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界泰斗施兆鹏:无射山找到了,《茶经》最后一道迷题终于破解

陆羽《茶经》记载“辰州溆浦县西北三百五十里无射山,云蛮俗当吉庆之时,亲族集会歌舞于山上,山多茶树。”这是把茶和歌舞关联在一起的最早的一条记载,业内人士据此认为,无射山,是我国茶文化表演艺术源头的茶山。

但是这座山具体在哪里,一千多年来,人们经过艰苦的寻找,也没有发现它藏身何处,成了破解《茶经》的最后一道难题。

《隋书》记载,隋朝设置辰州,是因为“沅陵郡多杂蛮左,其僻处山居者,则语言不通,嗜好居处全异”,属于未受王化的生蛮地界,经常有聚众造反发生,所以废除沅陵郡,“置辰州以处蛮”。到唐朝武德五年,辰溪县析出部分土地,与义陵县合并成立溆浦县,唐代的辰州区划开始固定形成,共领沅陵、泸溪、辰溪、麻阳、溆浦五县。

图片发自App

图为田坳村头的枯蔎山(无射山)

溆浦西邻辰溪,北抵沅陵,沅陵又在辰溪之北。辰州境内溆浦西北县份,唯泸溪、沅陵两县。泸溪以出产柑橘闻名,历史上几无产茶记载。而从溆浦到泸溪与沅陵接壤之边地,按现在里程计算,不过300余里,与《茶经》无射山里程相差10里之多,在以严谨著称的隋唐地书中,是一个不小的差距,因此基本可以排除无射山在泸溪的可能。那么,无射山就只剩下沅陵一处藏身之所了。

唐代350里约合现在318里。民国以前,沅水是通向西南的主要通道。所谓“溆浦县西北三百五十里”,主要是针对这条水路航程而言。《怀化地区志》记载,溆水自溆浦县城出,蜿蜒35公里至大江口汇入沅水,再向西北流行90公里抵达泸溪浦市。从浦市改行旱路30公里,经八什坪出泸溪进入沅陵,翻越5公里山路,抵达田坳古寨。溆浦到田坳,水陆总里程160公里,与唐代350里基本吻合。由此推断,《茶经》所言“溆浦县西北三百五十里”,指的就是田坳这个地方。因此,迄于1987年新中国第一部《沅陵县志》有“无射山在沅陵境”的记载,之后的《怀化地区志》亦对此给予了征引。

田坳是沅陵西部最边远的村落,与泸溪、古丈两县交界,保留有浓郁的先秦文化和语言遗痕,被列为国家濒危方言。田坳人崇信巫鬼,喜欢歌舞,尊奉盘瓠和辛女为自己的祖先,建有称之为“太”的辛女祠,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在辛女祠外举行阖族参与的跳香活动,用茶祭祀祖先,娱悦鬼神。符合《茶经》“亲族集会歌舞于山上”的描述。

图片发自App

田坳村民的饮茶生活

在地理位置和气候上,田坳处于北纬28度,与我国茶叶黄金纬度带区域临近,山地海拔在500到600米之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1500毫米以下,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温暖潮湿,日照充足。四周除有灰溪、茶溪、紫溪、两汊溪、山枣溪、茅溪,还有沅水、酉水、武水,常年重云积雾,为茶树生长提供了绝好的生态环境,自古野茶遍生。田坳先民对茶的发现和利用,最迟不晚于晋代。他们称茶树为荈,茶叶为枯蔎或蔎荈,喝茶为昂荈。茶檟蔎茗荈,是《茶经》对茶的五种称谓,其中蔎和荈,田坳延用至今,全国罕见。

有着中国茶叶界泰斗之称的施兆鹏先生,一生致力于《茶经》的破解,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陪同日本国茶学专家松下智先生专程到溆浦、沅陵一带考察寻找无射山的踪迹。但是由于当年交通不便,资料缺乏,一行人无功而返。此后二十多年,施兆鹏先生一直没有放弃对无射山的寻找,多次牵头组织包括我国首席茶文化专家蔡镇楚教授、湖南茶学专家刘仲华教授在内的专家考察团,到溆浦、沅陵、古丈三县交界的乡村考察,最后认定沅陵田坳的枯蔎山就是《茶经》所云的无射山。

图片发自App

无射山研究成果通过专家组评审

这一考察成果,通过全国茶文化专家组讨论鉴定。之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联合授予田坳无射山(枯蔎山)为中国茶文化名山。至此,无射山的归属终于尘埃落定,《茶经》的最后一道谜题被宣告破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茶界泰斗施兆鹏:无射山找到了,《茶经》最后一道迷题终于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