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的错觉-读《我们仨》

头图基于CC0协议引用

久没看书,一本《我们仨》抽空看完,前后共三个月。

真正看书的时间不过几个小时,头几个小时发生在三个月前,看完杨先生梦境展开的回忆。这天闺女睡得早,不到十点就呼呼入睡,我们仿佛过节一般,稍作收拾就分别坐下来看书的看书听课的听课。我大约是十点多打开书本抽出书签继续翻看,犹豫中并没有回忆起三个月前看的大概内容,却抱着“不管了继续看吧看完了也算完成一本书的任务了”的念头从书签页继续往后翻看。

一口气读完午夜已过,合上书本沉默半晌,满脑子是平淡生活点滴,原来人老了老了,老伴儿女走了走了的,留在记忆中的是这些事情。

庆幸自己喜欢读书,庆幸自小家里满是父亲购置的书籍,小时候除了趁父母上班偷偷摸摸看会儿电视打会儿游戏之外就只有读书娱乐。待到离家求学,家里的书籍已成规模,六米长两米高的书架上满满的尽是书籍,着实够我臭屁。看完今天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不会读书,比起大师们来说,光有输入没有输出并不叫读书,充其量只能叫看书。大师们在英国法国求学,不求文凭只求有时间看书做学问,那是毫无功利驱使的对学问纯然的兴趣,即便在颠沛动荡的日子大师们依然没有停下手中的作品,很难说他们是在拥有温饱的基础上才追逐的梦想,这让经常和详仔讨论人生梦想究竟是什么的我感到汗颜。今天动笔(键盘)写这么一篇读后感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行动,从看书转变为读书的行动,也算对大师们的尊敬。

看书的过程中每每看到大师携女儿辗转分别的时候,我都能够深刻体会到那种离别的心情,毕竟我也是真有女儿的父亲,也经历过从女儿被抱出产房到后来家庭变故三人东奔西走聚少离多的日子,书文中透出三人最终决定“只有死别,不再生离”的那种期待,几乎也是我的期待。当然,在生活中,这些似乎就只能是期待,即便在大师们有这样的决定之后,仍旧有各种羁绊让一家聚聚散散,很难想象在当年书信传递信息的日子里一家人如何在分开的日子里书写思念。

不过大师们很懂生活,很会生活,即便是分离的日子,也有记录每天的生活,每次重聚相互之间都能像现在手机同步一般相互同步对方的生活,所以杨先生总说:钟书发生的事情,我大都知道。聚在一起的日子里,他们更懂生活,读书烹饪,出门探险,虽然大师文字中的探险只是在居住地周边闲逛,但是却充满对周围事物的新鲜兴趣,每当遇到感兴趣的话题,更能让探险的旅程充满思想的碰撞。闭上眼我仿佛能够想到他们时动时静的那种默契自然,即便只是沉默相伴行走,也依然充满探险的乐趣。

书中少有写到生活中的不愉快,其实是有写到几处丈夫女儿的身体不好,却似乎总让我感觉印象不深,仿佛这些病痛在大师眼中是可以坦然接受乐观面对的事儿,不过细细品味文笔中带着的些许庆幸和调侃,能够感受到即便在回忆中淡去的担心还是隐隐存在。亲人间的感情早就把他们维系在了一起,不能分离,只是所有的痛苦不快在风轻云淡后看来,还是有能够调笑的空间,苦尽甘来大体如此。

同样的还有文中写到的所有的争执吵闹,包括两口子之间琐碎的争论,父子之间价值观的冲突,母女之间情感的碰撞,都轻轻巧巧一带而过,仿佛真是记忆中的一道青烟,只是隐约记得有这么个事儿,落笔却不带一丝情绪。亲人之间的争执大概就是如此,天赐既定的情感关系从来不会进入顾虑的范围,断绝关系更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即便在发生当时有狂风骤雨般的激烈痛苦,事后想的念得方向仍旧是和和睦睦。

大师一家一辈子相依为命以书为伴,真真像极了羡慕中的“一家人,一座城,一间店,一辈子”的生活,然而细想来,哪有真的这样的生活,从头至尾大师一家分分合合聚聚散散奔奔走走似乎就无宁日,但是在大师笔下写来,却是一片宁静祥和,仿佛一家人重未分离,仿佛一切颠沛流离都只是在一座城市里变动,仿佛一家人只是在冬日温暖的火炉边围坐,读完一本书,末了女儿先说:“妈妈我先去睡了。”

还没等自己回答呢,孩子她爸也站起身说:“我去哄宝贝睡觉了,你呢?”

“好的,我把这点看完,就来。”


请你相信:

我说的一切,都是扯。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忆的错觉-读《我们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