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 乱世中的中华文化-2- 20210319021-04-06

在中国秦汉帝国(统一中国) 后, 出现的,是一波分裂时期 (尽管当中西晋有一小段是统一的,在此忽略),又称魏晋南北朝, 直至隋朝的再次统一。此时的中国, 不再是一个统一中国的形象出现。在“度娘”上查了一下,以验证一下四十多年前,在中学学的历史知识: 

- 魏晋——魏就是三国时期(曹魏、蜀汉、东吴),三国中以曹魏为正统。

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

- 晋是司马氏在推翻曹魏的基础上建立的。

o 266年2月8日,魏国相国司马炎迫使魏元帝禅让帝位(如出一辙!),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标志着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晋朝时代。

o 280年,晋灭东吴,统一全国。

o 317年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 (东晋,317-420)此时,又不是统一的状态。

- 南北朝,晋短暂统一之后的分裂时期。是南朝(420年~589年) 和北朝(386-581)的统称。

o 北方兴起五胡十六国为北朝(386-581);581年杨坚代周为帝,即隋文帝,改国号大隋,北周亡。

o 南方兴起宋、齐、梁、陈四朝合称南朝 (420-589)。588年隋文帝发动灭陈之战,隔年隋军攻陷建康,南朝陈亡,中国再度统一。

备注: 六朝(222年–589年),一般是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即孙吴(229-280)、东晋、南朝宋(或称刘宋)、南朝齐(或称萧齐)、南朝梁(或称萧梁)、南朝陈这六个朝代。又因六朝皆以建康(今南京)为京师,所以后世许多文献皆以六朝或南朝来代指南京,并常会用南京来指明六朝时期的人事物,所以南京又称六朝古都。

哇塞, 从曹魏建国(220)开始, 到隋文帝统一中国(589),这期间, 将近400年的分裂,可以想见, 生灵涂炭,血流成河。我们后人现在回望这四百年, 就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笔,可是生活在其中的普通百姓, 那过的是怎样的日子啊! 

可是, 在这个分裂的四百年间, 在南方, 由于战争较少,社会相对安定,加上大批北人南渡,给南方增加了许多劳动力,还带来中原地区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南方,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创立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促使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与同时期的西方古罗马文化同样被认为是人类古典文明的两大中心。因为没有太多的资料可以研读,所以, 也就无法进一步来近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只能基于手头的资料,做个梳理,也可以借此机会, 和自己心爱的的篇章“重遇”,并发现以前维持“认识”的书籍、篇章。

(一) 文学

1. 建安风骨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

不得不感谢我的母校, 光明中学, 在我们还是花季少年时 (1980), 我们那个写一手漂亮板书的刘老师,居然用刀刻油印,在课堂上引入了“建安风骨, 慷慨悲凉”(因为当时这些篇章还不太可能容易地在书店获取)。于是我们知道了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知道了蔡文姬,知道了他们的美好作品 (我只记下了我感兴趣的文章,很多都进入了我的“私人地库“ ,而一再阅读):

 1a. 曹操:【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

 1b. 曹丕:【燕歌行】

 1c.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

2. 陶渊明 :他都已经成了我的“私人地库”里的作品的主要作者之一, 仅次于苏东坡。 难以想象, 在我还是花季少女的时候, 就喜欢上了陶渊明的诗文。他的【归去来兮辞】,当时老师并没有要求背诵,我是读着喜欢, 就自己背了下来。还没“入世”,就想着要“出世”了。。。 看来, 跟着心走, 不为五斗米折腰, 这是很早就在我骨子里的了。 我没办法,看人脸色,违背自己的心愿做事。站在自己的双脚上, 踏实、安然地过自足的日子, 是我生命的底色,那是在光明中学打上烙印的。

3. 古诗十九首 (五言诗)

4. 汉乐府

我是真心感谢母校老师, 在我的心上撒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让我知道安身立命之所在。所以, 这一路走来, 还是非常平和、安定、满足的。接下来,打算按照自己的“私人地库”,并参考余秋雨【中国文化课】的第五单元推荐篇目,再读一下。

注:私人地库 (套用余秋雨的话):

“ 对此, 我们要相信自己拥有一个健全人的种种天赋本性, 与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师具有沟通的潜能。因此,一定能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一部分。“。。。这些东西,是符合”自己的生命深处(有)一系列终极性的美学刻度“。。。。 ”私人地库“。。。”是另一个自己“

(二)文学评论

后来, 在大学图书馆里, 也翻阅刘勰 (【文心雕龙】)、钟嵘 (【诗品】)。尤其是【玉台新咏】,这是在没有电脑的年代, 查找诗篇很受用的工具。 我很高兴, 一个理工女,  对文学保有着较高的兴趣。 我充分使用了大学图书馆, 读“研”后,可以自由出入书库, 更是让我“老鼠掉在米缸里”, 乐不思蜀。 在大学图书馆最美好的印象就是在宽敞、明亮的图书馆阅览室, 静静阅读,而周围是静静地, 抬头看出去, 是校园满眼葱绿。。。想想,在“职业读书”的时光里, 为了兴趣阅读,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很高兴, 结束“职场操练”的我, 又在窗前建立了阅读“根据地”,又回到“纯粹”的读书时光,感恩!

