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表达的底层原理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生活中,在跟人交流的时候,对方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你却一头雾水,也失去了听下去的欲望。工作上,同事发来邮件,内容很丰富,满满的占了一屏,然而你看了一半就眉头紧锁,硬着头皮看完,还是未能明白对方的意思,也不知道如何答复。

出现这些状况,主要在于对方未能掌握逻辑表达的底层原理,以至于让沟通的另一方失去了交流的兴趣。

信息的传递机制

表达本质上是向他人传递信息,若想让对方清楚的明白所表达的内容,就需要了解信息的传递机制。在汉语中,信息的最基本单位是汉字,比汉字大一点的信息单位是词或词组,由此构成了句子、段落、章节……

要传递的信息一定包含在这些信息单位里边。然而,每个汉字都认识,却不一定能理解信息的内容。比如:

攻午进下点日三明 。

每个汉字都不难,但却是一脸懵逼。什么原因呢?

这是由于只传递了信息,并没有传递解码方式,以至于接收方无法理解。

只传递信息,缺少解码方式,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我们在传递信息的过程,其实跟发电报的原理是一样的。设想一下在战争时期,有消息要传达给前线的指战员。整个过程是怎样的?

第一步:将消息编码。

第二步:通过发报机将编码后的消息发送出去。

第三步:对方收到编码后的消息进行解码,以获得真正的内容。

大家看出这个过程了吗?简单总结就是:编码—>传递—>解码。这里隐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要了解消息传递方的编码过程,才能正确的解码,从而获得正确的消息。

前面提到过的那个“攻午进下点日三明。”的解码方式是:

1)对每个汉字编号;

2)将所有偶数编号字提到前面、奇数排在后面;

3)偶数和奇数编号字分别倒叙。

最终得出的正确信息是:明日下午三点进攻。

这仅是很简单的一种编码方式,并且传递的信息也比较单一,很容易破解。

回过头来看,我们日常交流的信息传递,是不是也经过了编码—>传递—>解码的过程?

我们先拿最简单的信息来看:我要吃苹果。这个信息我相信接收者很快能理解,但我们换一种传递方式呢:果我吃要苹。是不是就比较难理解了?为什么有这个差别,这是由于我们在传递的时候已经对信息进行了编码,就是对信息的基本单位汉字进行了编码,即排序。而接收者也恰好能理解这个编码方式,所以立刻就能明白信息的含义。

然而日常的沟通交流并非都是如此简短和简单的信息,很多时候我们写方案、写文章、做演讲或者讨论问题,都需要传递大量的信息,而接收对象并非都能懂得你对信息的编码方式,那就会造成理解上出现偏差甚至无法理解。

结构化是通用的编码方式

那么,怎样才能让对方理解我对信息的编码方式呢?其实人类在成长过程中自身就学习并掌握了一种通用的编码和解码方式,那就是“结构化”。

先来回顾一下我们从小是怎么样学习认识世界的。

你懵懂时期,看到苹果,大人们会告诉你这叫苹果;看到香蕉,大人们也会告诉你这叫香蕉;同时,也会告诉你它们都是水果。同样的,看到青菜、白菜,大人们也会告诉你它们都是蔬菜。这就是我们逐渐学习和认识的过程,它有专业的解释叫分类。

分类就是形成结构化的一种方式。那么还有其他的方式吗?有的,今天我想介绍几种最常见的几种思考方式,由于跟我们的生活非常相关,大家理解之后立刻就能够运用自如。

第一,排序。这个我们在前面消息传递机制里有提到过。排序就是将信息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规则进行排列。这里不仅仅是指汉字的排序,也可以扩大到词组、句子、段落和章节的排序,以达到表明想要传达信息的顺序,常见的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这里逻辑顺序可能不太好理解,因为它并没有时间空间这样直观化,大家可以专门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我在后续的文章中也会逐步介绍。这里仅简单做个说明,逻辑顺序包括:由一般到特殊、由抽象到具体、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概念到应用。可以先从比较好理解的主次顺序和因果顺序开始学习运用。

第二,分类。分类一般跟概括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我们通过对事物进行对比,区分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对同一类的事物进行概括,形成更高层次的抽象概念。就像前面提到的水果和蔬菜,其实没有水果这种具体的水果,也找不到蔬菜这一具象的蔬菜。水果和蔬菜是对一类事物的概括,从而得出的抽象概念。但是这个概括的前提就是分类,比如我们区分出了苹果、香蕉和白菜的不同,是因为苹果和香蕉直接食用口感较甜,白菜则略苦,由此我们将苹果和香蕉跟白菜区别开来,形成不同的分类。

