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教育、少儿编程教育、创客教育与STEAM教育概念简析

机器人教育

        机器人教育是指通过组装、搭建、运行机器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技术融合了机械原理、电子传感器、计算机软硬件及人工智能等众多先进技术,为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承载着新的使命。

        机器人技术综合了多学科的发展成果,代表了高技术的发展前沿,机器人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多个领域,它融合了多种先进技术,引入教育机器人的教学将给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增添新的活力,成为培养中小学生综合能力、信息素养的优秀平台。

少儿编程教育

        少儿编程教育并非高等教育那样学习如何写代码、编制应用程序,而是通过编程游戏启蒙、可视化图形编程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解难能力。例如学生在制作一个小动画的过程中,自己拆分任务、拖拽模块、控制进度,从而理解"并行"、"事件处理""目标实现"这样的概念。

创客与创客教育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中的“Maker”或”Hacker”,可以从广义狭义两方面去理解:狭义:指那些酷爱科技、热衷实践、乐于分享,努力将创意转化为现实的人。广义:指有创意,并能够付诸实践进行创新的人,创新之人皆可称之为创客。

        创客教育是一种强调创新和实践的素质教育。将教育与创客文化结合,基于学生兴趣,采用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STEAM教育

        STEAM教育理念最早是美国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议,为加强美国K12关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以及数学的教育。STEAM的原身是STEM理念,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的首字母。鼓励孩子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发展和提高,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从而提升其全球竞争力。近期加入了Arts,也就是艺术,变得更加全面。

        STEAM教育跟传统的教育方式有所区别,传统教育更重视单学科,书本知识。而STEAM教育所推崇的超学科理念,更加着重培养多种能力,跨学科能力,追求科学知识,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学科综合,鼓励和培养小朋友在多方面全面发展,单一型人才转变为综合性人才。

        从跨学科创新的视角来看,创客教育与机器人教育都通常以STEAM活动为载体,即融合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艺术/人文(Arts)和数学(Mathematics)等学科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它强调学生在项目和问题引领下,运用多学科知识创新地解决真实问题。从这个角度讲,创客教育与机器人教育都吻合STEAM教育这一综合的教育理念。

        创客教育相对于机器人教育,可扩展的空间更大,因为它不局限于“机器人”这个概念范畴。基于这种特质,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之中,创客教育可塑性更强,恰因如此,教学的难度也随之更大,在功利主义盛行和师资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人为干预和设计”的所谓“创造”。

        机器人概念本身就是一种可以自动执行工作(依靠程序)的机器装置。所以机器人教育和编程教育关联度很大。只是机器人教育除了编程,还需要结构的组装与调试,它更贴近STEAM教育,而编程教育更侧重于纯粹的编程启蒙和学习,因为脱离了硬件的束缚,在程序编写的的丰富度和深度上,应该说高于机器人教育。

        简而言之,机器人教育、少儿编程教育、创客教育与STEAM教育经常相提并论,侧重点虽有不同,但确实有互通之处。不论是何种教育,关键还在于好的父母与老师,帮助孩子建立“成长性思维”(growth mindset),挑战问题与困难,拥抱学习和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机器人教育、少儿编程教育、创客教育与STEAM教育概念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