 (三)佛教发达

一句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江南春》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说明了一切。其实, 北方的佛教发达 不亚于南方。中国四大石窟之中的两大石窟,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大同(平城)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o 鸠摩罗什(343-413)在前秦/建元十八年(382)被苻坚派人劫至凉州(现甘肃武威)。之后,战火纷乱,鸠摩罗什滞留在凉州17年, 翻译《心经》。后秦/弘始三年(401),鸠摩罗什被引入长安 (此时,鸠摩罗什58岁),以国师礼待,并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鸠摩罗什开创了译经史上的一个新时代。(要知道,两百年后的唐朝僧人玄奘,正是读着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才萌生了去西天取经的理想。从此,佛教文化便开始以批量的形式,源源不断地汇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浩浩长河之中。)

(四)雕塑、绘画

伴随着佛教的发达, 佛像照像就开始了,在这之前, 只是造庙宇。

o 北魏(386年~534年)用武力把凉州 (甘肃武威) 的高等级的文化人(3 万人) ,包括高僧兼雕塑家昙曜抢到大同--- 云冈石窟,尤其是处在中心地位的昙曜五窟 (398年,北魏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这里的塑像,有健驮逻 Gandhara艺术的风格(从印度传到西域如龟兹、于阗,再到凉州)。不得了,中西方文化,在此时此地相遇、相融合!(在百家争鸣的时代,黄河流域文明和以屈原为代表的长江流域文明在“稷下学宫”相遇!)

o 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从大同)迁都洛阳,大举改革(汉化)。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

注1: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56年—前323)东征, 军队中的希腊雕塑家,在印度创造了融合希腊工法雕塑的佛像--- 犍陀罗(Gandhara)艺术 ,并传入中国的西域如龟兹、于阗 。于是,犍陀罗(Gandhara)艺术开始了在中华大地的传承。 我理解,高僧兼雕塑家昙曜就是这样,传递着的:云冈巨大的佛主像带有犍陀罗刚硬的风格。等到迁都洛阳时,犍陀罗(Gandhara)艺术开又传递到了到龙门石窟。只是,随着传承的路线延长, 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相互渗透、交融更进一步, 中国的艺术家已经具有完全吸收印度和中亚风格的能力,雕刻艺术有了中国的民族气质。

注2: 这是应该列入愿望清单的: 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注3: 甘肃武威(凉州),山西大同(平城),陕西西安(长安),河南洛阳 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印迹,也应加入愿望清单。

(五)绘画

六朝时期,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出现了不少佛画,其代表人物就是东吴/曹不兴,他的一种画风,还具有“专利”呢:“曹衣出水”, (另一专利是“吴带当风”,即唐朝/吴道子)。这种佛画的出现, 其实也体现了当时人物画“成教化,助人沦”(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的功能。

起”教化作用“的,除了佛画外, 历史上的女“英雄人物”故事,也“跃然纸上”,如东晋/顾恺之(348-409)的【女史箴图】。这组著名的图,所展示的,不仅有具有“教化作用”的故事,更是传达出人性、神态,带有温度。 这就让人想起了文艺复兴前后的圣母像。同样是具有“教化作用”的宗教画(这点,东西方是一样的),在文艺复兴(14-16世纪)之前和之后的差别就是人物本身的“温度”、“人性”!可以参见拉斐尔的圣母画,(Raffaello Santi 1483—1520)。提及顾恺之, 那就不得不说那个“连环画”/长卷【洛神赋图】:画人物,画神情,还画出人的内心感受、及其随着时间的变化 !同时,通过画人物,还表达了画家的个人感受 (有点浪漫主义风格了。欧洲的浪漫主义画派要到十九世纪了, 代表人物是德拉克罗瓦Delacroix,1798一1863)。有一点,需要提及的,在此图上的山水树木, 要显得不成熟。只有到了宗炳(375-443)以后, 中国的山水画才步入成长期。 关于宗炳, 可以参见“读书随笔- 澄怀观道- 20210318”。

