哀叹,但是他的好运,才刚刚开始:50多岁去竞选参议员,一开始没有得到支持,但是其他候选人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竞选,民主党只好支持他;总统宝座与他相隔万里,然而恰巧那时罗斯福要挑接班人,当时罗斯福的好搭档是和苏联走得很近的华莱士,这在二战期间本没有什么问题,但在战后就有点不合时宜了,这时四平八稳,毫无性格的杜鲁门就成了最佳人选,他在1945年成为副总统,几个月罗斯福去世,他成为美国第33任总统。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予人的好运是相同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走下去,坚持到时来运转的一天。


所以,当你再次望向那些遥不可及的人时,内心不必再彷徨,因为你明白,你与他的差距不过毫厘之间,别人抢跑你也不必着急,你要相信,你的好运刚刚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智商,起跑线与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