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品古诗词,学心理常识

去岁夏日,周末到崂山雕龙嘴一带民宿下榻。为的是次日早起,登白云洞,半壁观海上日出。

这家民宿临溪而建,不远处就是一人工大坝造就的瀑布。三层小楼,有大院。应是当地民房改建而成。

店主是市里人,看上去很文气。闲聊时我们了解到,他外地人,退休后陪老母亲来此闲居,顺便开起民宿。

民宿的名字很有意味:秀峰阁。名字就刻在道路入口的一方巨石上。

三个字很隽秀。问店主,只道是名家手笔,是他的朋友题赠。因为那是指示牌,题字者不愿署名。

与别处民宿不同,这处民宿以竹、石为院落的围墙。院东西各有一入口,无院门。

院子四围有盆景,还摆着崂山绿石若干。西面是石壁。石壁北有一处开辟出来的小菜园,种有时令蔬菜。店家自己吃,也常做给客人们吃。

正屋大门,正对的不是吧台,而是一书桌,上有笔墨纸砚。看样子屋主也爱好书法。

正对的壁上悬挂一竖幅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行书笔法,酣畅淋漓。店主人说是自己练笔写的,抒写一种心境罢了。应当说也很应景。

其东,不远处就是大海。有的房间透过窗户就可看海观日出。

其南,是山溪,溪流淙淙,一年四季可伴流水声入眠。山溪的南面、西面皆是大山,属崂山山脉,崂山风景区的一部分。

山溪的上游就是前面我提到的人工瀑布。在阳台就能看得到,多雨的季节还听得到飞瀑的轰鸣。

常年居此处,真真是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更何况这里还有海上日出,有山巅晚霞。时有海雾飘飘缈缈,恍若置身仙境。

店家的那幅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王维的《终南别业》。全诗内容: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开头两句概括了王维晚年的生活志趣。他说,自己从中年开始爱上佛学(这里的“道”指佛家之道),晚年就在终南山下过起了半官半隐的生活。写这首诗时,王维担任尚书右丞官职。不过没有多少实务,所以他才有闲问道。

兴来他经常独自出游。每每遇到美景、趣事,喜不自胜,“空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也,自得其乐可也?当然,若有知己分享,自然更好了。

比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溪头已无路,那又有什么要紧的呢?随意找一方可坐的地方,静观云起云散。偶尔也会遇见樵夫或云游之人,话一投机,谈笑风声。那种妙处,真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呀。

有了这样一种随遇而安的达观心境,则人生无困顿,处处是佳境。懂的人自不必言说,不懂的人说了他也不会懂。所以,胜景“空自知”。归来又觉得意犹未尽,于是诉诸笔端,一任这份心境、这份意趣穿越时空。

大家留意到了吗?前面的文字,我几次提及“心境”一词。

“心境”一词,本意是“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使人的所有情感体验都感染上某种色彩的情绪状态。”

心理学视角,心境是一种情绪状态。

情绪又是什么?它在心理学中一般与情感并行,称作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而不问情绪的性质是悲伤还是喜悦,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状态。

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的状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情。

心境并不是对某一特定事物或某一事件的特定体验。如寒冬腊月,我们在寒风中忽然发现一朵兀自盛放乱了时节的小花,满眼的敬畏和欣喜,这是一种情绪状态,但不是心境。

心境是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事物或事件,让所遇的各种事物及各类事件都具有当时心境的性质。比如王维的人生观是达观的,尤其是身处大自然,他的心境是超然于身外物外的,终南山隐居生活是乐哉悠哉的。所以独游时,无论遇到什么,他都是乐观豁达的心境,行到水穷处,已经无路可走,觉得坐看云起云涌也如此美妙,正是他豁朗心境的弥漫。

心境往往由对人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引起,但原因人们往往不见得意识到。如秀峰阁店家的那份心境,应当是退休后人生重启造就。他有一份放下一切的超然洒脱,所以才会把这样一幅字挂在最醒目处,其实正抒写了他当下的心境。

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乃至健康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有积极、乐观心境和消极、悲观心境之分。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摆脱不良心境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反之,就是心态不良。严重时还会产生心理问题,甚至造成心理异常。

所以,我们对自己的心境要有所觉察。如果被消极心境攫取,一定要想方设法摆脱。若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一定要主动去寻找“摆渡人”,帮你查摆原因,带你拨开云雾,重见明媚的阳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品古诗词,学心理常识)