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16岁那年,爸爸脑溢血去世。
我和妈妈的天,塌了。
尤其是妈妈。
爸爸在时,她是一个饱受恩宠的小女人。
爸爸走了,她一个连饭都做不好的人,如何带我继续生活?
02
安葬爸爸后的第一顿晚餐,有麻婆豆腐、西芹肉片、和香煎午餐肉。
一切,都是爸爸在时的样子。
可是,妈妈明明不会做饭。
偶尔下次厨房,菜不是咸了就是淡了,还把粥熬成了干饭。
看到我的疑问,妈妈特别坦然地说:“你爸做了那么多年饭,我就是看也看会了,只是有他在,不想干而已。”
03
吃饭时,我注意到妈妈右手拇指有创可贴。
问她怎么弄的?
她说开午餐肉时,脑子犯二,直接上手去掀盖子,划伤了。
“小伤,没事,没那么娇气。”
以前爸爸在,妈妈哪怕掉根头发,都要求安慰。
可如今……
我心里特别酸楚。
04
都说撒娇的女人好命。
这句话放在妈妈身上,只对了一半。
爸爸在,她十指不沾阳春水。
经常听见她花式示弱:“老公,突然就心情不好了。”
爸爸问:“怎么能好?”
她就会说:“因为不想刷碗”“因为地没拖”“如果有人帮我把衣服洗完,就好了”……
然后,爸爸会毫无怨言地让她多云转晴。
哄着爸爸做家务,她全程只需甜言蜜语。
05
从小到大,我吃尽了他俩撒的狗粮。
所以,爸爸猝然离世,悲伤欲绝之余,我更担心的是,妈妈如何生活下去?
从生存,到精神。
就连爷爷奶奶来电话,都会偷偷跟我交待:“好好劝劝你妈,振作起来,如果有合适的人,别拦着,她生活能力差,一个人养活你不太容易。”
但,我们好像都误会了妈妈。
爸爸走后,她开始拥有了强大的动手能力。
首先是厨艺。
娘俩的一日三餐,她丝毫不糊弄。
照菜谱学,跟人请教,有时失败了,半夜不睡觉也要把一道菜研究出来。
她把从前用来哄爸爸的智商,都用在了学习生活上。
06
从前逢年过节,不管是去奶奶家还是姥姥家,妈妈全程负责陪聊,爸爸张罗出一大桌活色生香。
但爸爸走后,妈妈接管了这个任务。
尽管大家不让她伸手,并且对她的厨艺深表怀疑。
可是,一年又一年,妈妈继承了爸爸的手艺,以及爸爸的任劳任怨。
每一次,大家既吃惊,又赞叹。
爸爸虽然不在了,可他的手艺还在,他的心意还在照拂着家人。
07
爸爸走后的第一个春节,我和妈妈在姥姥家过。
大年二十八,我陪妈妈去买菜。
她从兜里拿出一个长长的购物清单。
大到牛排,小到香菜,一一列举。
从菜市场,到超市,一路转下来,手里提的东西多到令人怀疑人生。
往姥姥家走的路上,妈妈的眼圈红红的。
我知道,她在想爸爸。
我说:“妈,别难过,你还有我。”
可妈妈说:“妈不是难过,妈是觉得幸福。”
她说,往年,都是你爸张罗这些事,而且,从不拿什么清单,却关照到每个人的喜好。
她说,一个人心里得装多少爱,才能做得这么面面俱到,才能日复一日,不怨不悔。
她说,丫丫,身在福中要知福,就算你爸不在了,咱们也是曾被他深爱过的人。
妈妈的感悟,让我忍不住哭了,又笑了。
08
妈妈的本职工作是出版社编辑。
谁能想到,像她这样一个文艺女青年,有一天会对螺丝刀、钳子、钣手感兴趣。
那个爸爸留下来的工具箱,她没事就拿出来摆弄。
一会拧拧水龙头,一会修修晾衣架。
就像从前爸爸在时那样。
09
只不过,爸爸做这一切,轻车熟路。
而妈妈,常常修理就是破坏,但她乐此不疲,也渐渐熟练。
家里水电煤气电路哪里坏了,再也难不倒她。
有时看她花很长的时间,修一个本可以换掉的水龙头,把自己整得很狼狈。
我就会劝她:“妈,别修了,换个新的吧。”
可她说:“越修这些老物件,就越想你爸,以前一直觉得,他也是学文科的,但却心灵手巧,什么东西都会,现在才知道,他只是用心和有心罢了。”
10
妈妈在学习爸爸。
