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考前必看典型的材料分析题!看完再涨涨涨涨42分!

为大家准备了22篇典型的材料分析题

今日更新最后一部分

赶紧学习啦~

建议大家有了模板还要多练习,融汇贯通

刷完这些题,拿下42分不成问题

【材料十八】

刚参加工作,我就担任高一(2)班的班主任,一个月过去了,我所带的班自习课上基本没有安静的时刻,学生肆意串桌,嬉笑打闹,纸飞机在教室内飞来飞去。我厉声斥责,摔粉笔盒,还抓过几个捣蛋头罚站,让他们写检查打扫卫生……办法想了一个又一个,可见效甚微,隔壁杨老师班上却总是静悄悄的,我几次从他们班门前走过,都发现杨老师只是坐在讲台上看书,学生在安静学习。

我纳闷,杨老师有什么“魔法”让学生如此安静?我向她询问管理学生的方法,她微笑着说:“我其实有点“不负责任”呢,他们嬉闹的时候,我不说一句话,就在那里看书,慢慢地,他们也就安静了。“她说得风清云淡,可我知道,事情绝没有这么简单。看到我疑惑的样子,杨老师换了一种方式跟我解释:“我曾看过两幅画,都叫《安静》,一幅画的是一个湖,湖面平静如镜,湖中倒映着远山和花草;另一幅画的是激流直泻的瀑布,旁边有一棵小树,小枝桠上有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可爱的小鸟正在酣睡,你觉得哪一幅画更好呢?”

我想了一下,回答说:“后者更好,通过直泻瀑布与酣睡小鸟这一动一静的细节对比,凸显内心的静然。”

“对啊。”杨老师笑着说,“他们不是都喜欢闹吗?那我就来个动静对比,一个人安静地看书,看我安安静静的,他们怎么好意思再嬉闹呢?您知道吗?有时候安静要比喧闹更有力量。”我豁然开朗。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杨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解析】

题目中要求用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来分析,教师职业道德包括“三爱两人一终身”五个方面,要结合材料逐一进行分析,看材料中体现了哪个就回答哪个。

【参考答案】

材料中杨老师的教育行为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关爱学生。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与“厉声斥责、摔粉笔盒、罚站”等行为截然相反,杨老师以无言的行动,去熏陶感染学生,使得学生安静下来,这反映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为人师表。要坚守高尚情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杨老师通过自己的学习明白教育的意义,又通过自己的示范让学生真正学习,采用动静对比为学生做出良好的榜样。

(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教书育人。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杨老师能够尊重学生好闹的特点和教育教学的规律,面对学生课堂吵闹,用“安静看书”的榜样行动,教育感化学生应当保持课堂安静,集中到课堂学习中去。

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行为将关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作为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我们,应该时刻牢记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践行。

【材料十九

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文学是一项寻求认同的事业——作者通过写作来寻求理解,寻觅知音;而读者则通过阅读,来发现作者并与他们建立认同,作家通过区分不同的读者类型,针对特定的阅读对象,使用相应的语言和叙事策略,为他们提供读物,从而获得读者和市场的认同。但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写作,不仅考虑现实的读者,同时也在向未来和可能的读者寻求认同。

比如说,在文学出版、印刷、传播很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中,作家们的作品在当世的传播受到极大的限制。对古代的作者而言,他们的写作大多没有任何商业报酬,也很少有现实的读者。正因为如此,他们只有对未来的读者加以想象,才能获得写作的基本动力。所谓的“文章千古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作家的写作也向未来敞开,当时不为人知,在后世却成为一代经典的作品,即便是在近现代文学史上也比比皆是。所以说,文学本身就具有某种“待访”的性质:作家有点像是在茫茫大海上建立岛屿的人,而读者则像是航海者和旅行者。作家之所以在孤寂中建立岛屿,当然是希望有一天能与他们的读者相遇。

