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纽约——霓虹下迷失的梦想

印象

去纽约之前,我已经在网上及同学的描述中对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一座美丽而繁荣的海滨城市,单是市区就有二十多处天然沙滩。网友们有的也将纽约列为世界十大水城之一,因为她是一个由小岛组成的城市,以曼哈顿岛为中心,包括东部的长岛,西南部的斯塔滕岛,只有一半的领土是与陆地相连的。环绕着曼哈顿岛的哈德逊河和伊斯特河碧波荡漾,向南注入深深的纽约湾,因此将纽约称作“现代水城”再合适不过了。在我未曾见过她一面的时候,我曾幻想她一定和青岛一样,处处充斥着自然之美,因此一直以为那里的市民也和无忧无虑的青岛人一样,喜欢在工作之余偶尔地消遣一下以放松平日紧张的心情。那曼哈顿中心区域的中央公园,大概真正是纽约人的“秘密花园"。在那里溪水边的石凳上围着圆桌,一边喝着茶水一边聊天,真的可以说是特别幸福的事情了。

可是,真正去了之后,才发现这两座城市是那么的不同。

初识

我是在下午五点多一些的时候抵达肯尼迪国际机场的,当时我还卧在座椅上迷迷糊糊地小睡着,旁边的乘客把我推醒,我睁开惺忪的睡眼,摇摇晃晃地沿着阶梯走出舱外。本来我是对这座现代化的世界城市抱有很高期望的,也特别希望能亲眼看看世界顶尖级城市的机场究竟是什么样子,因此在飞行途中的前半部分我都一直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然而在出机舱的时候,我被周围毫无征兆的景物镇住了:整个空地死寂一片,附近没有一栋超过十层的建筑,尽管面积大得可以比得上一座小型乡镇,但无论是路面还是航站楼都很老旧,完全不是我之前想像的那样人来人往华美无比。航站楼和场地之外则是漫漫无边的荒地,时至深冬,远远望去,一片灰黄。纽约的冬天还是相当冷的,空气凉嗖嗖的让我不禁打了个寒颤。看到现实的一切与我想像的对比,我感到心凉了半截。

图片发自App

我是在当地人的介绍下坐上出租车的,司机师傅告诉我要去牙买加城区的帕森斯车站换乘地铁,那里有通往曼哈顿的列车。汽车在高架桥上绕了大半天才出了机场,而我也是在心情极度失望的情况下离开这里的,一路上未曾和车上的人闲聊,只是趴在车窗上看着窗外的景色。在来到这里之前我并不知道,纽约市区的边缘地带人烟是非常稀少的,建筑的稀疏程度令人惊讶。沿途都是大片大片的林地,一座座平房和二层小楼纵横排列在广阔的大地上,与其说是市区,倒不如说是一个漫无边际的大村庄。日暮时分的街道冷冷清清,老远看不见一个人,偶尔会经过几栋七八层的楼房,这个高度在荒凉的近郊区域算是比较显眼的了。然而墙体颜色基本都是单一的深褐色,使气氛显得无比凝重,再加上日落前街道的黑暗,更使这原本就人迹罕至的地方显得冷清。

不多久,汽车便到达了牙买加城区,这块区域相对前面人群稀疏的住宅区较为繁华一些,可以看到人流较大的购物街和街边排列的摊点了,只是建筑的颜色多为凝重的深褐色,让人看了就觉得有种历史的沧桑感。在我来到纽约之前,我曾经把城市外沿的区域想像成深圳的龙岗新城或者青岛的西海岸片区那样:一座座挺拔瘦长的住宅楼密集排列在群山中间,华贵居室天花板上玻璃吊灯的光芒射出窗外,与港口灯塔的彩色光线交织在一起,照亮整洁的街道,整座城市在繁华的映衬下迎接又一个和谐的夜晚。

只是,一切都与我想象中的大相径庭。这片属于“次级中心带”的牙买加市区并没有高大的住宅楼,社区的楼房多为六七层,而且墙皮十分陈旧。街道比较狭窄街口矗立着一些装饰着花纹屋檐的长边楼,倒是透露出些许欧美文化的气息。整个地带比较像是欧洲的三线城市。此时夜幕已经降临,太阳悄悄落下地平线,阑珊的灯火点亮了深蓝色的夜空。主干道上人流较多,但在夜色中很难看清面部,仿佛暗淡灯火中的幽灵,路边的垃圾和坑洞让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整洁”的字眼。

终于,我到达了牙买加城区的地铁站,在地铁的行驶层,我等到了通往曼哈顿的列车。纽约地铁设施较为简陋,墙皮陈旧污渍斑斑且没有屏蔽门,站内光线也很昏暗。当列车在黑暗的隧道里响起了嘶哑的鸣笛时,车轮与轨道震耳欲聋的撞击声和咯吱咯吱的摩擦声立刻朝我耳边袭来,我赶紧双手捂住耳朵。车厢的表皮由银白色金属所做,但有些地方已经由于氧化而变成了淡黄色,车头两个玻璃窗之间区域的铁丝也由于生锈变成了黑色,看上去整座列车和整座地铁站都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了。这里乘车前往市中心的人不少,因此我在上车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挪进去的,生怕一不小心被挤下站台。好在上车的人们还算比较有礼貌,并没有争先恐后地往里挤。我在车厢里找了一个没有人的硬板座并坐在了上面。车里信号极其微弱,无法上网,我只得将头抱在胸口打瞌睡以打发乘车时的无聊时光。在低下头的时候,我不禁问了一下自己:“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世界一线大都市吗?

