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当RPA成为你的新同事
作者:UB Store
如果说庞然大物的实体机器人离普通人还较为远的话,那以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为代表的软件机器人,似乎早已在我们身边。
作为当今企业数字化浪潮的重要推手,RPA于近2年着实火了。
助推RPA市场的火热,是企业的刚需
RPA市场的火热,并非空穴来风。
长期来看,用更高效的方式取代低效的劳动,将是不可逆的趋势。当前,全球各国企业普遍面临着人力成本不断上涨的难题。越来越贵的人工,迫使企业找寻更为完善的解决方案。
而RPA虚拟员工的概念,一下成为了企业的新希望——把企业里原来需要人力在电脑端完成的大批量、高频率、固定化的流程,用虚拟员工替代,人类员工因此得以解放。而任务完成的速度和准确性也随着“软件机器人”的上岗而大大增强。
只要事先告诉RPA机器人,这套流程该怎么做,“教”它一遍,它就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接替我们来执行这个重复的动作。比如财务人员用 RPA 自动完成报销票据的数据识别、录入电脑、并完成审批流程;金融从业者用 RPA 自动抓取股票的开盘数据、并自动整理到一份 Excel 表中进行分析等等。
另外,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即是如何实现数据的打通。企业每年都会上新大量信息管理系统,高成本、部署时间长,换来的却是更多的信息孤岛。类似ERP、SAP等系统,在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方面,虽然有着良好的布控能力。但这些系统仍然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并且各系统、程序之间,接口没有打通,为此需要大量人工对数据进行搬运,效率较低。
RPA部署灵活,可以快速附着在这些系统上。同时,其“非侵入性”的设计,能够“绕开”原有的系统服务商,有效实现数据的提取和整合。切实推动企业数据的流动和更深层次的应用。
RPA离我们远比我们想象的更近
正因为企业有着如此强烈的刚需,实际上RPA离我们的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近。
从金融到保险,从制造到零售,从政府到公共事业服务,RPA正向更多的行业、领域蔓延。
例如RPA应用于电信通讯领域,可以有效整合电信客服系统。RPA能够从客服系统中自动获取信息并进行信息备份,定期进行分析并上传必要的数据。伴随5G的到来,在未来几年中,电信通讯领域RPA用例也将极速增长。
在医疗卫生领域方面,RPA也能够胜任十分丰富的业务流程,从患者注册流程到患者数据迁移、患者数据处理、医生报告、医疗账单处理、数据自动录入、患者记录存储、索赔处理等。RPA 势必会在医疗卫生领域创造新的奇迹。
在零售领域,RPA能够胜任的流程更为宽广,从制造商的网站提取产品数据、自动在线库存更新,到网站导入、电子邮件处理、订单数据处理、客服等等。
德勤在一份RPA研究报告中曾计算过,如果一家收入在200亿美元且拥有5万名员工的财富1000强公司,有20%的工作流可以用 RPA自动化操作完成,那么每年就可带来超过3000万美元的利润。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不同行业的企业不约而同选择RPA的最好例证。
我们到底有多需要这些机器人同事?
在一份针对国内百家企业的调研中,有78%的企业日常工作中存在着大量重复、机械的手工操作,主要集中在IT管理、运营、财税、客服、人力资源、供应链等领域。这些手动密集型领域广泛存在于当前各行业的企业当中。如果依靠“人海战术”,企业将会面临两大难题。
1、大量的人力如何获取?
当前,随着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国的人口红利也正面临着消失的困境。据联合国统计,51个高收入国家中,15至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2020年将达7.8亿人,之后趋于减少。劳动力短缺正迫使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吸引自身发展所需的人力也将变得愈发困难。
2、如何保证人力始终高效如一?
大量的人力,面临的则是高效管理问题。这将耗费企业管理主的大量精力。如何管理好这群人,并将之发挥最大的效用?另外,人工操作所产生的效率与准确率,以及成本问题也同样困扰着企业。
就某一方面而言,劳动力的短缺似乎促进了自动化进程的发展。企业利用RPA填补人力短缺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最佳拍档
RPA这位同事,应该是公司中的“老好人”。任何人有需求、有难题都会去找它帮忙。同时,它也是最敬业的员工。它能够根据脚本自动执行结构化、标准化、重复性的工作,实现7×24小时全天运转,并且不知疲倦、零出错率、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对于老板来说,RPA机器人不要薪水,易于更新与维护,可以无限加班,简直是梦想中的员工。
不过,RPA机器人的价值主张绝对不是充当传统人力资源的替代品。相反,RPA一直都在扮演“员工好搭档”这一角色,协助和增强而非取代现有员工的工作。RPA的实施,能够将企业员工从繁重的人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优化整个企业基础流程作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确保零失误,帮助企业向智能化的流程运转迈进。
可以预见,今后企业越来越多的日常程序、业务流程将由RPA机器人接手。但一大趋势将是我们会与这些“数字劳动力”或“机器人同事”并肩完成工作。人机协作,将成为企业下一代运营模式的核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