六朝时期的画家,还有一个不得不提,就是那个创造出“画龙点睛”故事的(南朝)梁朝/画家张僧繇 (和那个特别痴迷佛教的梁武帝萧衍464-549,其在位时间502-549,同期)。他把顾恺之“人物的传神”拓展到所有的绘画对象上,所以,“龙在点睛后, 就飞走了。” 张僧繇的佛像人物有自己的风格,“面短而艳”,影响了唐代的审美。唐代有歌谣;“(吴)道子画,(杨)惠之塑,传得僧砾神笔路”中肯地道出了这一点。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 · 论顾陆张吴用笔】提到:“顾(恺之)、陆(探微)之神,不可见其盼际,所谓笔迹周密也。张(僧鹞)、吴(道子)之妙,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张僧繇的这种画法被称作“疏体”。想起了毕加索对齐白石的评价:“中国画很神奇,齐先生画中的鱼,没有一点色一根线去画水,却使人看到了江河,嗅到了水的清香。”“疏”在中国人的审美, 包括日本人的审美(日本人后来还发展到枯), 影响很大。

(六)书法

东晋王家, 不得了的官宦人家!就是那句“旧时王谢堂前燕”(唐刘禹锡【乌衣巷】)的王家,另一家谢安家。两家都是对朝廷有影响的豪门望族。王家,对外协助建立了东晋;对内,则培养了大书法家王羲之(303—361)、王献之(王羲之第七子王献之)!书法从此有了传承:

- 东汉/蔡邕(133-192)--- 隶书+ 东汉/张芝---今草

- 东汉/曹魏蔡文姬,蔡邕之女;

- 曹魏/钟鹞 (151-230年)师从蔡文姬;

- 晋/卫夫人(272-349)师从钟鹞;(和王羲之母亲是亲戚)

- 东晋/王羲之(303—361)--- 书圣,师从卫夫人;

- 其第五子王徽之(338-386);

- 南朝、隋朝/王徽之的第七代孙智永和尚 --- 千字文;

- 唐朝/智永弟子虞世南 (李世民的书法“老师”),和欧阳询是好友;

- 唐朝/陆柬之是虞世南的妹妹的儿子---- 唐代行书的代表;

- 唐朝/陆柬之的儿子陆彦远师从其父;

- 唐朝/陆彦远教张旭写字 (张旭的母亲是陆柬之的侄女,陆彦远是张旭的表舅):草书;

- 唐朝/张旭有一位弟子叫邬彤;

- 唐朝/颜真卿,曾向张旭请教笔法;

- 唐朝/邬彤有一位弟子叫怀素;(邬彤还是怀素的表兄)

- 陆柬之的风格影响赵孟頫(元,1254-1322)

- 。。。

一罗列出来, 自己都吓一跳, 将近一千年的书法传承,历经东汉、曹魏、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南宋,直到元。 这个脉络并没有因为战争、皇朝更新而中断!也庆幸, 中国的汉字, 没有在西风东渐的影响下, 而拉丁化、拼音化!因为中国文字的存在, 我们可以欣赏中国书法之美;也因为中国文字的存在,尤其是在秦统一文字后, 当代的我们还是依旧可以读懂几千年前老祖宗在说些啥!由此, 不得不因为中华文化,为中国、 为中国人而自豪!

(六)自然科学

o 数学  --祖冲之,圆周率,指南车

o 道医学--- 【抱朴子】, 葛洪

o 华佗 --- 医学

o 地理 ---【水经注】 ,郦道元

注:因为我的兴趣在文化上, 这些自然科学类的内容, 先跳过。 

顺着这个思路, 回看春秋战国时代,  回看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于是找出以前写的读书笔记,根据后来获取的信息, 加以更新。 参见“读史随笔- 乱世中的中华文化-1 – 20210320”。看来, 这一系列文章还会随着中华文化史的学习,而延伸。

注:

就是心里一直有问题:

- 为什么中华文化在乱世中会得到高度发展?

- 因为接下来的盛唐, 中华文化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那又是为什么呢?

- 乱世和盛世和文化的发展有关系吗?

好吧, 慢慢读书, 有发现了, 再更新吧。很高兴, 有兴趣去了解中华文化, 世界文化。那就继续读书, 在春光里。  

备注:没有去图书馆格物致知, 所有的时间信息,皆都是借助“度娘”查询的。 只是供参考。严谨、可靠, 未经验证, 不能评论。 当然, 此读书笔记,只是帮助自己把“知识点”穿起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随笔- 乱世中的中华文化-2- 2021031902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