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皇后究竟是怎么死的?


        孝哲毅皇后(1854-1875),阿鲁特氏,清穆宗同治帝皇后,户部尚书崇绮之女,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姑表外甥女,恭肃皇贵妃侄女。清代唯一一位阿鲁特氏皇后,最后一位蒙古族皇后。同治十一年,阿鲁特氏被册立为皇后。同治十一年九月十五日子刻,入宫合卺。光绪元年二月二十日寅时崩于储秀宫,年二十二岁。于宣统元年(1909)四月加上尊谥恭端,全谥曰:孝哲嘉顺淑慎贤明恭端宪天彰圣毅皇后。这就是孝哲毅皇后这一名称的来历。

  19岁被钦点为后,仅三年后的22岁芳龄早逝。按说吧,从选秀入宫到册立帝后都是要经过一些身体检查的,其天然健康状态是不忍质疑。那怎么就说没就没了呢?果真是像一般资料里的病逝吗?

  梁溪坐观老人《清代野记  毅皇后之被逼死》载:


        慈禧好观剧,毅皇后每陪侍,见演淫秽戏剧,则回首面壁不欲观。慈禧累谕之,不从,已恨之,谓有意形己之短。后美而端重,见人不甚有笑容,穆宗亦雅重之,每欲亲近,后见上则微笑以迎,慈禧即加以狐媚惑主之罪。左右有劝后昵慈禧者,否则恐有不利。后曰:“敬则可,昵则不可。我乃奉天地祖宗之命由大清门迎入者,非轻易能动摇也。”有谗者言于慈禧,更切齿痛恨,由是有死之之心矣。然后无失德,事事按礼,知不欲帝近己,则亦远帝,慈禧无隙可乘。会穆宗病,慈禧往视,或见后未侍疾,则大骂妖婢无夫妇情。后曰:“未奉懿旨,不敢擅专。”慈禧语塞,更恨之。及帝弥留之际,后不待召哭而往,问有遗旨否,且手为拭脓血。帝力疾书一纸与之。尚未阅竟,忽慈禧至,见后悲惨,手拭帝秽,大骂曰:“妖婢,此时尔犹狐媚,必欲死尔夫耶!皇帝与尔何物,可与我。”后不敢匿。慈禧阅迄,冷笑曰:“尔竟敢如此大胆!”立焚之。或曰言继续事也。顺手批其颊无数,慈禧手戴金指甲,致后面血痕缕缕。帝为缓颊,慈禧乃斥令退,不使之送终也。须臾帝崩。故后以片纸请命于父,父批一“死”字,殉节之志遂决。慈禧之残忍淫凶无人理如此。


        意思是:慈禧好看戏,毅皇后常常陪看,而每遇淫秽情节时,毅皇后便扭脸回头作面壁状。慈禧为此破不高兴,多次以谕旨的形式纠告,意思是你这副脸子本太后不待看,你自作清高不是显得我低级趣味了嘛。不想毅皇后根本不理这茬,依然如故,打这时候,慈禧对毅皇后的恨意就开始了,像一粒种子埋在了土里。毅皇后属于那种冷美人,平素见人也比较端庄持重,比较贵为皇后嘛。而与皇上在一起时就是另一副样子,微笑颜开,很是亲昵,皇上呢也很喜欢毅皇后。慈禧一见,心里颇不是滋味,便加了一道狐媚惑主之罪,尽管不便公开处罚。周围的人也看出了这种“婆媳不和”的苗头,便劝毅皇后随和一些,否则会吃亏甚至前景难测,毅皇后一听,正色道:“我奉天地祖宗之命名正言顺由大清门被迎娶而为帝后,怕她什么呢。”有谗言者将此话暗中传至慈禧那里,慈禧遂对这位忤逆的儿媳愈加恨之入骨,甚至有弄死对手的打算,只是由于毅皇后处世遇人事事不露瑕疵,处处按照礼节,没有被逮到收拾的机会而已。不过毅皇后也是个聪明之人,知道慈禧不愿看到自己频繁接近皇上即穆宗,为保身计,还是有意与夫君疏远了一些。如此一来,便更不易被逮到把柄了。但恶毒往往是不需要理由的,穆宗病时,慈禧前往探视,见毅皇后没有出现在病榻之侧,遂又构成了罪名,当众大骂毅皇后妖婢冷漠,没有夫妇之情什么的。而被质问时,毅皇后的回答是:“未奉懿旨,不敢擅专”。慈禧一听,一时语塞,但内心更来气了,分明就是一种赤裸裸的对抗嘛,乃愈加仇恨之。皇上弥留之际,毅皇后再也顾不上什么懿旨不懿旨了,哭着来到病榻上的皇上身边,问他人皇上有没有留下遗旨,并且亲手为之擦拭脓血。皇上呢虽奄奄一息,但意识尚清醒,乃奋最后的一点力气,疾书一纸交予毅皇后。后者尚未看完,慈禧忽至,适才的一切也被全然看到,遂再次大骂:“真是个不折不扣,祸乱后宫的妖婢,这时候知道向自己的丈夫献殷勤了?你手里拿的什么?拿过来!”毅皇后不敢不交出。慈禧看毕,冷笑道:“没想到你竟敢如此大胆。”随即焚毁懿旨。据说接下来的细节是,太后向毅皇后脸上甩了几个巴掌,致使被打者脸颊血痕累累。原来太后指戴金指甲,金属且尖利,面皮当然就遭殃了。病榻上的皇上呢当时也没闲着,努力为自己的妻子求情,但同样也遭到太后的喝退。这样一来,皇上临终之时,毅皇后并未在现场,无从送终。经此惊吓,皇上很快就咽气了。皇上死后,毅皇后也深知自己此后的处境会愈加艰难,乃书面向父亲崇绮请教,其父回信只一个字:“死”。毅皇后一看,便下定决心殉节。世人皆知慈禧生性残暴,但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及儿媳——何况此二人还贵为当朝皇帝和帝后——残忍淫凶如此,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清宫词》里有一首赞美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的诗:“蕙质兰心秀并如,花钿回忆定情初。珣瑜颜色能倾国,负却宫中左手书。”珣、瑜指珣妃阿鲁特氏和瑜妃赫舍里氏。意思是珣、瑜二妃虽有倾国倾城之美貌,但在文才上却逊于善长左手写字的中宫皇后。孝哲皇后喜好文学,对著名的唐诗能“背诵如流”。平时她“气度端凝,不苟言笑”,“曾无亵容狎语”,颇有母仪之风。惟如此,其惨死就更加可惜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毅皇后究竟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