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从小就表现出杰出的音乐才能,是公认的音乐天才。我们先看看他的个人简历吧:
3 岁起显露音乐才能
4 岁跟学习钢琴
5 岁学习作曲
6 岁学习小型提琴,并在父亲的带领下作巡回演出
8 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
10岁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11岁写了第一首歌剧
......
很惊讶对不对?那么小的年龄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优秀,不是天赋异禀是什么?但是如果你知道他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家庭,从小跟着作曲家父亲有过怎样的训练,也许就该同情他了。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当有人以优秀的成绩进入到某著名的企业,或者以不同寻常的能力获得什么机会的时候,总有人羡慕地说他真幸运。你以为他听了会高兴吗?相反,这样的话对当事人来说,常常是令人气愤的,因为你用运气否定了他的努力。
是的,天才最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是天才,最知道天才的真相其实是曾经付出过怎样的努力。鲁迅说: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你只看到了他的鲜花和掌声,却没有看到他的汗水和泪水。你的追剧时,人家在练习;你在购物时,人家在练习;你在交友时,人家在练习。在无数个悄悄溜走的日子里,人家在练习、大量地练习、刻意地练习。这就是天才的秘密。
在《天才假象》这本书里,作者马修·萨伊德就从刻意练习、心理策略到认知陷阱这几方面来一幕幕地揭开天才的真相,天才到底是怎样炼成的。马修是英国著名的乒乓球运动员,他曾在英国乒坛独领风骚近十年,还两次代表英国参加过奥运会。退役后考入牛津大学攻读政治学、哲学与经济学,并以一等成绩毕业。《天才假象》这本书就是他结合自己的实际案例,以及许多个其他人奋力拼博的案例来证明世上本没有天才,你练得多了,技术无人能比了,就成了天才。
马修小时候就被很多人誉为是乒乓天才,因为他速度快,技术高,有谋略。而他知道自己的成功是他应对逆境的结果,他的成功之路是个人版的《奥德赛》。马修小时候家里有一个乒乓球台子,这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无疑这是非常难得也非常令人着迷的。这给他和哥哥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快乐。他们每天都对打几个小时却不知疲累,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他们不知不觉中就练习累计达到了上千小时。
这是个不容忽视的数字。后来他们又接受了专业的训练,因为起点比其他人高,于是得到更多的重视。后来马修在乒坛取得那么好的成绩,得到许多赞誉,但是他自己最清楚,他并没有天生才能,他只是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付出了很多很多的努力。
《天才假象》这本书,主要从刻意练习、思维模式以及心理策略三个方面来诠释天才是怎样炼成的。
刻意练习
之前有人曾提出一万小时定律,就是说只要你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杰出人物。但是我们都能看到,身边一定有那种看起来非常刻苦努力,但成绩并不怎么样的人。所以,能不能出人头地仅仅做到大量练习是不够的。
马修在《天才假象》这本书里引用了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中的概念,是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还要有目的的练习,并且能够反思得到反馈的练习,是一点点进步的练习。
的确,无论是莫扎特还是马修,任何一个在某个领域能有所成就的人,他都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大量地练习,有目的的练习。每一个杰出的人,从他开始刻意练习到真正能一鸣惊人,都不少于十年的艰苦训练。刻意练习是最有效最强大的学习方式。
首先要有特定目标,并能适当地调整。还要走出舒适区,要精进自己的业务。如果习惯了某一项工作,然后就沉溺于那种舒适,每天机械地去做,那一定不会有任何进步的。走出舒适区的意思是,稍微向前迈出一步,并不太远的一步,有一点挑战,但也比较容易实现,不至于因为目标太远大而使自己泄气。然后一点点向自己的最终目标迈进。
如果有牛人的指导那是最好了。牛人,顾名思义,已经在此领域非常杰出了,他一定有很多的经验和教训,有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他会从另外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给你反馈,指出你的弱点和不足,从而弥补漏洞。能够得到牛人的指点,成绩一定能够得到飞跃。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家长们削尖脑袋也要把孩子送到好的学校去,成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好的教育带给孩子更宽广的眼界和格局。
因为刻意练习,人的大脑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大脑的相应区域会变得特别发达。就像盲人因为大量地使用听力,而使他的听觉变得异常敏锐。长跑运动员的心脏比普通人的大,这也是长期训练的结果。还有弹钢琴的手指更灵活,唱RAP的舌头更灵活,一样的道理。
思维模式
前面说过了,世上本没有什么天才的,是你“刻意练习”了,于是成了别人眼里的天才。其实被夸的人并不会为此而高兴,因为你否定了他的努力。曾经在美国曾十次入选NBA全明星阵容的最伟大的三分射手雷·阿伦就曾说过,当别人夸他天赋异禀的时候,“那真是气死我了。我要告诉他们,不要低估我每天付出的巨大努力。不是一天两天,是每天!”