对于另一些作家来说,他们的目光也会投向过去,他们试图与那些早已不在人世的文学先辈们进行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在与先驱者所确立的文学标准对话,当然,他们也是在跟自己内心的目标进行对话。每一个优秀的作家心中都有一个隐秘而清晰的目标,读者和社会的认同,商业上的成功是一回事,而能否接近和达到这个目标,则是另一回事。

就中国文学而言,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等人确立了古典文学的标准。而鲁迅先生则代表了近代以来中国文学和思想的新高度。也可以说,我们实际上面对着两个伟大的传统,我们置身于这两个传统之中,受到他们的护佑,分享他们的文学资源,向他们表达敬意,同时也在与他们进行对话,并尝试着作出新的文学变革,因此,任何有价值的写作,都是对传统的某种回应,即使是对传统的质疑和挑战,也是一种重要的回应。

所以,严格的来说,文学家写作中对读者的想象,既是一种向现实和未来读者寻求认同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传统的再确认过程,我认为,只有具备了过去、现实和未来开放性的创作,才称得上是一种开放的写作。             (摘编自格非《文学在读者中寻求认同》)

问题:

(1)划线句“文学是一项寻求认同的事业”中“认同”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2)如何理解文末所言的“开放的写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0分)

【解析】

第一问让我们回答“认同”的含义,属于内容理解题,由于是4分的概括题,所以,我们要注意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第二问让我们回答“开放的写作”的含义,并结合文本来分析,所以本质上也是内容理解题目,注意不要随意发挥个人观点,因为不是观念探究题。

【参考答案】

(1)认同是指在观念上的认可支持,在思想上的契合赞同。作者可以通过写作使读者理解从而产生共鸣,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去理解作者的思想与观念,两者间要相互认同,相互契合。

(2)“开放的写作”是指文学家写作对潜在读者的想象设定,既有现实和未来读者,也有对已有传统的认同;也就是说好的文学创作是要具备过去、现实和未来开创性视野的写作。

首先,当今时代大多作家习惯了为现实的读者写作,使用相应的语言和叙事策略,为他们提供读物,从而获得读者和市场的认同。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写作,不仅考虑现实的读者,同时也在向未来和可能的读者寻求认同。比如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中很多作者都会去寻找未来的读者。因为文学本身就具有“待访”的性质,具有未来性和想象性,作者能在孤寂中建立岛屿,期待今后与读者相遇。

当然,现代社会中也有一些作家,将目光投向过去,与文学先辈们进行对话,或者说先驱者的文学标准对话,与自己内心的目标进行对话。比如鲁迅先生正是置身于传统,尝试作出新的文学变革的代表,成为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学和思想的新高度。因此任何有价值的写作,都是对传统的某种回应,即便是对传统的质疑和挑战,也是一种重要的回应。

因此,“开放的写作”应该是指有清晰的写作目标,同时以传统为底蕴,立足现实而又具有未来性、开拓性的写作。

【材料二十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欣赏几幅字画,其中有一幅是郑板桥的“丝竹图”。可是,课堂上许多学生说不懂国画,谈不出体会,课堂出现了冷场。

教师看到这一情况,立即调整了教学思路,不再要求学生谈体会,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他们最熟悉的竹子入手来引导他们打开思路。教师给出了一个学习任务“由竹子所想到的......”,并要求学生由竹子展开多角度,多方面的想象,很快学生就进入了情境,发言变得十分踊跃。

学生说:“竹子的外形没有牡丹花那么华贵,它朴实无华。”“竹子中空外直,好像人的品格——谦虚,正直。”“由竹子的挺拔想到人的高风亮节。”“竹子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说明他不畏严寒,不畏酷暑。”“竹子对人无所求————不需灌溉,不需施肥;给予人的却很多————竹笋,竹竿,竹叶各有其用处。”还有的学生引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尖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说有人华而不实。

