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式踏入写作行业,也有三、四年了,溯源可以从10多岁开始,并完美地错过了最佳印刷时代和网络尖锋时代,最后连自媒体时代也擦身而过,成为了一直奋斗在扑街之路上的小透明。
最近几年,因为疫情的原因,许多朋友闲赋在家中,尝试写作。有一些朋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出书、赚钱,一路高歌。
但我认识更多的写作者,还在苦苦挣扎,每天在写与不写之间徘徊,在扑街与成神之间辗转。
迷茫比彷徨更恼人。
后来在没完没了与卡文的战斗中,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已知两条线的端点,一端是开始,一端是成功或失败,那我们何不闭上眼,划完这条线段,不让任何意外打断它呢?
凝练一点说就是:干就完了。
正如耶利斯基所言:假如你想打中,先要有打不中的准备。
有了这个认知,反而容易了,出书、签约之后,我依然奋斗在网文的世界里,也坐得住、忍得住、写得住了。
苦功下过,自然会带来反馈,就这样连续不断地奋战了许久之后(我没办法统计时间,因为当感悟到来,你也不一定知道,只有当你真正明白了,那就是明白了)。
我一抬头,才发现,啊……原来才刚刚走入文学殿堂。
之前我对叙述、人物设定、仿写以及悬念,都理解得太过肤浅,世面上的写作课和写作书,也都是一知半解。
这样的求知欲促使我寻觅更能启发写作的书籍。
这本《小说运转的秘密》,带着一股清新的风,吹开了我新世界的眼睛。
许多朋友以为,阅读大量的书籍,便有了写作根基,就可以写出令人激动万分的小说了。
但是,不知多少人尝试过,以失败告终,所以这个结论有待商榷。
读书不会错,错的是读书的方式。
从来没人教过我们,如何带着作家的眼睛去看书,去了解作者的思维和脉络。
但其实不然,课本上的语文课,正是在教这项本领,只是老师也没说清楚。
当你把分析题做到极致(至少能在卷子上拿到80分以上),你基本就学会了作家的心路。
可最关键的一步是,你要尝试用这种方法来阅读好的名著。
玛戈特.利夫西是《小说运转的秘密》的作者。
《纽约时报》畅销作家,担任爱荷华作家工作坊的写作导师。
她以一位作家的身份,在本书中教导我们,如何创作跃然纸上的角色,如何以一个作家的眼光追随名人作品,变成自己的创意,如何发现好小说中隐秘的线索……
我在最近创作的连载小说里,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一、人物到底应该怎样设定?
传统说法,人物有三层维度。
1、外在:相貌、能力、社交性格 、习惯动作、语言等。
2、处事原则:身世背景、过往经历,心魔。
3、内在品质:价值观、真实性格、道德感 。
我依次地把这三个维度加入小说里的人物中,女主角开始鲜明起来,个人痕迹也逐渐明朗,处事行为总能在独特中令人产生期待。
但不够,远远的不够,我的人物依然如同芸芸众生,尤其是众多配角,他们走来走去,不知所已,仅仅成为主角的背景板。
我很焦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当你扑街时,不要抱怨自己吃不了这碗饭,请你去寻找自己的缺点,并战胜它。)
打开《小说运转的秘密》,我找到了答案。
人物要有态度,有立场,有坚定的信念,说每一句话,做每一件事,都要有他自身的目的和出发点。
如此一来,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碰撞,便会自然而然变得激烈,耐人寻味。
人物的三维没有错误,重要的是用态度这根线,将它们强强串连。
小说的迷人之处,就在它能把不存在的人物写得仿佛是我们的朋友。——莫言
二、如何像作家那样阅读?
作家读小说,绝不会沉溺于故事的情节,和扣人心弦的悬念里。
我们要注意原因和过程,还要注意名家那出众的写作技巧。
叙述技巧好的作家,可以立即令人感同身受,并相信你的故事。
这是拙劣的新手与行家的区别。
另外,玛戈特教导我,要对比着去读书。
两本内容相近的书,是如何处理相似情节和不同场景的。
作者的思想有着轻微的差别。
向作家致敬(仿写)时,要如何创新,如何将陈旧的老故事,散发出新时代的光芒,如何加入创意,变成真正属于你的作品。
原创在这个时代变得越来越难,所有的人物原型,以及故事情绪,都已用过。
太阳底下再无新鲜事,若想写出真正吸引人的小说,只能去借鉴更精彩的叙述。
但如何转变为个人风格,如果突出你的独特风味,才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毕竟莎士比亚的戏剧,也都是别人的故事再加工。
她还巧妙地将一些名著线索,写在了书里,有待于我们细心发现。
一本好书,不但指明了方向,更重要的是教给我们探索的能力,自行去发现更多有助于写作的技巧和秘密。
我喜欢外国作家的分享,他们大都富有经验,令人目眩神迷。
喷泉之所以漂亮是因为它有压力,瀑布之所以壮观是因为它没有退路,水之所以能穿石是因为永远在坚持。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为了完成写作的大业,要读更多的书,明白更多的技巧。
至于扑街,由它去扑吧,我只要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