传递信息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要把传递的不同信息进行分类,再加以概况,这样才能方便接收者进行分辨,从而更容易理解信息的内容。我们经常看到文章上有标题、小标题之类的,其实就是作者对文章的信息进行了分类并概括,以方便读者理解。

第三,组合。生活中处处都有组合的概念。从小我们大多都组合过玩具,我们知道把汉字跟词组合在一起可以形成句子,很多页的纸可以组合成一本书,不同的木块组合成家具等等。组合这个概念对我们来说太常见,很多时候反而忽略了它的存在。这里再让大家熟悉一下组合的概念:(这里指组合的动词概念)组合是将几个部分或个体组织成整体的过程。

在信息层面讲组合,其实就是将不同的信息单元组合成新的信息块的过程,就如汉字和词组成句子,不同的句子组合成段落,多个段落组合成章节,章节又可以组合成完整的篇章。组合可以让我们将要传递的很多信息组织在一起,形成更完整的信息块进行传递,因此它是信息结构化非常必要的环节。

第四,关联。前面说到组合,就不得不说关联,因为组合的个体之间必然需要有联系才能形成整体。就像一台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和主机之间需要电路的连接才能共同起作用。

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不同句子之间需要连接词,段落之间也需要承上启下等。这些都需要关联关系将它们形成连续的整体,否则信息的传递就会出现断层,让接受者出现理解偏差。

了解过上述的四个方式,我们来看看如何运用它们将信息形成结构化。假如我们有很多信息需要传递,首先,要对传递的信息进行排序,知道哪些先传递,哪些放在后面;其次,要对传递的信息进行分类,把相似的归为一组并加以概况,这样方便对方接收;第三,将信息进行组合拼接,以形成完整的信息块;最后,将组合后的信息通过连接词或承接词进行关联起来,形成连续的整体信息进行传递。这样,要传递的信息就形成了逻辑通顺、主次分明的结构化信息。

排序、分类、组合、关联是结构化的基础,熟练运用这些日常最基本的方式,才能在信息传递、接收过程中形成有效的编码和解码。

结构化表达的思维模型

如果每次表达的时候都先按照上面四个步骤走一遍流程就略显繁琐,有没有什么更快的方法和技巧呢?其实结构化的思维和表达已经被整理成了思维模型框架,以帮助我们更加方便的运用结构化,这就是“金字塔原理”。

然而,很多人说学习了金字塔原理,但依然没有形成结构化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只了解一点概念,没有能够灵活运用;二是只注重形式上的学习,实际应用时仅仅是在模仿金字塔的样式,没有领会金字塔原理的精髓。

金字塔原理的框架架构是一种工具,来方便我们进行高效的结构化思维,进而形成结构化的表达,在运用的时候不能只套用形式。由于网上太多关于金字塔原理的文章,就不多做介绍,如有必要会专门写一篇文章进行阐述。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金字塔原理关于表达的4个基本原则。

金字塔原理4个基本原则:

结论先行:强调一段信息只有一个中心思想,要把它放在最前面;

以上统下:每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对下一层次思想的总结和概括;

归类分组: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逻辑递进: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排列。

这四个基本原则跟我们前面讲到的结构化的4个基本方式异曲同工。分别来做个解释,加深大家的理解。

结论先行:所谓结论其实是对要表达的一类信息的概括。潜在的是告诉我们要先将信息进行分类,然后对该类信息概括出结论,并将结论放在最前面,这样的目的是让接收者只要看到结论,就大概能了解接下来的信息都是跟该结论相关的内容,便于理解。

以上统下:即通过关联的方式,将上下信息内容进行连接起来,不至于产生信息断层。这里主要采用的关联关系是包含关联,当然信息的关联方式不限于此。

归类分组: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分类的概念。

逻辑递进:这跟前面提到的排序的概念类似。

运用这些原则,就会将要表达的信息组合、关联成一个类似金字塔的形状结构。这便是金字塔原理的来源。

最后,建议大家先理解结构化的基本原理,然后在实际运用中使用金字塔原理以更高效的实现结构化思维和表达,最终达到提升逻辑表达的目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逻辑表达的底层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