迷失

图片发自App

在我瞌睡的时间里,列车依次驶过了很多车站,当旁边的一个乘客拍了我的肩膀提醒我时,列车已经到达了曼哈顿港务局汽车总站的地下。我就在这里迷迷糊糊下了车。接下来我上了楼层走到了主厅,并从那里出了车站。夜色中的曼哈顿真的非常美丽。明亮的路灯高照着,汽车川流不息地行驶着,巴士总站候车楼的荧光屏变换着多种彩色图案。黑夜里的商务大楼显得格外高大,明亮的灯光从笔直的玻璃幕墙内溢出,与路灯的橙红色光芒和LED的彩光融成一体。我敢肯定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的中心区都没有这儿繁华,特别是那陡峭巍峨的摩天大楼,每一座的高度都可以超过济南市郊的一座小山峰,使下面的人敬畏不已。尽管第八大道是一条较为宽阔的街道,但一栋又一栋的商务大楼紧密排列在街道两旁,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一道深深的灯海峡谷中。

只是,看到如此繁荣辉煌的场面,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接下来发生了让我困惑不已的事情:坐了一天一夜的飞机,昨天夜里基本没有睡觉,算下来除去刚下飞机前在座椅上小睡的那一会儿,我已经有二十多个小时没合眼了。这时的我早已筋疲力尽,恨不得马上找个地方卸下背包呼呼大睡一场。我本想走路去找一家合适的宾馆,却不知道哪里有价格低一点的旅馆,沿途问了几家,但价格都高得令人咋舌;于是我想到了向路边的行人寻求帮助。我的英语不好,他们说得太快使我很难听懂,问了很多次,依然只是一知半解。所有的行人都显得步履匆匆,仿佛想要争分夺秒地去办什么事情,因此他们对我的问题回答得也相当简短,甚至有些赶时间的过客没有等我说完就拂袖而去,没有一个人愿意停下来帮我耐心地具体解释。当我进入街边的商店试图得到工作人员的回答时,他们正在匆忙地接待客人整理货物,完全没有空闲时间搭理我一个局外之人。在游人络绎不绝的都市核心区,我感到自己是那么孤单和无助。最后我只好失望地走出了商店,拖着极度疲惫的身子在街上开始了漫无目的的瞎转,脑中盘旋着不愉快的情绪。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游荡到了繁忙的时报广场三角区,这里是全美洲最繁荣,档次最高的购物区,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我抬起头,看着满目的广告荧光屏闪着五颜六色的灯光,有的牌子甚至有几十层楼的高度,它们通体闪耀,纵横交错的光辉在雾汽朦胧的夜空中形成一圈圈光晕。汽车红色的尾灯在地上勾勒出一条发光的红色长龙,到处都是红灯绿酒的奢华和人山人海的热闹。此时,我突然想起了自己如今的抑郁症病情以及前几年由于病重不能正常工作而在学校和职场中受排挤的事情,刚才的情景激起了我对过去的回忆,也让我对这里的繁华产生了一种莫名的隔离感。按理说看到如此美景的初来者一定会兴奋不已,然而再美的夜色也无法遮掩我内心莫名的孤独。街道上车水马龙,可惜没有一个人是我认识的,更没有一个人愿意与我彼此谈心。在这座巨大的都会里,没有一寸地方可供我安息,身心疲惫不堪,却又无家可归。霓虹繁华的背后,映射出的是一个孤独而又脆弱的人的背影。

邂逅

图片发自App

传说中的42街是纽约有名的“红灯区”,在我来到纽约之前,很多朋友曾提醒过我这块地区有大量以卖淫为生的妓女,街道两旁有很多妓院和色情场所,治安混乱,歹徒很多,去的时候一定要特别小心。以前我心目中的42街是一个极其神秘的地方,富贵与暴乱并存,天堂与地狱的交点。所以当我走过第七大道与42街交又口的时候,心里多多少少是有些恐惧的。然而这里并不像很多朋友说的那样混乱不堪。尽管大街华灯高照,流光飞溅,两边的商场和楼宇都采用了很高的规格,就连麦当劳的门牌都装饰得宛如总统酒店,但街旁我并没有看到所谓的妓院以及提供色情服务的场所,它们大多是饰品店,大商场,饭店和剧院。所有的人都规规矩矩地按交通秩序在街道和商场间来来往,一切都显得那么齐整,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和纷乱。直到这时,我才完全放松了下来,但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就在前面找了一家麦当劳餐厅坐了下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领会纽约——霓虹下迷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