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赢家》这部影片是2020年3月20日上映的,由于淼导演执导,大鹏、柳岩等人主演的一部喜剧片,豆瓣影评给到了6.8分,相比于国内的其他喜剧片来说,这个评分已经相当不错了,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场在抢劫银行演习中发生的趣事。
影片讲述了主人公严谨是一个做事非常认真、恪守规则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银行和公安局举办了一场抢劫演习,所有人都认为这只是走走过场,当天可以早点下班回家,但是严谨却把自己真真正正地变成了一个“劫匪”,真的去抢银行了。
在我看来,人生能够真正地活一次实属不易,能够认真生活的人又是少之又少,因此当看到主人公严谨认真对待演习时,这种情景深深地触动到了我。我们又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认真对待自己,对待自己的家人,对待自己的生活,对待自己的事业呢?
本片是一部喜剧片,里面不乏幽默搞笑的情节,令人捧腹大笑,但更重要的是,这部影片也给了我们很多心理学方面的启示。因此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从大众心理学、表演心理学以及犯罪心理学三个角度来分析该影片的特别之处。
大赢家评分
01、从大众心理学角度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大赢家》这部电影,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未进入模拟状态之前的喜剧描写,另一部分是进入状态之后的剧情描写。从大众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模拟抢劫银行的现场,似乎只有主人公严谨和公安局局长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其他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那么群体的态度是怎样从一开始的不配合转变为之后的认真对待呢?
①未进入模拟状态之前的人们:当足够数量的不同个体聚集在一起时,他们就拥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集体心理
在影片的一开始,银行行长通知大家,过几天会有一场抢劫演习的任务,当任务刚一宣布,银行中除了严谨之外的所有职员都大松一口气,认为这场演习只是走个过场,因此那天大家都可以早点下班回家。
演习正式开始,当严谨抢到钱准备逃跑时,却被自己的同伙妹妹“抛弃了”,而此时警察已经赶到银行门口,无奈之下的严谨逃到银行里面,将大门锁住。而外面赶到的警察却一脸懵,原以为扮演歹徒的人直接让他们逮捕就可以顺利结束了,但是却没想到严谨进入了银行,还假装挟持了人质。
《乌合之众》这本书中对群体下了一个定义,即完全不同的个体聚集在一起,就会形成一种全新的存在,因此他们拥有共同的心理。在这部影片当中,警察和银行职员虽然职业不同,每个人的个性不同,但是他们聚集在模拟现场,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观念,这个观念就是演习只是走个过场而已,无足轻重。
在我看来,集体心理更容易接受简单的信念,在这场模拟演习中,大多数人都希望早点下班回家,而这个简单的想法要远远低于在模拟现场扮演角色的复杂程度,因此他们构成了一个临时的“走过场”群体。
②进入模拟状态之后的人们:群体情绪的相互传染决定着群体行为的选择
大众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群体特点的形成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决定了群体的行为,就是传染,即一个人的情绪能够迅速传染另外一些人。在本片当中,让大家从想要快速结束演习到愿意配合模拟的这个过程中,有三个关键人物的情绪起到了传染的作用。
第一个人是孕妇,她之所以愿意配合这场演习,是因为她老公在不知情的状况下,看到了严谨拿出假枪准备抢劫,吓得立刻抛下妻子逃出了银行,而孕妇看到这一幕,非常气愤,下定决心将这场演习继续下去,达到报复她老公的目的。所以客户既然要坚持,那么银行职员自然也就勉强接受了,这也标志着演习正式开始。
第二个人是严谨的妹妹,妹妹为了让严谨继续演习下去,用自己“特殊”的声带拿着喇叭对哥哥说:“不要探头,外面的各个方位都有狙击手”。听到这个声音之后,大家哗然一片,不知外面的人是男是女。这时严谨解释道:“妹妹小时候变声出现了异常,所以她宁愿当个哑巴,也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说话。”听完这个故事之后,大家一致认为,连不愿意开口的人都为了演习而破例,那其他人还有什么理由不继续呢?这次传染也标志着演习已经正式进入状态。
第三个是爷爷的孙子,当银行行长以人质的身份替换孕妇后,他进入银行大骂严谨,要求他尽快结束演习,于是将严谨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拿着枪,引导狙击手射击,并就此宣布演习结束。然而当警察进去之后,作为人质的孩子说出了实情,当时射死的是行长,不是严谨,而这一情绪也传染到了在场的所有人,最终局长宣布,演习继续。
在我看来,这三个人物设计的恰到好处,他们贯穿了影片的前、中、后三个阶段,让这场演习顺利进行下去。如果没有这三人的情绪传染,那么演习可能很快就被停止了。在大众心理学当中,传染是群众的特质之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也正因为这样,才能唤起更多在沉睡的人。
02、从表演心理学角度分析
这部影片可以说是一部戏中戏,《大赢家》本身是一部戏,而模拟抢劫又是一部戏,而演习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演员进入角色的重要性。正如傅首尔在辩论中所说的一样:“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演赢了的,都是影帝!”