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各抒己见。说完了竹子再来看画,学生对这幅画就有了理解与看法,发言更加热烈,在发言中,学生中谈竹子,谈画,既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使学生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课后教师对这次教学行为进行了反思。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该教师的教学行为。(14分)

【解析】

材料中老师的行为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生观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老师将学生看做发展中的人,看做独特的人和具有主体性的人。在答题时,注意用总分总的结构,分层次答题。

【参考答案】

材料中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恰当的,遵循了现代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的学生观的相关要求。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促进学生发展。材料中的老师在课堂冷场之后,调整了教学思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帮助他们打开思路。学生很快就了情境,发言变得踊跃,体现了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是完整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我们应该做到因材施教。材料中同学们对待同样一件事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和想法,说明了学生都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具有主体需求,具有个体独立性,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材料中老师没有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改变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自主找出答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体现了老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我们要学习材料中老师的做法,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材料二十一】

师范大学毕业后,孙斌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了一名语文教师。工作前几年,为了适应教学工作,他向其他同事学习,教学水平逐渐提高,教学效果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这时,他认为教学工作并不神秘,自己的经验知识与能力已经足以应付,没有必要继续深入钻研教学。

一天,几位学生的家长找到孙老师,希望他能在课后帮助孩子补习,孙老师认为这事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就答应了。补习结束时,家长们为了感谢孙老师,给了他一笔可观的补课费,孙老师推辞不过只好接受。

自此以后,越来越多的学生找孙老师补课,其他班级甚至其他学校的学生也来找他。为了保证补习效果,孙老师常常将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联系起来,还专门编印了系列学习资料,仅收取成本费和辛苦费。随着参与辅导学生的规模的扩大,孙老师在家里的空间已不足以容纳。于是,他在小区里专门租了地方方便学生参与辅导。为了节省学生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工具的费用,孙老师还要求学生统一从自己这里购买。家长人对孙老师的辅导非常满意,还给他送了锦旗。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孙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解析】

材料中对于孙老师的描述都是负面的,也就是孙老师没有做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我们要分析出具体没做到哪些要求,即孙老师没有做到爱国守法、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我们在答题时要注意理论和材料的匹配,同时,要用总分总的结构,分层次答题。

【参考答案】

材料中的孙老师的行为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老师要做到终身学习。要求教师祟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材料中孙老师,在工作几年之后就认为自己的经验、知识与能力已经足以应付,没有必要继续深入钻研教学,不符合终身学习的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老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材料中孙老师在家里办课外补习班,收取学生的补课费,都违反了为人师表的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老师要做到爱国守法,要求老师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材料中老师在家里补课,已经违反了相关的法律的规定,没有做到爱国守法。

孙老师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我们要在以后的教学行为中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

【材料二十二】

创新是一个人人熟知的名字。但创新到底意味着什么?创新要面对什么样的挑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在此需要先讨论一下到底什么是创新。我们要创新,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创新。

我们有知道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知识。我们有知道不知道的东西,比如未解决的难题,没有证明的猜想,还没有达到的技术水平等等,但这些还不是全部。我们除了知道的东西,和知道不知道的东西,我们还有“不知道不知道”的东西。科学研究不仅要把“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还要把“不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不知道”,从而进一步把它们变成“知道”,把“不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是最高层次的最重要的创新。连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这真是什么都不知道,做这种科研便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把不知道的不知道,变成知道的不知道,就是提出问题。所以,科学更重要的创新就在于提出问题,要开拓新知识就要能够提出新问题,但提出新问题并非那么简单。通常如果能把问题讲出来,说明它还是在以前知识的范畴内,也许还不是真正的新问题。真正的新问题常常连讲都讲不出来。因为它所针对的东西,从来没人见到过,也从来没有人想到过,所以连名字都没有。我们连提问题的语言都没有,有问题也讲不出来。记得小时候曾经看过一个原始部落的故事。这个部落只有四个词是用于计数的:一、二、三、很多很多。当人们想要了解一群鹿的数量时,就会遇到讲不出来的情况。

