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气息越重,越是能感知到俗世的真


身处山涧,看着漫山遍野的葱茏茂盛,一簇簇,一丛丛,一片片,一山山,风里雨里,明里暗处,生长的热热闹闹,勃勃生机,却让人感觉静谧空灵,宁静致远。

想起周国平老师的一句话:“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这句话于此时此景是多么的贴切。

曾经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见的人或者风物,有天突然发现,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也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在我看来,这样的感觉也是一种心灵感应。身处其中,感应着安静,感知着丰富,感受着那种融入自然的通透,也是一种内心的归属。

心底的安静是一种悠然自在,也是生命的回归。想起汪曾祺老师在《找点乐子》中的那句:

世界是喧闹的。我们现在无法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

又让人想起陶渊明辞官后归隐田园,那种不乱于心不困于情、独享一份好光景的悠然自在:“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一种心胸,也是一种意境。心性使然,相处容易独处难。只有当一个人静心独处的时候,才可以完全成为他自己,才能真正的自我完善。


一个转身,春日渐远,成了风月花事;一个回眸,浅夏轻轻,已是风景无限。

光阴与岁月交替,有沉淀以后的平实与轻软,也有遗留下来的细碎与丰盈。

余情未了,有期可待。

闲暇之余,渴望有处僻静的地方,平心静气,涤滤掉眉间的愁绪、内心的烦躁。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山水清欢;喜欢幽林深静……喜欢斜阳穿影,流云漫卷,余韵缭绕。

眼中的风景,浸透心底以后,沦为光阴的日月长。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以此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依据。

当一个人开始不断反省自己的时候,他的心态就会越来越积极,也会越来越乐观。追求完美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美好的理想。

思绪泛滥,情怀悠悠。内心深处,一边精炼着心底的简单纯净,一边深切体会着清欢安然。终归成为一段时光对话,终究无法脱离这个烟火红尘。

尘世万物,本来就有诸多的格格不入,为了共存而不得不相互接受、相互映照。

杨绛先生曾经说过:“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微风拂过,暗香浮动。想起暮色深沉,余晖漫漫,心绪仿佛被使了魔法,不动声色被撩逗、被沉醉。那种浑厚的沉默,是内心深处打捞的一份宁静。

谁都想一手繁华热闹,一手清净安然;谁都想一手烟火,一手诗意。

其实,烟火气息越重,越是能感觉到俗世中的那份真与纯粹。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独处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  反过来说,不善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周国平

你可能感兴趣的:(烟火气息越重,越是能感知到俗世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