①主人公严谨:用意识技巧来塑造角色的身体,最终走进角色的精神生活中。
主人公严谨在剧中是一个做事认真、恪守原则的人,甚至公司里的人都认为他认真地有些“傻”,但也正因为这样,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才是真正的靠谱!严谨在得知自己要扮演抢劫犯时,他决定认真研究一个抢劫犯的作案轨迹。领导放他三天假,他每天都去固定的地方蹲点,勘探现场,模拟抢劫犯的思路,测算此次逃走能拿走多少钱。
甚至他还准备了一个抢劫手册,在每一次迷茫的时候,都会拿出来看一眼,对下一步进行布局,再加上他本身是一名退伍军人,身手好,头脑灵活,临机应变能力强,这些都为他在角色演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最重要的是他的态度,严谨一直坚信,只要自己没被抓,演习就没有结束。
在我看来,要想演好一个角色,就要透彻地了解角色,我们可以从人物的生活、社会关系、文学修养、精神心理,以及这个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特征等多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角色当中。而现实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要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成绩,我们需要积极融入这个圈子,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掌握这方面的技能,和这方面的尖端人才学习,通过不断地模仿从而实现实力上的进阶。
②公安局局长:模拟真实抢劫案件,就要模拟的合乎情理,融入角色当中去
这场演习能够正常进行下去,公安局局长这个角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警察与歹徒对峙的过程中,局长多次强调这次是真实的模拟演习,因此大家要认真对待,并且当有人站出来想要结束演习时,他都会斩钉截铁地拒绝。
更为重要的是,局长在每一次阶段性的对决中,都以“裁判长”的身份宣布了对决结果。当警察发现自己节节败退时,终于开始认真对待这场演习。警方的现场围堵,狙击手的全方位准备都足以说明真正地战斗才刚刚开始。
在我看来,模拟演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练习,不论是警察,还是作为普通人来说,当我们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势必要在大脑中或是现实中不断地进行演练,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的战场中发挥最好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应对随机的风险。而局长在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这也是他一直坚持的理由。
局长
03、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分析
虽然犯罪心理学离我们似乎很遥远,但是《大赢家》这部影片却告诉我们,每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都在经历着生活的磨难,内心的挣扎,如果所有人都忽视了这些人的存在,那么他们极有可能会采取很极端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①中年人的犯罪之路:家人的忽视冷落、领导的不认可以及同事的排挤
在模拟演习接近尾声的时候,严谨为了转移警方的视线,制作了一段视频,而这段视频的内容深深地刺痛了我,他说:“我是怎样成为一个穷凶极恶的劫匪的?其实我所经历的事情,很多人都在经历着,被家人冷落,被领导误会,被同事排挤,无论自己怎样努力,生活都不会有起色,于是我开始不满,抱怨,想要不劳而获。”
在我看来,这句话说的不就是我们自己吗?在中壮年犯罪心理当中,罪犯的情绪特征体现在少言寡语、因为长期的挫折和困难的磨练,使得他情绪容易紧张、愤怒,因此会因为某一诱因的出现而产生和平常完全相反的行为,最终导致了严重的犯罪后果。那是否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懂得关爱别人,那么很可能就是在助长犯罪的行为呢?
严谨自白
②建立新的关系:独处时照顾好自己;相处时照顾好他人
还好这只是一场模拟演习,没有人受伤,主人公严谨没有选择犯罪,他最终选择做一个好人,整个《大赢家》也以一个喜剧作为影片的结尾。这样的结果让人感到欣慰,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从中收获了很多道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就是对自己的救赎。李海峰老师曾在课上解释道,最好的关系对自己,也对他人,独处时照顾自己,相处时理解他人。
因此要想独处时照顾好自己,只需要记得一句话:凡是必有四种解决方案。这就是李海峰老师在DISC课程中所讲到的,D的行为风格是做事果断,目标明确,行动力强,但是脾气有些火爆;I的行为风格是幽默风趣有创意,人缘比较好,但是不够细心,过于博爱;S的行为风格是善解人缘,愿意帮助他人,但是有种好好先生的感觉;C的行为风格是逻辑缜密,精益求精,有深度,但是爱钻牛角尖,喜欢鸡蛋里挑骨头。
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其实同时拥有这四种风格,只是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并且这四种风格是可以改变的,因此我们不需要给自己下定义,贴标签,在遇到事情时,可以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去感受不同的生活模式,为自己的生活装饰出不同的颜色。
相处时如何照顾好他人?分三步走,第一步理解他,一旦你能理解对方的行为可能只是他的习惯,而不是针对你的时候,你就释然了。第二步了解他,你要用他人能接受的方式去了解他,了解他所需要的,而不是你自认为他所需要的。第三步影响他,永远不要去设法改变他人,而是要用他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去影响他,无论他是否改变现在状态,我们都可以放下了,和自己,和他以及全世界和解。
总结一下:
看完《大赢家》这部影片之后,除了带给我们欢笑之外,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心理上的体验,让我们从心理学的不同角度理解了一个小人物的成长历程,里面的情节幽默风趣又不失真实,结局美好又不失意外惊喜,总体来说,非常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