所以,要提出真正的新问题,就要让我们的想象自由奔放,突破语言的束缚,突破数学的牢笼,当你感觉遇到了这类讲不出来的问题时,也许是一个信号:你挖掘到“大金矿”了,触碰到知识的一个新疆界了,这是令人激动的时刻,也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意境。在这种没有语言,没有数学的状态下,我们如何继续往前发展,如何做研究,如何进行思考?这就是科学创新所要面对的挑战。

真正的科学创新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因为这些目标和方向连名字都没有,给这些目标和方向起名字是科学创新的一部分。发明描写新知识的语言和数学也是科学创新的一部分。只有当创新结束以后,我们才能把问题讲出来,把新知识讲出来。所以,真正的科学创新无法计划,无法造势,无法成为一个轰轰烈烈的重大项目。

但作为一个进行创新的科学家,如果没有目标,有方向,工作该如何开展?对个人来说,创新的内涵是制定美的标准。创新之前,大家不知道什么是美,不知道往什么方向努力。这时每个研究人员都可能有自己对美的认知,都有看问题不同的方式,都有不同的努力方向。这时每个研究人员都可能有自己对美的认知,都有看问题不同的方式,都有不同的努力方向。但慢慢地,会有一个人对美的认知和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接受,从而成为美的标准,成为大家共同的努力方向,这就是创新过程。科学创新和艺术创新是非常相通的。当然,科学创新还需要通过实验的检验。实验不认可的创新是不会被接受的。

牛顿发现物体运动规律就是一个创新的例子,他意识到天上行星的运动和地上苹果的坠落实际上是同一种物理现象。可是当他想定量描述这些物体的运动时,却发现自己什么也讲不出来,因为当时还没有描写匀速运动的数学语言。所以牛顿又成为了数学家,发明了微积分。使他可以写出他的物体运动规律。这也是一个物理发现出现在数学发现之前的例子。

(摘编自文小刚《创新就是孩子的游戏》)

问题:

(1)文章所说的“创新”有几个层次?请简要概括。(4分)

(2)文章认为如何应对科学创新所要面对的挑战?请简要分析。(10分)

【解析】

本文后面的两个题目属于内容理解的题目。总体来说,文章的论述逻辑是先阐述创新是什么,然后再阐述我们应如何进行科学创新。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无论是第一个问题还是第二个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总体上把握文章之后才能准确的回答出。对于第一问由于只是4分的题,所以,答出两个层次即可,注意用概括性的语言来进行;第二问是10分的题,答题时注意层次性和逻辑性。

【参考答案】

(1)文章所说的创新有几个层次?请简要概括

两个层次,分别是把“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把“不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的不知道”,从而进一步把它们变成“知道”。把“不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是最高层次的创新,最重要的创新。把“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就是让我们把未解决的难题,还没有证明的猜想,还没有达到的技术水平等等通过不断地技术、能力创新变为知道;而最高层次的创新把“不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其实就是“从无到有”就是全新的创造和认知。

(2)文章认为如何应对科学创新所要面对的挑战?请简要分析

首先,科学创新所面对的挑战是什么,文中告诉我们,科学更重要的创新就在于提出问题,但提出新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真正的新问题常常你连讲都讲不出来。因为新问题所针对的东西,从来没人想到过,从来没人见到过。所以这东西连名字都没有,我们连提问题的语言都没有,有问题也讲不出来。因此,应对挑战我们应该要让我们的想象自由奔驰,突破语言的束缚,突破数学的牢笼。

其次,科学创新也没有具体的目标和方向,因为这些目标和方向连名字都没有。

再次,作为科研人员,每人都应该对事物有自己的认知,通过自己对事物的认知的过程中,慢慢就获得认同,成为大家共同的目标和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资】考前必看典型的材料分析题!看完再涨涨涨涨4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