常常,我做完作业走出房间,看到她坐在阳台上修修补补,我叫她,她都没听见。
她看那些老物件的眼神,就像在跟爸爸对话一样。
那眼神里,住着最平静而隽永的相思。
偶尔,看着前一天还漏水的花洒,第二天就恢复了正常,我会觉得,那个让家永远没有后顾之忧的爸爸,还在。
妈妈不仅在学习爸爸对家的无微不至,也在培养自己不依赖的习惯。
她说,不希望有一天,因为不会换灯泡这样的事情,而想要去找一个男人。
11
找一个男人,这是很多人在爸爸走后,对妈妈未来命运理所当然的安排。
包括爷爷奶奶。
但每一次,妈妈都说:“不可能的,除了丫丫他爸,跟谁都是将就,我不想将就。”
所有人都认为,她和爸爸感情那么好,一时半会走不出来也是正常的。
时间会冲淡一切。
12
爸爸走后的第一个关键点,是我上大学之后。
给妈妈介绍对象的人很多。
而我,在接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也在想:妈妈真的应该找个伴了。
尽管内心很不情愿,但我知道自己不能那么自私。
那天,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妈妈一直在厨房里忙活。
她还破天荒地让我也喝了点红酒。
而只有喝了酒,我才有勇气,像个大人那样劝她:“妈,我不介意你再找一个人……”
只是,我话还没说完,妈妈就生气地扔了筷子。
“你爸是怎么对我的,你难道忘了?除了你爸,你觉得我还能接受别人吗?”
13
那一晚,是爸爸走后,妈妈第一次尽情地跟我聊爸爸。
只不过,她向我倾诉的不是相思。
妈妈不需要相思,爸爸其实一直都在。
她说:“丫丫,别以为做饭就是把食材弄熟,你买菜、淘米、加盐、加糖、清蒸、红烧,其实心里装的都是家人。”
下雨了,多少人叮嘱:“记得带伞啊。”只有爸爸,只要是下雨天,一定会接妈妈下班,他知道她需要伞,但怕雷怕冷的她,更需要陪伴。
虽然不能经常去爷爷奶奶家,可是,每次回去,妈妈都像爸爸那样,给他们炸虾丸、做鱼糕,看他们吃得心满意足,没有比那更有成就感,更幸福的事情啦。
妈妈不仅学会了爸爸的手艺,更学会了像爸爸那样,热气腾腾去爱和热爱。
14
都说高考是中国孩子的成人礼。
那一天,18岁的我,一夜之间长大了。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爸爸走后,家里感觉似乎还是原来的样子。
很简单,是那个从前深受溺爱的妈妈,像爸爸那样,维护着这个家的初心。
那天,我哭成了泪人,可妈妈却没有哭。
我努力回想,自爸爸走后,她几乎没在人前落过泪。
哪怕每次见姥姥姥爷,他们忆及爸爸时,总是会抹眼泪,但妈妈总是微笑着安慰他们。
那晚,我抱着她说:“妈,想哭就哭吧,你又不是伞,不用撑着。”
她说:“丫丫,妈妈如果哭了,就是想你爸想到坚持不下去了,可是,我欠你一个爸爸,不能再让你没有妈妈,妈妈必须替爸爸给爷爷奶奶养老送终,也必须看着丫丫结婚生子,他在和不在,咱们家都得一个样。”
15
他在与不在,家都得一样。
这是妈妈对爸爸最务实的相思。
只是,人生实苦,做到这一点,她有多不容易,我看得最清楚。
继爷爷去世后,奶奶先后脑中风两次,生活渐渐不能自理。
小叔小婶都在上班,而妈妈的工作不需要坐班,于是,她主动承担起边在家办公,边照顾奶奶的任务。
16
事实上,从前爸爸在时,妈妈和奶奶的关系很一般。
奶奶嫌弃妈妈又懒又笨,人前人后,很少说她好话。
奶奶病了,妈妈却主动要求照顾她,这着实把奶奶感动了。
妈妈还给她吃了定心丸:“妈,小胜(我爸的小名)不在了,跟他有关的一切,我都想好好珍惜,你要好好活着,我会让你做最干净利索的老太太。”
偶尔放假在家,看着妈妈对智力日益衰退的奶奶各种耐心,我会偷偷问她:“真的不烦吗?”
