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评课”杂感

多年来我就经常思考着这么一个问题,我们辛苦地给学生们上一节节的语文课,究竟想给他们什么呢?是知识,还是能力?是情操修为,还是语文素养?是兼而有之还是“顾其一点不及其余”?当看到相当多的人,甚至语文教师的字体都写得惨不忍睹时;当看到学生们撕书泄愤,毕业后再不看书,甚至相当多的语文教师都不再读书时;当看到太多的网民对文章断章取义的理解时;当看到所谓的“愤青”“喷子”们在情绪的引领下,以“人的生殖器”说话为时尚,而又有相当多的随声附和时;当人们动辄就只能“醉”了时,我真为这些人的语文素养感到汗颜(而不是醉了)。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也常常更多地从语文课的角度做些审视。

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阵地,更是体现“语文新课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精神的主阵地。如果忽视了这些,我们的语文课还能给学生们什么呢?现就以我在“研修”中的“观评课”中的四节课谈一下个人的心得看法,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一、体现新课标的合作交流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要做到实处,想一想有无必要及为什么要这么做。如《秋天》一课中 “找出最喜欢的一幅画面,给图画起个名字并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之” 的环节,这是一个极具个性化的活动,老师却一开始就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合作,想一想这个有必要吗?后来在“诗人感情,语言品析”这个本应先“独立思考后合作交流”的环节,却又让学生各自回到自己的位子独立完成,这种做法实在让人有些匪夷所思。再如《猫》一课中,“一二次养猫的比较阅读”环节,这是极好的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机会,可惜老师却没有这样做。

二、语文课堂应是能听到朗朗书声的课堂。而我从这四节课中,听到最多的却是老师的侃侃而谈。如《秋天》一课,整堂课不过三分钟的朗读;《猫》一课中“第一二次养猫的比较阅读填表”,让学生读了不过二分钟,“第三次养猫填表”更是连一分钟读的时间都没有;《蝈蝈》一课,也存在着读的时间太少的问题。如果在课堂上我们都不能让学生读完文本的话,姑且不论他们对课文是否真正的理解,就潜心读书的一个基本习惯我们恐怕都培养不起来,更遑论其它感悟与赏析!

三、课堂应是全体学生的课堂,不应是个别学生和老师的课堂。可是在这几节课中,我看到的却是个别学生回答完老师的提问后,接下来就是老师对标准答案的兜售,缺乏更多学生乃到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如《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一课中的“达标练习”,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同学竟都呆呆地看着。

四、课堂上老师给学生下达完任务后,学生们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时候 ,老师就不应再喋喋不休地指导个不停了。试想,这样的话,学生们是听你说,还是思考解决问题?如《蝈蝈》一课中的当堂作业环节,从某一个角度写一段描写秋景的文字,老师用简洁的语言布置完成后,就不应再在学生写作中指导个不停了,真需指导的话,“事前”或“事后”都比这个“事中”的效果要强百倍。

“观评课”本是展现学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成果,体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次难得机遇,学校领导、教师们的重视自不必说。可是,重视之后的结果就是这样的么?——课堂教学改革轰轰烈烈了这么多年,我们的成绩当然不是这个水平!但它至少也说明了我们的部分教师,不,应是领导,负有引领教育教学的学校领导还停留在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教学观念中!

这让我忽然想到“传说”中的某领导上任,看到中小学成绩在全市排名中位居“后游”后,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提高教师们的教学质量与业务水平,也不是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质量与均衡发展,更不是如何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而是马上启用了以“学生成绩为教师一字排队”与“末位淘汰”的“老宝典”。“乱世用重典”古已有之,相信这样的“重典”,必会令教师们因后背发凉而奋发“作业、考试”了。至于学生们的书包又重几何,身心健康又为几何,行为规范又是几何?可持续发展又有几何?……领导们不管,相信教师们更是无此“闲心”的。——一切的努力只为那冷冰冰的“分”!

记得前不久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一篇关于教学改革的文章,文中作者很有感触地说:原以为教学改革的阻力在教师,可在实际中才发现教学改革的阻力在学校的管理层!其实,教改的阻力岂只在学校的管理层啊?!

如此看来,文中“观评课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而文章开头的那些现象也就“事出有因”了,我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评课”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