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茶之母,器是茶之父,一款茶的茶叶,要是没有好的器具衬托,那么茶叶就如失去了魂。我们日常生活中该咋样去选用茶器了,不同材质茶器都有哪些特点了?
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茶器材质分为玻璃、瓷器,紫砂。
玻璃材质茶器
玻璃茶具一般用含石英的沙子、石灰石、纯碱等混合而成,在高温下融化。成型,在冷却后制成。
玻璃茶具可分为:水晶玻璃、无色玻璃、玉色玻璃、金星玻璃、乳浊玻璃。
玻璃茶具泡茶,茶汤的色泽、茶叶的细嫩、叶片逐渐伸展等可以一览无余,特别是冲泡各类名茶,茶具晶莹剔透,杯中轻雾缥缈,澄清碧绿,芽叶朵朵。亭亭玉立,观之赏心悦目,别有风趣。
玻璃茶具虽好,但是也有自身缺点,比较容易破碎,烫手,没有档次。
玻璃茶具适用于花茶、绿茶、水果茶及工艺花茶的冲泡。
瓷器材质的茶器
瓷器可分为黑瓷、彩瓷、青瓷、白瓷。
黑瓷:黑瓷也称天目瓷,是一项古老的制瓷工艺。是民间常用器皿常见的釉色之一——施黑色高温釉的瓷器。黑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瓷器。
彩瓷:彩瓷亦称“彩绘瓷”,汉族传统名瓷之一。器物表面中加以彩绘的瓷器。主要有釉下彩瓷和釉上彩瓷两大类,釉下彩始于三国时期东吴釉下彩绘瓷。唐代有唐青花,以及长沙窑等釉下彩绘瓷。明清时期开始出现是釉上彩(粉彩),同时也是彩瓷发展的盛期,以景德镇窑成就最为突出。
青瓷:青瓷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作为一种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
白瓷:又称“中国白”。白瓷历史悠久,邢窑是中国最早的白瓷窑址。唐代七大名窑之一,有中华白瓷鼻祖 美誉的邢窑。邢窑创烧于北朝晚期,经过隋朝的飞速发展,到唐朝已达到鼎盛阶段,衰落于唐末五代时期,成为我国早期生产白瓷的中心。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其精美的细白瓷作为贡品入主宫廷,还远销海内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因色泽洁白,能反应出茶汤的色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
紫砂材质茶具
宜兴紫砂泥是绿泥、红泥、紫泥的总称。砂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其特点是结构致密,接近瓷化,强度较大,颗粒细小, 断口为贝壳状或石状,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宜兴紫砂器胎质具有这种特性,而且,于器表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颗粒状的变化,表现出一种砂质效果。
适合紫砂壶冲泡的茶叶
朱泥:透气性略差,在泡茶时会聚合香气,因此适合冲泡高香型的茶。
紫泥:透气性适中,适合发酵比较重的茶。例如岩茶、普洱、红茶。
段泥:通气性最强,适合发酵比较重 的茶叶和紫泥类似。
每种材质的茶器有自己的优缺点,自己如何选择茶器,其实也没一个规定的公式,喝茶喝 的是一种感觉,喝茶喝的是一种境界,只要自己喜欢,任何材质的茶器都是最好的。茶器美与丑,取决于个人的欣赏。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欣赏水平强加于别人的欣赏水平之上。
茶,本是一片树叶,来自天地间,茶器,本是一片泥土,来自天地间,水,来自天地间,茶,水,器三者完美结合,成就了茶汤。天地循环,最终回归自然,化为一缕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