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发展力从何而来?

我们发现,有的孩子发展后劲很足,到初高中,随着课业及人际关系等难度的加深,能够逆流而上。而有的孩子却心猿意马或者死气沉沉,后劲不足。

为何小学看似差不多的孩子,到了中学阶段却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这与孩子的发展力有关。

心理学分析

心理学家曾指出,孩子的发展力源自内心深处体验到的爱与希望,其强弱主要由童年时期的完形感所决定。

我们先谈谈“完形”。

完形,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格式塔的英文是gestalt,它的意思就是完形,它大概可以理解为,人的感知中,有对一件事情的整体性的追求。

例如,在创伤治疗中,会有一个基本假设:如果一个人只记得创伤的片段,是没法完成对创伤的告别的,因为这些片段没有拼成一个整体,

所以创伤治疗,反而需要人直面创伤事件,把片段都记起来,拼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这意味着完形的达成,然后,一个人才能在心理上进行告别。

“完形”并不完全等同于“完成”。一件事,光形式上“完成”还不够,还需要在心理能量上完形。

比如:有的人做完一件事,但内心还有很多消极情绪待处理。那么,说明这个人在这件事上还没做好真正的完形。

因为如果不及时进行情绪处理,他会很压抑,甚至会导致心身疾病,也会导致止步不前。

这类“未完事项”,在孩童中并不少见。

大部分孩子拖拉,就是因为在孩子心里,一件事还没有真正完成,而却有安排了另一件事情,那么,就不得不采用“拖延术”,或者事后“反复回味”来反刍这件未完成的事项。

这在父母看来,孩子就是在拖延、磨叽,实在是孩子内心在做完形,情绪上的完形。

如孩子的“内在完形”不被父母看到,孩子第二天仍是老样子,那么这样就陷入了周而复始的状态,父母愈加焦虑,孩子愈加压抑。

这样周而复始,父母焦虑,孩子也日渐抑郁或抵抗情绪愈加严重。

完形做得不太好的人,往往比较纠结。

那么,完形做得好的人是怎样的状态呢?

于我们大人而言,一般白天酣畅淋漓工作生活过的人,晚上比较容易安然入睡,就是这个道理,说明这个人白天完形做得比较好。

一个完形做得比较好的人,容易“活在当下”,因此做事质量效率会比较高,且事情与事情之间切换得比较快。

谷爱凌是个“完形”做得比较好的例子。

据说,她在参加奥运比赛前一晚,还能盛装参加舞会。

比赛完后,也能很快恢复,切换“频道”,进入到下一件事该有的状态。

她日常在车里备着三套衣服,一套上课穿,一套运动服,一套跳舞的衣服,课内课外都潇洒自如。

谷爱凌不仅是滑雪冠军,还是模特,也是斯坦福大学的学霸,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望尘莫及的成绩。

于她而言,形式上完成就真的完成了,没有那么多纠结和情绪滞留需要处理,因此,学习生活质量和效率都很高。

那么,我们的孩子怎样培养才具备如此高的“神功”呢?

孩子的完形程度,由她的精神生命力的层级所决定。

心理学家曾将孩子的精神生命力分为六个层次(由低到高):自杀、自残、自卑、自尊、自信、自爱。

我们分析,谷爱凌已到了“自爱”的层级,其内在动力不需要由他人来驱使,其自身价值也不需要由他人来定义。因此,做任何事情都可以轻装上阵,做自己就好。

孩子的生命力层级,并不完全靠自己努力修炼就可获得的,更是由原生家庭的滋养自然形成,由父亲、母亲的人格状态所决定。

精神生命力比较强劲的孩子,一般拥有下面的家庭环境:

我是轻松的。即使我犯了错,我知道妈妈也是爱我的,我能感受到妈妈爱的温和与平静

我是敞开的。我知道妈妈会认真倾听我的想法,并对需求给予回应。妈妈信任我,我能感受到妈妈爱的包容与大度

我是善良的。我乐意承担一份责任,因为妈妈总是用热情与奉献的爱滋养着我。

我是完善的。我不必苛求完美,做好当下就行,因为妈妈总是用爱的指引给予我希望,以后有机会做得更好

所有的爱并不是空谈。有爱的心愿,还得有爱的方法。

做好以下三点,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完形感:

第一,童年时期,让孩子玩个够。有趣的童年会给孩子的一生带来滋养。

第二,助力孩子实现梦想。若孩子有当“孩子王”的心愿,就努力助力他实现。倘若孩子没有梦想,需要辅助孩子“造梦”。

第三,助力孩子办成三五件难事。这个成事能力对于孩子的自信心、价值感培养都特别重要。

这里的成事,并不是指简单买买东西、玩玩游戏就能达到的事情,而是指具备办成“难事”的能力,有目标、有计划、集中精力花费较长时间来完成一件事的能力。

倘若孩子在处于“心理完形”状态时,身为父母的我们不仅不催促他,而且助力他完成“未完事项”,那么孩子心中对爱的体验将会是无比美妙的,他的生命力状态也自然会不断上升。

这样,孩子就能很好地与过去告别,积极地面向未来,发展力就会越加强劲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的发展力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