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仁之用

小熊老师主讲,淑香老师场记。

有一个在跟年轻人交流当中,在家里情绪的表达,给孩子造成的压力。下学期马上要高考了,很多同学躺平的状态。咱们大人是养家糊口,孩子们是好好学习,当学院协商造成挫折的时候,父母的表达不当或者关注点不太对的时候,孩子整个人的心里是不恰当的。孔子提到了有教无类。也会提到这一点,顺带上次的提到了家庭教育的应用。

人类对自然的认知是处于一种无尽当中。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的状态。水火是属于人类基本的民生。对于我来讲,人的修养比人不能吃饱饭还重要。当时是很缺少道德的修养。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很糟糕,所以你才能够明白孔子做事情的时候是很坚定的,环境这么糟糕,或者说明明做这件事情不见得有好结果或者眼下就能见到结果,但是依然都要终其一生的去做。

作为一个学生,老师不见得对的时候,你这边是正确的。我就不是迁就老师。孔子的教育当中就留了一点,你是可以超越老师的。老师不可能处在时时刻刻处在“仁”的状态。父母在孩子面前也要学会正确的道歉。孩子问你十万个为什么你可以继续一起去寻找这个答案。虽然你也不懂的,恰恰可以让孩子知道,即使我是父母也依然也有不懂的地方,但是我依然可以陪你一起去探索。所以自己不懂的反而是好事,可以跟孩子一起去找解决的办法。

有教无类,就是说只要来的人愿意受教。我就不会分别你是否聪明或是在什么阶层。

人类的根本可以通过他外在的行为。做事情的风格就可以看出他的修养。国家在于它的礼乐。可以看得出他管理国家的思想是什么。儒家也有儒家的价值观,法家也有法家的价值观,这是属于道不同,所以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不在一起做同一份事业,但也没有说去反对你。论语从开篇第一学到现在。孔子的言语行为里面有点到上古的历史人物,有没有贬低哪个历史人物?没有。

孔子通过自己的言行,通过他所教导的弟子,把自己活成小太阳,影响别人。不管谁愿意学,我不会去评论他们,只要你愿意受教,我就有教无类。我可以传授,但不是说可以跟你一起做事情。孔子去求教老子,给他一些指导观念,但是老子奉劝他这个时代,很多事情你解决不了,为什么你还要去做呢?孔子说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老子没有劝他不要做了,只是祝福他佩服他。

辞达而已矣,言辞的表达。写文章也算是表达,只要能够表达出你的意思。散文,议论文叙事文。有很多方式,特别是散文小说。《离骚》里面很多是散文,读起来特别美。但是现在很多人在写散文,很多人很讲究文的修饰。但他的思想不一定很明确。所以说,首先要能够清晰表达你的意思。学生写作文不管它文笔有多好,文字多漂亮。首先什么意思,先要表达清楚。

北方很多会用到歇后语,例如:秃子上的虱子是明白的。猪八戒照镜子里面不是人。所以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是听声音。很多时候乐师是看不见的。晚年要学习好像是点蜡烛。那点蜡烛我有用吗?师旷最后告诉他,总比摸黑走路要好吧。有的乐师为了对音乐的更为敏感。把眼睛弄瞎了。一国之根本在于礼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仁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