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7【使用印象笔记多年,终于知道是怎么用的了】

❄️01: 我的感受是什么?

不得不说阿杰老师讲得实在太干货满满了,用他的话说就是听完“颅内高潮”~感受当然是一级棒啊!

❄️02:我的收获是什么?对于MECE法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我是怎么理解的呢?

我反复听了好几遍他讲的内容,运用到我的生活里,对自己有如下反思:

1.以自我中心学习

现在的信息太泛滥,每一天我们都接收到很多的信息源,我们不可能照搬所有的知识。学习的时长是一回事,学习的内化率又是另一回事。

如果这些信息源不进行深加工,会分散注意力且贪多嚼不烂,所以清晰的目标是关键,我必须不断地问自己我要的是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按需来选择知识。

每一次在可以学习的信息前都问问自己下面三个问题:

2.知识管理是一个闭环的学习过程

我们都知道当建立起闭环的学习模式,势必会大有成效,很少有人完成闭环的。阿杰的分享让我首先从认知上清晰了知识管理的闭环,对比分析发现我就经常只是处在第一步或者第二步上,很少再深入了。

不过最近三天写读书会的作业时,深深体会到写复盘的好处,它促使你不得不对已学习的内容进行再思考和实践,当内化输出的时候就是成长的时候。

虽然体会到了输出的好处,但是在输出前有方法地建立体系也很重要,知识管理关键在整理,阿杰会把所有的信息按照信息源进行整理,形成他的inbox分类,同时建立临时文件夹和强迫自己每日清理桌面。对我最有实际用处的还是印象笔记。

3.印象笔记像一座图书馆,可以把我们的知识都放在里面

虽然使用多年印象笔记,也有简单的分类,但我从来都没有用以这样的思维去认识印象笔记。他运用图书管理的方式对笔记的内容进行分类,并且提到印象笔记的检索功能,确实让我豁然开朗,意识到这个工具就是很好的外脑记录工具。

对简单的知识可以直接收入库中,而对需要再消化的内容可以放入建立临时缓冲inbox栏,放于栏内,等把有价值的观点提炼出来形成思考后在再按分类放入。

4对于MECE法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我是怎么理解的呢?

EMCE法则其实就是在进行分类的时候不要让内容造成冲突。我早晨在进行分类的时候建立了一个“学习”分类里的“成长-写作”栏,又在“生活”分类里建立了“家庭-随笔栏”,因为我常常对家庭生活当中的一些事情会记录下随笔,所以很自然地添加了。但当我把我过去的一些笔记分类的时候,突然发现家庭生活中的一些随笔既可以放在“写作”栏里也可以放在“随笔栏”里,这就违背了MECE原则,于是我就立马进行了更改。

❄️03:我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举例一个你周末整理的实例并配图证明(要求有对比照)

我在12年之前就被推荐在用印象笔记了,当时主要是整理一些歌谱,那会儿除了歌谱就没怎么真正使用上印象笔记的功能。到17年由于文档类的资料储存变多,才又开始使用,但对于软件的深度开发,真的不得不佩服理工男。我虽然也做一些分类,但根本没有意识到印象笔记如此强大的功能,我只是草草地按着时间顺序和简单的内容进行分类,并没有把这个工具用好来简化我的生活。

听完就觉得实在是很妙,今天早上已经迫不及待整理我的印象笔记了:

整理前

整理后


这是第一次的整理,感觉还可以再优化,慢慢来,在使用的过程中再做修改。

在此表白阿杰大大,整理完印象笔记瞬间清爽不少!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7-27【使用印象笔记多年,终于知道是怎么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