妈妈说,有时是会嫌弃,尤其在处理大小便时,当然也会恶心。
可是,奶奶的脑海里,住着你爸小时候的许多回忆,如果她也走了,这个世界上能跟我说你爸的人,就不多了。
所以,只有我知道,为什么奶奶缠绵病榻五年离世时,妈妈何以哭得那么伤心。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17
我以为,李叔会是妈妈的晚福。
他和妈妈是大学同学,也是彼此初恋。
后来因工作分配两地而分开。
再后来,李叔全家移民加拿大。
他找到妈妈时,已经是丧妻多年的孤寡老人。
彼此知根知底,前缘再续,谁都认为这是两个老人的缘分。
可是,妈妈只是客气的请李叔吃了顿饭,就再没了后来。
我问她为什么,她回答:“看不上,说话的声音、走路的样子,甚至夹菜的姿势,都觉得不舒服。”
“都没有跟你爸留下的那些螺丝刀、钳子在一起舒服。”
这是妈妈的原话。
她爱爸爸的理由永远盛大,而她不爱别人的理由就是那么鸡蛋里挑骨头。
爸爸不是这世上男人的标准,却是妈妈衡量其他男人的标准。
这一点,这辈子都无法强求了。
18
此后,我再没劝过妈妈再婚。
而我结婚生子,妈妈一直在身边。
我老公叫林业民。
妈妈做饭时,会有意无意地把他带在身边,让他学艺。
我们一家三口出去玩,结果轮胎扎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老公急得团团转。
于是,妈妈教着他,合力换上备胎。
她夸我老公:“小林,真没想到,你干啥像啥,心灵手巧,一点就透。”
老公被夸得直嘿嘿。
19
背地里,老公对我说:“妈真是女汉子,进得厅堂,入得厨房,关键还换得了车胎。”
于是,我给他讲了从前的妈妈,那个爸爸还在时的她。
如果不回忆,我几乎忘了那个从前的妈妈,那个恃宠而骄,高跟鞋把脚磨破一块皮,就要求爸爸背她上楼的小女人。
老公听得眼窝潮湿,有感而发:“天哪,我以后得对你好点,不然,有那么高标准的男人比着,咱妈得看我多不顺眼。”
我笑着夸他有觉悟。
不知为什么,那一刻,我突然好想妈妈,好想抱抱她。
于是,我光脚跑到她的房间。
结果,她正在看相册。
指着其中一张爸爸年轻时的照片发呆:“丫丫,你说你爸怎么这么帅呢?真的,每次看着他,都觉得像第一次看见他一样,还是会心动!”
这滚烫的情话,出自我60岁的老母亲。
我不觉肉麻,我太知道,这一生,她和爸爸,是怎样的深情,深爱过。
20
时至今日,爸爸走了16年。
依然有很多人对我说,你妈也该找个伴了。
可是,我真的没有再劝过她。
因为妈妈说过:“你比谁都清楚我和你爸是什么样的感情,死亡根本没法把我俩分开。”
看着眼前,她看爸爸相片时的眼神,我确定了这一点。
我的妈妈,她从来就没有孤单过,她的一生都在热恋。
爸爸的爱,让她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