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看90后:炊事班的 “三有青年”

文/朱朱哥弟

“嚓嚓嚓”,凌晨四点多,当大多数人睡得正香的时候, 273队的厨房里已经传出有节奏的切菜声了。为了赶在5点40能开早饭,朱仕宽和他带领的炊事员们必须提前一个多小时起来准备。

朱仕宽是273队的炊事班长,这个90后的小伙子工作起来有激情、有想法、有责任感,成了大家口中的“三有青年”。

有激情——腿脚勤快脑子活

2013年,朱仕宽参加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只干了一个多月炊事员的他就被提拔成了炊事班长。这个班长可不是白当的,他总是炊事班最早起来的,最晚回去休息的。

炊事班一天三顿饭外加2-3次换班饭,他都不停地忙活。跟大伙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探听大家对伙食的意见,听到中肯的建议,立刻在第二天的饭菜上做出调整。

为了让在工地吃饭的员工能吃得舒服,他通过QQ和微信提前询问他们想吃点什么,安排厨师精心烹饪,按照大家的喜好把最可口的饭菜送到工地去。

过去,菜谱都是在小黑板上公布,公布范围较小;现在,273队员工在野外的每一顿饭前,都能收到朱仕宽发到微信群里的今日菜谱,大家提前就能知道收工回去之后能吃上什么。

朱仕宽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晚上各个班组都收工之后,用餐人员较多,排队较长,为此,他在清餐、汉餐的基础上,又加开了风味小吃餐车。晚饭时间,3个餐车同时开饭,免去了大家过长时间的排队,餐车上粉汤、丸子汤、抓饭、烤肉、黄面、包子、汤饭等各色民族风味,改变了野外面条、米饭的老传统,让员工直呼“瘦不下来!”

有想法——擅长管理办法多

朱仕宽是炊事班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却要管理着十几个比自己年龄大十几二十岁的老师傅,这对于小朱来说是个挑战。

工作之中,他虚心向老师傅请教技术,自己率先垂范,掌握了一手炒菜的好本事。

工作之余,他花了大量的时间跟老师傅们在一起,聊聊生活,谈谈心事,彼此成了能交心的贴心人。

为了提高273队的伙食质量,朱仕宽跟多个兄弟单位的班组长沟通,了解哪个师傅做饭好,哪个师傅手脚勤快。锁定目标后,主动与厨师们联系,讲明地震队和项目的具体情况,邀请他们到队上来。

为了能留得住人,他还把自己崭新的床单、被罩、牙膏肥皂等生活用品都送给这些厨艺精湛的炊事员们,自己的床上用品还一直是两年前的那一套。

一次,朱仕宽在班组巡视的时候,发现打馕的师傅没有按规定戴上透明的口罩。朱仕宽没有留情面,当面严肃地批评了他,“做餐饮的,一定要注意卫生,我们看到别人口水满天飞,也不会愿意吃他做的饭菜,对吗?”打馕的师傅连连点头,赶忙回宿舍把口罩戴上了。

朱仕宽说,该关心的时候就要热情待人,该严格的时候就要一丝不苟。既不能觉得当了班长就有什么了不起,也不能因为怕得罪人就畏畏缩缩。你说得对,他们会听你的。

有责任心——脚踏实地挑重担

吃饭不仅要吃饱吃好更重要的是要吃的安全。朱仕宽时刻把饮食安全工作摆在头等重要的地方,从采购开始严把质量关。

他在库房里摆放了几个大箱子,各种菜分门别类地堆放在里面,朱仕宽每天都会详细填写采购单与进库单,食品入库后摆入菜筐内,并标注进库和出库日期。肉类进库后及时分类,将骨肉分离,不同的菜用不同的肉,既减少了浪费,又做到了用料时不耽误时间。放置肉类的冰箱每日都会检查温度,鱼肉分离。到炊事班进行HSE工作检查的领导看到炊事班的库房都对小朱赞不绝口,称赞他是个“有心”的班组长。

为了确保食物留样的准确性,朱仕宽自己把这一块工作全部揽了下来,他说,“这一块别人干我不放心。”每顿饭结束后,一种一种的取样、留样、封存,整整齐齐的保存好。等48小时无异常后,才将留样的饭菜销毁。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90后们,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小看90后:炊事班的 “三有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