《天才假象》中讲到了的两种思维模式的概念: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思维模式决定人的行为。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我们无意中竟犯下了天大的错误。这也让我对赏识教育有了新的理解。
赏识教育是指赏识孩子的行为,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引导他继续努力,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不是一味地表扬和赞美。
当一个孩子取得了好成绩,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家长这样说:你真棒,我家宝宝太聪明了!这样的结果是给孩子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他会因为你的话而变得消极,因为他担心自己做不好就显得“不聪明”了,他为了证明自己的确聪明,只愿意去做自己有把握的事,不敢去挑战不敢面对失败,最终变得平庸。
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家长会这样说:你一定是努力了!这句话就给了孩子无尽的动力,他要更努力,要得到你更大的认可。这样的孩子会是积极乐观的,会愿意接受挑战勇往直前,甚至越挫越勇。(想到为什么有的人在逆境中可以蜕变成长,有的人却变得更加软弱,也许与家人的教育方式及语言表达都有关系。)
《天才假象》中,作者讲了这样一个案例。奈特,英国乒坛的新宠,后来转战诺丁汉后听到对自己各种夸赞,什么奇才啊,天赋异禀啊,结果他退步了,不仅减轻了训练强度,还有意避开大型比赛。这就是因为他心里的包袱让他不敢面对失败,他的关注点都放在天赋上,他既然是天才就不用再苦练,如果出不了好成绩别人会否认他是天才。直到后来有人扭转了他的思维模式,他才又重回事业的颠峰。
心理策略
为什么有的人平时特别优秀,而在比赛中却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呢?甚至会出现大脑死机的现象呢?《天才假象》中告诉我们,成功离不开双重思想。
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第一次参加重大比赛的时候,往往没什么太大的压力,因为谁都不认识他,谁也不会对他寄予厚望。而一个成名的选手,肩负着许多人的期望,反倒会因为调整不好心态而失常发挥。
就拿顶级运动员来说,经过无数次的南征北战,有了非常好的心理素质,他们已经懂得如何过滤负面的信息,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积极地看待失败,所以比赛的时候一定会做好万一失手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他还要建立主观确定性,相信自己一定行。这两种信念看似矛盾,却真实存在,而且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安慰剂效应。
神经系统的科学家指出,大量地练习会使大脑活动由外显系统转至内隐系统。就像一个新手司机,必须精力高度集中,不容一点分心。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换挡、踩离合、并线、打灯一系列动作要完成,所以他不敢跟旁边的人说话,还往往顾此失彼。而一位老司机做那些完全不在话下,而且还可以听音乐甚至聊天,即使遇到突发情况也常常能化险为夷。这就是因为经过了大量的练习之后,不知不觉地拥有了精湛的技能,大脑活动已经从外显系统转至内隐系统,不知不觉地就能完成一系列操作,甚至“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
《天才假象》告诉我们天才是这样炼成的:刻意练习+成长型的思维模式+双重思想。知道了天才的真相,其实也挺激励人的,原来我们也可以成为杰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